汕头潮阳鲎粿,你吃过吗?

旅游 爱有机生活 2021-11-27 14:30

原标题:汕头潮阳鲎粿,你吃过吗?

鲎粿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城区(原棉城镇)特有的传统小食,得名是因为粿里面放了鲎酱。鲎是一种海洋生物,现在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今的鲎粿多以鲜虾代替鲎汁,仍沿用鲎粿这个名字。午后的闲暇时光,一份鲎粿搭配一壶工夫茶,感觉人生满足了!对于每一个潮阳人来说,鲎粿在心里面已经是压倒性的存在了。出门在外的潮阳人,心心念念的,恐怕就是鲎粿了!有些回乡探亲的华侨、港澳同胞和在外工作的人一到潮阳,总想尝尝鲎粿的滋味。

“鲎”,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知其潮汕读音,却不知道怎么写和用普通话读,很多时候甚至会写成“豪粿”或者“好粿”。“鲎”读音同“后”,那么为什么叫“鲎粿”呢?先从“鲎”说起。鲎是在海里生活的甲壳类节肢动物,体呈圆形,尾坚硬,形似鞭剑。鲎粿也呈圆形,确切地说,圆形的一边有凸出似桃状(平面),也就是很似带尾的鲎肉,鲎肉有凉血、解毒、明目之效,是制作鲎粿的主要材料,所以叫“鲎粿”。这是从形似一的说法。近年来,海鲎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随意捕捞和食用,因此朝阳鲎粿都不加入海鲎汁,而是用海鱼、海虾熬汁来代替其鲜味了所以叫“鲎粿”。

据清光绪《潮阳县志》载:“潮邑鲎粿乃粉粿中之精品,康熙年间(1662-1722年)也以奉客。而粉粿则唐乃有之。”可见,潮阳鲎粿在清康熙年间已作为粉粿中的精品用来招待客人。潮阳鲎粿以棉城鲎粿最为有名,其形似蟠桃,馅料饱满,外带点酥,内嫩鲜甜,油而不腻,配以辣椒酱或酱油,让人垂涎欲滴。传统鲎粿制作时,先民用本地特产薯粉以及捕捞所获的鲎肉、汁为料,蒸制成形似蟠桃的粿品,后用猪油文火煎熬,再以辣椒酱或酱油佐食。现在棉城鲎粿在制作和原料上有所改进,虽仍用薯粉和粥浆为料,但馅料改用鲜虾或碎肉,有的还加上香菇、鲽脯、花生仁一起调味,更加香甜可口。

鲎粿经过多次改进,从原来的粿因是使用番薯粉和大米粥制作的,在色泽上呈得比较黑色,现改为使用白米粥,汀面,生粉以及粟粉来制作,从质地上比较有稠度,柔滑软润,色泽比较洁白雅光。在酱料方面也大有改进,从原来只使用辣椒油,现采用多种酱汁调和,更突出了地方风味。取粳米煮成潮州白粥,再在白粥中加入生粉,调入精盐、味精,搅拌成浓稠的粉浆,将粉浆装入刷过油的粿印内,上面放上一小块叉烧肉,一小块湿香菇及一只虾,上蒸笼蒸熟后,取出成形的粿胚,待凉后放下锅中,倒入生油,浸过粿胚,然后放炉火上,用慢火浸炸至粿胚两面微赤,取出装盘即成。吃时在鲎粿上面淋上酱料,酱料的调制法是用辣椒酱加上酱油搅拌均匀。小伙伴们,汕头潮阳鲎粿,你吃过吗?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