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山西晋中地区,每逢过年,巧媳妇们便挽起袖子,和一大盆面,几番搓擀揉捏后,光滑的面团如被施了魔法,在手中逐一变出了花朵蔬果、飞禽走兽。上屉蒸熟,揭盖,麦香混着热气,一个个花馍各呈笑脸,被等候多时的人们轻轻取出。娃娃们猴急地下手去抓,“啪”被大人打手,因花馍还需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才算圆满——点红。用筷子蘸取食用红色,如画龙点睛般,在馍馍上轻轻一点,年便在这一点红色中热闹喜庆和丰实起来,日子似乎也从此蒸蒸日上、丰盈满足。
被舌尖宠爱的花馍
花馍是个大概念,有多种形态和品类,它可以单独成型,也可以组合造型成一个个故事。总之,巧手巧思的“婆姨们”(北方方言,指婚后的女性) 会根据不同场合、时节,将面与水, 经手和心, 塑型造物、表情达意,从心尖到指尖,从物象到思想,小小花馍作为介体,一次次完成了人与土地、与生活、与世界的互动和对话。
一个花馍,一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双手,一段绵延的工艺传承;一些人,一方食俗和乡土风情的延展。山西每年春节后举办的花馍大赛,将散落于民间的面塑手工艺再一次带入大众视野,不同地区的花馍各具风味和特色。
曾坐在炕头捏花花儿、蒸馍馍的乡村大娘二婶们没想到,从老一辈手里传下来的这玩面的活儿,咋一夜就上了电视?以往顶多被三村四邻称为“巧媳妇”“巧婆姨”,咋一下就变身为手工艺人,馍馍还成了工艺品?
九石榴一佛手的圐圙
圐圙(音:kū lüè),花馍集大成者,小娃儿满月与此有关。满月的娃娃, 得到最多的是大人们的美好祝福,言语似嫌不够,不如用具象的吃食来锦上添花,于是,好看又好吃,寓意好、能互动的圐圙,便满足了人之所愿。
圐圙这种花馍诞生于何时似不可考(据说山西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时代),山西、陕西等北方省份均有此赏食两用的面食。圐圙一词,有说源于晋语“分音词”,有说源于蒙古音译词, 但其义项趋同, 皆和“ 圈” 有关。蒸出来的圐圙,底座即为一个环形大面圈,中空,面圈上有石榴、佛手、桃子、花朵等象形物。
传统圐圙塑的标志象形物为9个石榴、1 只佛手,可谓“九石榴,一佛手,守住亲娘永不走”,表达娃娃守着家人好养活或恋家之意。现在的圐圙,为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增加了鱼、龙等物。圐圙端出来,瞅一眼造型,即可知满月娃娃的性别:圐圙上带盖的即男娃,不带盖则为女娃。
△满月男娃娃圐圙
不过,如今无论男娃女娃,圐圙面圈上都可以加个盖, 盖上的造型更丰富, 色彩更艳丽, 也更喜气。凡满月、婚、寿、生日等纪念,圐圙便十八变,以长命锁、龙凤、寿桃等不同应景造型营造气氛。
晋中市榆次区的李改燕在花馍艺术展上拿过最具人气奖。采访当天一大早,繁忙的馍馍房里,除了她和制作花馍的伙伴们,还有两个专门从内蒙来考察学习花馍制作的同行。看着姥姥、母亲做花馍长大的李改燕,如今将圐圙制作再次捡起来,越做越顺手,越做越有感觉,她还在传统花馍的型色上增添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订制者络绎不绝。“临春节时,订单太多,只能临时增加人手赶制。”李改燕边忙活边说。
花馍分食用型和观赏型(后者以面塑为主,造型更复杂,故事性和表达性更强),李改燕的花馍主要以食用为主,当然,将其做的花馍拎回家舍不得吃,作为面塑摆家里观赏的也大有人在。当地习俗讲究3、6、9 为吉数,李改燕做的圐圙便以此仨数为斤数标准来出货,比如13斤、16斤、19斤或23斤、26斤、29斤等。不同场合和时节所需的圐圙也会呈现不同花色和造型,除了满月用的圐圙,祝寿的圐圙以大大小小的寿桃为主,结婚的圐圙又会以龙凤等造型突出喜庆。除了花色各异,圐圙层数亦有差别,一般2到3层,李改燕做过最多的是8层, 此圐圙出现在宴席上时震撼全场,赢得了不少粉丝。
△祝寿圐圙
传统的圐圙不像生日蛋糕以盒子盛装,而是拿一块大红布包起走。满月圐圙还有仪式讲究,大人(一般是姥姥) 抱着满月的娃娃,郑重其事地将其横穿过圐圙中空的内圈,边穿边念叨“姥姥的圐圙大,宝宝长得大,姥姥的圐圙白,宝宝长得白。祝宝宝开心快乐、健康幸福伴一生”等吉祥语,以期娃娃健康平安地长大。
随后的宴席上,请客的主人家会将圐圙分切多份,蒸热后上至席桌,请大家分食,或亲朋临走时, 带几块回去,以沾喜气和分享喜悦。
下面,我们就以李改燕制作的满月圐圙为例,教大家制作养眼又养胃的北方花馍。
满月圐圙
原料:
发酵好的老面面团23 斤、干面粉、红枣、食用碱、食用色素各适量
制作工具:
