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长龙的汤团店里,一群本地奶奶还原记忆中的老味道……【爱申活暖心春】

旅游 东方网 2022-02-16 16:14

原标题:大排长龙的汤团店里,一群本地奶奶还原记忆中的老味道……【爱申活暖心春】

问起元宵汤圆的选择,回答总是五花八门:有人青睐红豆沙的绵密口感;也有人甚爱玫瑰汤团的唇齿溢香;互联网上“甜咸之争”更是年年上演。新口味层出不穷,坚守本味的传统汤圆又如何?元宵节这天,小布走访地处金桥的“陆小姐汤团”,大排长龙的回头客们用手中的大袋小袋给出答案。

88岁的杨奶奶坐在店内的长椅上,乐呵呵地注视着眼前的长队。她是店里的老熟客,早已和店员有了默契,静候汤团打包。最喜欢什么口味,杨奶奶毫不迟疑:“肯定买荠菜肉汤团!我一次就能吃三个!”

54岁的店长张翀告诉小布,荠菜肉汤团的味道传承自母亲的手艺,他曾跑遍上海寻找那份记忆里的味道,靠着点滴回忆反复琢磨还原。

还原味道,严格的选材是重要一环。张翀将根茎粗韧的荠菜与少许青菜混合,放在剁好的上好五花肉馅儿里,煮后尽显绵软与清新的味道,中和上猪油的荤香微咸。张翀回忆,儿时吃的老浦东肉汤团里,都是青菜与荠菜居多,母亲把来之不易的猪肉,细细地剁好混进菜馅儿中,一点点捻入汤团皮中。而如今,时代变迁,社会繁荣,小小的汤团一口下去,肉汤四溢,满嘴飘香。

能常年留住老主顾,正是因为这里的汤团“就是那个味”。在陆小姐汤团店里,有一群本地奶奶,用熟悉的指法与配方,还原出温暖的旧味道。

店员胡奶奶与潘奶奶都已62岁,她们相邻而坐,平均30秒钟就能包好一个。咸香的荠菜肉馅儿被娴熟的指法捻进雪白的汤团皮中,从皮到馅的细细拿捏,汇聚成记忆里浦东老汤团的悠久味道。今年元宵旺季,她们和其他奶奶日均包下1万只汤团,让“老味道”丰富浦东百姓的元宵。

现在,老汤团的“接力棒”已经从“老张”传递到90后的儿子“小张”手中。采访间隙,小布看到小张不时搅动着米白浓稠的粥锅。“当年的宁波汤圆多用水加糯米粉混合,但上海老汤团更多选用白粥与糯米粉结合。我们每天早起要熬七八锅粥,只有这样,汤团皮的口感也更软糯香甜,更有韧劲。”小张对汤团的门道摸得清楚,张翀眼中也尽是欣慰。

实际上,陆小姐汤团店除了老主顾,还有很多年轻食客,比例接近五五开,而秘笈就藏在老汤团的新吃法里。张翀介绍,除了经典黑芝麻汤团,最受年轻食客喜爱的是枣泥汤团。店里在红枣碎丁中特地加入松仁,软糯的口感里增加了些许香脆的咀嚼。

元宵节这天上午,来往食客络绎不绝。

我担心你们买不到。”负责收银的两位店员望着等候许久的顾客,有些歉意。

“没事!我一直等!就算等到晚上,只要能带回去吃上就行。”人群里有人热络回应,引来笑声阵阵。

坐落在佳林路118号的陆小姐汤团店,一边用老味道留住食客,一边打开思路守正创新,将一个地方的味道、一代人的记忆留在小店里。

文字: 施纪骄阳张诗欢

摄影:施纪骄阳

编辑:张紫薇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