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7岁“小厨神”上热搜,原来这才是真正令人惊艳的教育

旅游 现代与经典 2021-12-15 21:00

原标题:贵州7岁“小厨神”上热搜,原来这才是真正令人惊艳的教育

自愧不如。

这是我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想法。

前段时间,@央视新闻官微发了一个视频,是贵州7岁男孩王子煜在做菜。

切菜、炒菜、翻勺、调味……

每个步骤都做得有模有样,成品出来,也令人胃口大开。

妥妥的“小厨神”。

他妈妈说,子煜从五岁多就开始做饭,会做的菜式,有二三十个。

难度大的,如清蒸鲈鱼、红烧肉、炒腊肉这些,他都信手拈来。

今年暑假,他更是自告奋勇,包办了全家的晚饭。

有天家里来了亲戚,他花了一个半小时,做出了8道菜,客人赞不绝口。

视频引发了很大的关注,获得十几万点赞。

有网友表示:别让我妈看见。

毕竟,很多年轻人还是厨房小白,7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独立办出一桌大餐了。

在这个令人称道的孩子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他父母的教育方式。

小子煜第一次提出想做饭,是在5岁多。

一般的家长,对孩子这种要求,要么一笑置之,要么害怕伤到孩子而拒绝。

可子煜的妈妈没有。

她和孩子约法三章,可以学,但要先把学习任务完成。

她把这当成锻炼孩子,拉近距离的机会。并且,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想法。

刚开始学做菜,子煜还要搭着凳子才能够得着。

手忙脚乱,厨房像被轰炸过,土豆丝切成土豆条,盐也放多了。

但妈妈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没关系,第一次做,味道不错了。

妈妈的鼓励,是子煜的动力。

他开始周末跟着妈妈逛超市。

妈妈不限制他的决定,唯一要求就是,先想好炒什么菜,再去买。

既有了思路,又不会浪费。

简单的学会了之后,他开始挑战难度大一点的菜。

自始至终,父母从未过多干涉,更没有剥夺他继续尝试的决心。

把一切放心地交给孩子,只是在一旁默默守护。

他们说,孩子终有一天要独立生活,从小锻炼,也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

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子煜,比同龄的孩子更独立,也更愿意主动思考。

他爱干净,会主动做家务,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学习成绩也很好,还打得一手好架子鼓。

果然,别人家的孩子,从不让人失望。

可反过来想,一个优秀懂事的孩子背后,必定站着一双优秀的父母。

在孩子向这个世界伸出好奇的触角时,没有被粗暴斩断,而是保护他们的兴趣,一同去探索。

你是第一次当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我并不比你更有经验。

正如武志红老师说的:

做父母的,和孩子构建一个平等而互相尊重的关系模式,这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一位网友分享过自己和父母的相处方式。

小时候,想要帮妈妈分担家务。

笨拙地拿起扫帚,地上的灰尘被扬起来。

妈妈唠唠叨叨地抢过扫帚,抱怨着只会帮倒忙,呵斥着我去学习。

上学了,想学着自己做早饭,不让妈妈那么辛苦早起。

结果只做了一天。回家时,妈妈说厨房没有打扫干净,碗上还有油渍,她又重新返工了一遍,并没有轻松。

从此被赶出厨房,说只要好好读书就够了。

就这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地长大。

可每次回家,看着家人忙前忙后,自己想帮忙却不知道从哪里做起时,又被念叨,什么都不会。

很多家庭,都是这种传统的相处模式。

小时候只要求学习,却在长大之后,希望孩子十项全能。

可人啊,不是与生俱来就会做某件事。

为人父母的,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能说会道,也许是他们从小,就被父母尊重,培养了表达的热情。

你羡慕别的孩子能干利落,也许是他们从小就锻炼了做事的能力。

潜移默化中,足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扶着孩子上路,却不必替他们走。

因为终有一天,他们必须要独立生活。

我生长于山村,从小跟着父母一起劳作,深感他们的不易。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可每次回到乡下,总会带着儿子,让他跟着大人下厨房,学着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不要求他做到多好,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更深刻认识到,一切来之不易。

这比任何说教都有意义。

他现在也学着做简单的饭菜,灵感来源,就是金鹰卡通《麦咭小厨》。

现在,《麦咭小厨》已经进行到第二季。

5个性格迥异的孩子:洋洋、开开、辛巴、田田、悠悠,带着他们的老爸或老妈,开启厨艺竞技。

最新一期,除了“饭先生”张亮,主持人E哥、燕子固定班底,还请到了美食猎人叶璇、骆迪。

嘉宾刚到,“饭先生”就给了一个“下马威”:

辣椒、鱼、萝卜、大米、豆腐,按保存时长从短到长,如何排序?

