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文脉」南海“旺阁粽”:老字号酒楼中留存南海人最熟悉的“端午味”

旅游 羊城派 2022-05-26 11:44

原标题:「佛山文脉」南海“旺阁粽”:老字号酒楼中留存南海人最熟悉的“端午味”

「佛山文脉」南海“旺阁粽”:老字号酒楼中留存南海人最熟悉的“端午味”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泳

2022年5月26日《羊城晚报·深读佛山》A13版面

在佛山南海西樵,有着一家人尽皆知的老字号——旺阁渔村酒楼。不光平时生意红火,每年端午前后,该酒楼更是凭借独有的“旺阁粽”引得食客闻香而至、踏破门槛。端午食粽,是传承千年的节日记忆,而备受欢迎的“旺阁粽”,又蕴含着当地人怎样特殊的“南海记忆”呢?

端午食粽,是传承千年的节日记忆

未食“旺阁粽”,不算“过端午”

近年来,在佛山本地传统粽子的生产销售上,旺阁渔村酒楼是该领域的佼佼者。他们自1996年首创的旺阁裹蒸粽王,就因用料纯正、味道传统受到当地市民青睐。在不少南海人看来,若不吃上一口地道的“旺阁粽”,就算不上“过端午”。

端午临近,近日,记者前往西樵旺阁渔村,了解节前该酒楼粽子制作、销售情况。“三号台,咸肉粽、碱水粽各一个。”“六号台,瑶柱粽两个。”刚步入酒楼大堂,服务员们接二连三的催单声,印证了“旺阁粽”作为应节食物备受食客追捧。

“今年端午粽子的热销期应该是从十几天前开始,每天平均要卖出2000多个各色粽子,火热一直会持续到端午节正日,其中卖得最好的还是咸肉粽和瑶柱粽这些传统口味。”旺阁渔村酒楼厨师长莫孔富介绍,扎根南海多年,旺阁渔村的粽子已经走上了产品销售、真空包装、邮寄配送等一条龙服务之路。

每年端午前后,旺阁渔村酒楼包粽工人就变得分外繁忙

“近年来,端午前后,酒楼也能接到大量来自省内乃至国外的订单,不少身居外地的南海人,还是想在端午节能吃上一口地道‘南海味’。”莫孔富说。

据估计,端午节前后,旺阁渔村将售出超5万个粽子。

煮足十小时,保留传统味

“旺阁粽”又是怎么制作的呢?记者带你一探究竟。一捧糯米、竹叶、咸蛋黄,还有脱皮绿豆、秘制五花肉、瑶柱,“旺阁粽”制作的基本材料其实并不花哨。只见酒楼熟手包粽工将12块竹叶折成碗状,先加入糯米和脱壳绿豆“打底”,再逐层加入五花肉、咸蛋黄、瑶柱等馅料,料、米比例将近1:1。据介绍,“旺阁粽”的扎粽手法还有讲究,全部采用外紧内松的手法,至今仍沿用最传统的咸水草扎粽,让粽叶包裹的糯米软糯甜香,又保留竹叶的独有香气。

扎好的粽放进陶坛,滚煮十小时以上,一锅香气扑鼻的应节粽子就可以出炉售卖

扎好的粽放进陶坛,滚煮十个小时以上,一锅香气扑鼻的应节粽子就可以出炉售卖。为什么要坚持滚煮十个小时以上?莫孔富介绍,裹蒸粽配料多、个头大,每个重量都在两斤以上,光煮熟不行,一定要通过10小时以上的滚煮时间,才能将粽子彻底煮透,让粽子里的料和糯米充分融合,这样才能称得上一个合格的“旺阁粽”。

粽子出炉,粽香扑鼻

“相比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新奇口味粽子,我们家还是比较喜欢这种传统口味的,毕竟不吃上一口咸肉粽,感觉就没有什么过节的氛围。”市民卢女士当天特意从桂城驱车前往西樵,只为提前买上几个热气腾腾的四黄咸肉粽,为家人的午餐“加料”,提前感受节日氛围。

历史典故

粽子的“有棱有角”或与祭品有关

佛山人最喜欢的粽子口味,常见有碱水粽、咸肉粽两种。前者颜色金光灿灿,十分诱人,吃起来有淡淡的碱水香味,爽滑弹牙,个头较小,适合长者、小孩食用;后者则选用翠绿、清香的当季粽叶,包裹上好的糯米、绿豆,精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配以五香粉、曲酒作调料,包出有棱有角的大粽子,再用慢火煲煮数小时以上,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传说中,端午节吃粽子,与战国时期楚国著名士大夫屈原有关,大家希望把粽子投放到江里,把鱼儿喂饱,它们就不再“伤害”屈原遗体。几乎关于所有版本的粽子起源说,都绕不开这个美好的设想。但据资料记载,粽子初名“筒粽”,用竹筒装黏米,以草木灰汁煮熟,色、香、味别具特色,且能清热降火,调理胃肠,是一种时令食品,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用粽叶来包。通常而言,粽子的出现,标志着岁序转入夏季,是一年生活转折点的信号,最初并无特殊纪念意义。

为什么现在市面上的粽子大多都是有棱有角,以三角形居多?据介绍,不同的地区粽子形状也不尽相同,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尖顶形、正方形、圆筒形、方筒形都有的,但三角形、圆筒形、尖顶形在广东尤其是广佛等地区最为普遍。

有专家指出,粽子的形状主要由粽叶的形状而定,主要是方便包裹、捆扎、蒸煮、携带。也有资料显示,粽子之所以多为三角形,主要原因是粽子最初的功能就是祭品。在中国古代,绝大部分祭品摆放形状都是尖尖的,甚至当下南海很多村民在家里祭祀时,也喜欢把祭品摆成上尖下方的造型。千百年来,承载着家国情怀、融入了真情实感,从历史长河中走出来的粽子,至今依然受到国人的喜爱。它们也演变成一种民间的手工艺美食,有了越来越多的形状,种类也愈发繁多,已成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食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黄磊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