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原平有啥好吃的特色美食?当地人都会异口同声“原平锅魁”,脸上透着得意洋洋,带着骄傲的口气,还会热情地给您推介“好吃不贵,代表心意”的锅魁,既来原平得多买点回去。你说神不神?
传统的“原平锅魁”是一种吊炉烧烤的甜馅饼子,宽约8厘米,长约16厘米,面饼呈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因形似鞋底和脊背,当地人又俗称“鞋底儿”或“讨吃脊背”。又因包馅与不包馅两种,可以分成空心锅魁和实心锅魁两种。有意思的是,空心锅魁还被人戏称为“蛤蟆含蛋”,原因不详。
在原平人眼里,原平崞阳镇门氏锅魁最为正宗,家传五代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嘴嚼利口不沾牙,存放色味久不变,始终酥脆如当初。尤其是红糖锅魁、豆沙锅魁、玫瑰锅魁更是受到当地人的追捧。
相传清末年间, 原平门氏的一家食品店里有个学徒, 趁师傅外出, 就把做月饼剩下的小麦面粉掺合上油酥擀成个圆片, 再包上糖馅, 揉成一个类似包子的形状, 用擀面杖压扁擀圆了, 折起两边就形成了像鞋底大小的饼子。放到吊炉里去烘烤,等烤熟后取出来一看,色泽金黄,闻起来香喷喷的,刚想尝尝,没想到师傅回来了, 看到徒弟鬼鬼祟祟,师傅一脸难看。徒弟便以实相告, 师傅从徒弟手里接过掰了一半的饼子尝了尝, 感到徒弟无意间做的这个东西酥松甜润, 糖汁似蜜, 口感一点也不比月饼差, 当下就跟徒弟商定, 照这样子做起, 并起名叫“锅馈”。由于月饼是个时令食品,错过了中秋几乎无人问津,而这锅馈突破了时节的局限,很快受到当地人得追捧, 成了人们茶余小点,走亲访友的必备食品。
不管啥年代,只要有头脸的大人物认可,总能火起来。相传,慈禧太后出逃山西路过原平时,衙门就拿“锅馈”作为贡品招待。慈禧太后看到后问:“那个样子像鞋底似的, 能好吃了吗?”衙门使劲地吹,但也心怀忐忑。等慈禧吃罢面带喜色,衙门悬着的心才落了地。慈禧说:“不错!不错!炉食之魁首嘛, 样子像个鞋底子,还是把“锅馈”改名为“锅魁”为好。从此“原平锅魁”风靡忻州、远销全国。
如今,在忻州古城内的南北大街上有一家锅魁店,店掌柜叫宁金环是原平崞阳镇门氏的第三代儿媳妇。从2019年与忻州古城签订合同开始,每天清晨,年过五旬的宁金环总会出现在店里亲自动手,坚持老一辈留下的制作工序,把好原料关,不折不扣保证每一个锅魁的质量始终如一。她说:“在2021年6月份忻州古城美食销量排名中名列第一。”没给原平人丢人。
要想品尝"原平锅魁"最足的味道,那必须得排队等着刚出炉的,垫张纸握在手里,趁着炉火的温度,一口咬下去,皮儿是脆的,红糖馅儿是软的,先咬个半月牙,再咬个笔架山,索性来个天狗吃月般的畅快。热滚的红糖馅在嘴里翻滚着弥散开来口舌生津,糯糯地迫不及待地往下咽。这时可不能急,得慢慢品,只有再来一个,才能解馋。
在店里和宁金环聊天是件愉快的事。她会不停地和店外路过的熟人打招呼,还会热情地邀请客人来店里免费品尝、歇脚、聊天。时间久了才体会到宁金环的经营诀窍,家传手艺是死的,谁都可以学。“卖人品,做良心,笑脸相迎,招手相送,才是民间老字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生存之道啊!你说神不神?
来源:原平之声、文脉山西 王彤 郝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