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这15种小吃,有些正在渐渐消失

旅游 苏茶网 2022-10-10 10:18

原标题: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这15种小吃,有些正在渐渐消失

除了大脑,人的味蕾也是有记忆功能的。

从小吃到大的美食,记忆的大门一经打开,就立刻口舌生津,恨不得马上吃一口。

苏州街头巷尾都是小吃的江湖,随便一家老店都有熟悉的味道,这些美食虽然稀松平常,却最得人心,如果有一天离开它们,就会恋恋不忘,时时惦记。

蛋饼

蛋饼是苏州最受欢迎的早点之一,苏州人的蛋饼情怀,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根据摊位前的拥挤程度就能大致推断出蛋饼的美味程度。好吃的蛋饼摊,永远排着队,人挤人。

一边数着前面还有几个人,一边眼巴巴看着老板利落的手法:摊饼、打蛋、撒料、刷酱……

拿到手一定要趁热吃,蛋裹着酱,生菜、里脊与饼完美搭配出适合自己的口味。

泡泡馄饨

泡泡馄饨,像泡泡一样飘在碗里,几乎没有馅料,皮很薄,吃得就是一个汤头鲜。

吃的时候必须先吹一口,不然一定会被里面的热气烫得连连吸气。

糖粥

“笃笃笃,卖糖粥”,吴侬软语的叫卖声,鲜活在每个苏州小囡的童年记忆中。

糖粥的香气撒满整条小巷,孩子们听到了,便欢快跑去,买上一碗咕嘟咕嘟地吃了起来。

文火慢熬的一锅香浓的粥,配上熬煮成沙的赤豆糊,一晚热气腾腾的赤豆糖粥就是最温暖的童年印迹。

面拖大排

用盐、胡椒粉将大排腌渍,刀背拍松肉质,再裹上拌好的鸡蛋面粉糊,下锅炸熟,就成了金黄诱人的面拖大排。

面拖大排,肉质鲜嫩、外皮酥脆,一定要大口大口吃,不仅能感受到大排的美味,还能让心情变得美好。

鸡脚

苏州的卤菜江湖,从来少不了鸡脚。

软糯酥烂、卤汁入味,苏州很多小吃店因为它名声在外。即使在犄角旮旯的小吃店,也能时不时遇见惊喜。

生煎馒头

刚出锅的生煎,一揭盖子就听得噼啪作响。

热气腾腾的生煎轻轻嘬一口,里面全是汤汁,甜而不腻。皮子脆脆的,还带着芝麻的香气,蘸点陈醋提鲜,连皮带馅大口吃掉,一个字:鲜!

烧卖

蒸好的烧卖,冒着腾腾热气,远远就能闻到那糯米食物特有的香气。咬一口,软软糯糯,浓油赤酱,咸中带甜,美味无比。

海棠糕、梅花糕

海棠糕和梅花糕是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零食,软软的面里裹着滚烫的豆沙。

海棠糕上还有一层糖浆,点缀着红绿丝。冷风中吃一个,暖心暖胃,绵软的触感让人穿越回了小时候的时光,甜甜蜜蜜、无忧无虑。

汤包 小笼馒头

汤包、小笼馒头区别不大,一个褶在上,一个褶在下,一样的皮薄透亮,透过外皮甚至能看到里面的汤汁在缓缓流动。

小心翼翼夹起一个,送到嘴边咬开,鲜甜的汤汁一股脑儿涌进口腔,顺着喉咙流进胃里,满口鲜香。

烧饼油条

苏州街头巷尾早餐店毫不夸张地说至少三分之一都是烧饼油条店。

酥脆柔软的油条,甜、咸两味的烧饼,最美味的吃法是烧饼裹油条。香咸的猪油葱香混合着油条的香,一口一个酥脆,几块钱吃得饱饱的。

米饭饼

米饭饼其实就是用糯米、香米为原材料,加上酒酿调味的米饼,现在已不多见。

刚刚出锅的米饭饼,金灿灿的,那颜色看起来就有食欲。吃的时候,口感也是外焦里嫩的,有淡淡的米香味,还有酒酿的甜味。

茨菇片

茨菇片可是苏州独有的“薯片”,价格实惠,油脆咸鲜,苏州人几乎从小吃到大。

炸制好的茨菇片颜色金黄,鼓起来一个个小泡,透着茨菇特有的清香,吃起来清爽可口,一点也不油腻。

蟹壳黄

蟹壳黄就是“精致”版的烧饼,外形迷你,焦黄香脆,又薄又酥。

甜口的趁热吃能感受到糖汁在舌尖缓缓流动,咸口的能吃到葱花和猪油粒在嘴里化开的咸香。

萝卜丝饼

关于童年记忆的未解之谜:似乎每个学校附近,都有一个熟悉的卖萝卜丝饼的阿婆?

萝卜丝饼对于孩子的诱惑力是无穷的。一勺面糊垫底,一勺面糊覆盖在满满的萝卜丝上面,看着勺子慢慢放进油锅发出“滋~”的一声,就走不动路了,必须吃两个才会心满意足地回家。

刚炸好的萝卜丝饼,外层香脆,里面的萝卜丝裹挟着葱花的香气,柔软又烫嘴。

油汆团子

辣擦焦黄的油汆团子经过油锅高温煎炸后,外层变得金黄香脆,里层却绵软细腻。

轻轻咬一口,香脆的外皮会发出嘎吱声,沾上了肉汁的糯米面皮软糯带着鲜甜,肉馅紧实,吃的时候还会有汤汁缓缓流出。

这些平凡质朴的小吃,有些如今还在,有些却难以寻觅,比如面衣饼、老虎脚爪……

在各式网红零食、精致小吃占据主流的今天,这些苏州人小辰光里吃到的小吃也许没那么精致,但却是苏州人味觉记忆里的深刻烙印。

图:苏茶网

赤壁浮春暮,姑苏落海边。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