小擀面杖1个、筷子1 根、叉子1 把、剪刀1 把、菜刀1把、小喷枪1个、花馍特制工具2个、干馍馍花1朵、牙签数支
制法:
1. 和面。将提前发酵好的老面面团纳盆,食用碱入碗用少许温水和匀,将碱水缓缓倒入面团内揉面期间加入干面粉,揉匀至面团光滑。然后在面团上盖湿笼布饧发30分钟。
2. 制作莲花底座。饧发好的面团置于案板上,取一大块(约12斤) 或揪或切分成均匀的7块,分别揉成长条状。取1条轻轻地拿刀顺长划出一条条纹路,先向上对折成U型,再弯折成M型。依次做出7条面坯后,将面坯彼此紧贴围成圆圈状,然后每一条上面按4颗红枣,即制成了第一层莲花底座(见图1~4)。第二层底座(约7 斤)如法制作,同样是7条M型面条(比第一层的面坯窄) 围成圆圈后,分别把红枣均匀地点缀在面坯上。
3. 制作盖子。取1块面团(约2斤) 擀成厚薄均匀的大圆片,先用刀轻轻在面片上对等划出四条线(便于等分花瓣),沿面片边缘等分切出数个花瓣雏形,然后用叉子在每个花瓣上按出深浅一致的纹路,再用手将每个花瓣顶端捏成尖型。依次捏好,即成盖子(见图5、图6)。
4. 制作长命锁。取1小块面团,搓成两头细、中间粗的条,两头向内对折并粘在一起,在弯处按两颗红枣,制成长命锁(见图7、图8)。
5. 制作石榴。取1小块面团,揉搓成上小下大的圆柱状。拿筷子在顶端扎1个深眼,然后拿剪刀依次在旁边剪8下。再拿筷子粘上1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球,按在顶部中间,再把下面的主体搓圆,即成石榴(见图9~12)。依次制作9个。
6. 制作佛手。取1小块面团,搓成前大后小的圆柱型,将一根提前用绿色食用色素着色并搓细的面条,紧贴面坯后端1/4处围绕一圈。然后用剪刀在前端1/4处剪4下成手指型,再将中间三根手指折到下面,大拇指和小拇指揉搓出指尖,即成佛手(见图13)。
7. 制作花与叶。取一小块提前用绿色食用色素揉好的面团,用手搓圆压扁,用擀面杖擀成圆形小面皮,然后用特制工具在面皮上切下两片叶子,再用工具在叶子上压出树叶脉络(见图14)。另将用红色食用色素揉匀的红色小面团揉捻卷折后,制成小玫瑰花。
8. 蒸制。将以上所有造好型的面坯,逐一分层放入笼屉或蒸格,饧发20~30分钟。然后放入蒸箱蒸制,待上汽后,蒸30~40分钟即可关火。
9. 点红。分别取出所有蒸好的面坯,用一朵干“馍馍花”(一种植物,学名苘麻,取其干花,见图15),蘸取红色食用色素,逐一在两层莲花座的外侧及佛手上点红,并用筷子蘸取红色食用色素在佛手上点几个小点(见图16~18)。然后用黄色和红色食用色素分别在石榴顶端点色后,取小喷枪在石榴顶端喷粉红色食用色素,使其呈晕染状。再拿筷子蘸取红黄绿色食用色素,分别在盖子边缘的花瓣上轻轻点色,用绿色食用色素在长命锁上点色, 长命锁上还可以写“ 长命百岁”等祝福语。
10. 成品造型。先把莲花底座一层摆好,上面叠放第二层莲花底座,再依次将盖子叠放在上面。将石榴、长命锁、佛手、小玫瑰花和叶子,各自在底部轻轻插入1根牙签,留出牙签另一端,以便插盖子上固定。8个石榴插放围成一圈(留一缺口),剩下1个石榴插放在中间。长命锁插放在中间的石榴旁, 再将佛手插放在长命锁前(石榴围圈的缺口处),最后将叶子和小玫瑰花插放在石榴旁作点缀,圐圙即大功告成(见图19)。
制作关键
1. 圐圙可用高筋度面粉制作。面团饧发时间,冬季30~40分钟,夏季20分钟,若室内温度太低,可将面团放到灶台边或隔水将面盆放到热水盆里,助其饧发。
2. 制作花馍常用指法有揉、捏、揪、挑、压、搓等。面团分割或切或揪皆可,无论搓、揉、捏等,均需手法均匀,面团成型后亦需光滑,做出来造型才好看。
3. 制作盖子时,可根据圐圙整体大小灵活调整花瓣的数量,但不管多少,需分切匀称。
4. 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每一层所使用的发面斤数由下往上递减,即越往上一层所用的发面越少。
说明:
1. 传统圐圙的造型较单一,李改燕改良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圐圙,比如给女娃娃做的满月圐圙, 除了石榴,桃子的数量会成对出现,其粉嫩细腻,寓意乖巧漂亮。给男娃娃做的满月圐圙则石榴居多, 寓意多子多福。有的还会摆上成对的鱼儿等,寓意年年有余。
2. 祝寿用的圐圙,用更多的寿桃呈现,除了多个小寿桃,顶部还会放一个大寿桃,大寿桃上用细长的面条摆出一个“ 寿” 字, 以示庆贺与祝福。每个寿桃内还要包上红豆沙馅儿或红枣(寿桃不能空心)。而寿桃的数量在所需之外,会额外地多加2 个,即天和地各1 个,以表敬畏和感恩。
3. 除了红枣,有的花馍还会用绿豆、红豆、黑豆等豆子作为象形物眼睛等部位的点缀,如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