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是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
目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面食制作技艺有: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很多人对于拉面和刀削面极为熟悉,那猫耳朵你吃过吗?很多人对于猫耳朵这个美食只停留在小当家里的美味,实际这个非遗美食近在我们身边。
猫耳朵是山西普遍流行的一种风味面食,历史悠久,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一书中记载:馎饦,捋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捋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虽然在书中名不叫猫耳朵,但是其形及做法却与猫耳朵极为相似。它吃着筋滑利口,制作简便,随乡就俗,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口味众多,倍受群众所喜爱。
猫耳朵面食在山西民间制作方法多达数十种,名称各异。如晋中制法是将荞面揉好后,搓成指头粗细的条状,掐成豆大小块,在左手心上搓捻成小花疙朵,称为“疙朵儿”,也叫“辗疙瘩”,有的则双手持之,在面板上搓捻成形。
晋北地区人民直接将面条夹在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用右手掐成小块面丁后在左手心上搓捻成形,叫作“荞面疙饦”。山西岚县一带将白面擀片切丁,用筷头捅捻出小窝,称为“珍珠疙窝”。
在吉县等晋西南一带,人们从和好的荞面团上,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掐出一块,在纤细的高粱秆做成的箅子上用大拇指搓成形,似纺线车上的铁葫芦,又称为“荞面铁葫芦”,多配羊肉炒酸菜而食。
制作最精细的要数晋南地搓豌子,用头箩小麦面粉和成面团,擀片切成四方小块,先将一对角捏合,再从对合的地方横捏一下,呈空心元宝状,如两粒连在一起的豌豆,故又称“搓豌子”。
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
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
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
制作猫耳朵看似简单,实则讲究,制作猫耳朵,首先把白面精粉准备好,一斤面五两水。将面倒进盆里,冬季用温水和面,春夏秋用凉水和面,揉好之后,放在面案上。
稍醒之后,搓成指头粗的圆条,撒上面粉,然后,切成指甲盖大的小剂子,再用两手拇指相对按住面块,一下一下往前推,推成形如猫耳朵状即可。
搓猫耳朵是有技巧的,一定要速度快,而且不要用太大的力气,速度越慢越容易黏手,等锅开时,将上面的面粉抖掉下到锅里煮熟捞起,浇上各种荤素打卤等浇头,调以老陈醋,味香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