嘉宾们回答之后,张亮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看上去最不容易保存的豆腐,却可以保存时间最长。

运用时间的魔法,豆腐这道食材,可以变成腐乳,自然能保存更长时间。

其余的,分别能变成鲊辣椒、泡萝卜、腊鱼、米酒。

这也是本期节目的主题:时间的魔法。

这几道菜,也就是本期竞技的食材。

每组家庭自主选择要挑战的任务,根据难易程度,难度越高,获得的勺子也越多。

当然,如何选择,父母只能给予意见,最终还是由孩子拍板。

这是培养孩子独立的第一步,挑战一些有难度的任务,并尽全力去完成它。

叶璇带领辛巴、洋洋两组家庭前往养殖场,获取需要的食材。

车行至半路,很多羊挡住了去路,孩子们和叶璇玩性大发,下车帮羊老板赶羊。

起初孩子们害怕,不敢上前抚摸。叶璇自告奋勇,抱起一只小羊。

在她的带动下,孩子们鼓起勇气抚摸小羊,到后来放飞天性,东奔西跑,大声吆喝着将羊赶进羊圈。

叶璇的勇敢,给孩子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作为本期美食猎人,叶璇充分给予了孩子们勇气和尊重。

抓羊环节,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带着孩子们一起游戏。

空旷的田野,成群的苍山黑山羊,自由蹦跑的孩子,构成了一副动人的画面。

而在美食品尝环节,从来不吃猪肉的叶璇,为了给出最客观公正的评价,破例吃了孩子们烹制的猪肉。

一个细节就能体现出平等和尊重,而这些细微的行动,是能被孩子们感受到的。

在那一刻,她不是明星叶璇,而是亲切的邻家姐姐叶璇。

而另一边,骆迪带着开开和悠悠家庭,自制鲊辣椒。

鲜红的辣椒剁成碎块,搅拌,放入坛中封存,整个过程,孩子们全程参与。

饭先生张亮则带领田田家庭探访溶洞,因为他们需要的米酒在溶洞里。

穿着工人裤,戴着头戴式电筒的张亮,端着酒碗,颇有一股落拓侠客的气质。

对下厨颇有研究的张亮,认真品尝了米酒的风味,对田田传授了如何用米酒提升味道的秘诀。

比赛规定,在限定的时间里,要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品。

更重要的是,父母不能做主,一切由孩子们充当主力。

正式比赛前,有个热身赛。

5个孩子在规定时间内,煎出半熟太阳蛋,最多的一组家庭,就能获得家长10分钟帮厨时间。

孩子们不甘示弱,一手打蛋,一手倒油,十足的“小厨神”架势。

每煎出一个形状完美的蛋,家长都不忘鼓励一句。

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话,但对孩子来说,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即使连端着锅都有点摇晃,可这句鼓励,让他们萌生了更大的动力。

当然,意外状况也有。

辛巴挑战的是猫鱼稻香肉。

在制作过程中,要用小火收汁,不停把汤汁浇遍红烧肉。

辛巴明显有些手忙脚乱。爸爸不能上手帮忙,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于是,他开启了“唐僧”模式:

“关小火啊!”

“小心焦了,焦了,收汁啊宝贝儿。”

“摆盘摆盘,你别那样摆啊儿子!”

一连串的轰炸,让本来有些慌乱的辛巴更手足无措。

因为摆盘不顺利,他直接上手去拿刚出锅的肉,立马烫得龇牙咧嘴。

就在那一瞬,辛巴委屈得掉下泪来。

他说,在爸爸不断念叨自己的时候,他觉得特别生气。

在辛巴看来,这是爸爸不信任自己的表现,过多的干涉,反而让他忘记自己本来该做的事。

在听到儿子这些话后,辛巴爸爸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因为太着急,结果忽视了儿子的感受。

他真诚地向辛巴道歉,父子俩重归于好。

这一幕,看得我十分有感触。

在亲子相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太多了。

做父母的,因为人生经历比孩子多,总想着替他们做决定,去干涉孩子的事。

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坚持。

被过多干涉之后,势必产生逆反心理。

明明初衷是“为你好”,却可能引发亲子间巨大的冲突。

其实,就是没有把握好“度”。

有句话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为人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终有一天,要展翅高飞。

只有适时放手,让他们去拼,去闯,才有可能练就坚实的翅膀。

即使摔跤,即使受伤,那也是他们人生,必经的过程。

不要小看孩子的潜力,当你给予他们信任,孩子爆发的巨大能量,足以令人惊艳。

正如,田田家庭,做出难度系数最高的菜,获得了美食评审团一致好评。

而憨得可爱的开开,第一次做腊鱼,就用加入蜂蜜的巧思,让评审团赞不绝口。

孩子们全身心投入比赛,用心钻研厨艺,成为了真正的“麦咭小厨神”。

其实,对父母和孩子来说,学会做一道菜,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在学习做菜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去欣赏一道食物,去习得亲子间的平等相处。

“爱与教育”,是古老而永恒的话题。

亲子关系、亲子陪伴是当下社会无比重视的话题。

将这个大的命题,揉进细碎的日常,那就是:一蔬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孩子只有体会过父母所做的,才能理解他们的辛苦。

而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在平等的氛围中,陪伴孩子成长。

它给父母的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孩子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

我希望你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更希望你有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考能力。

那将会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