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探“鲜”·深耕全球产业链,威海海鲜端上30多个国家的餐桌

旅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2022-10-26 10:30

原标题:源头探“鲜”·深耕全球产业链,威海海鲜端上30多个国家的餐桌

记者 于佳霖 王震 田佳玉 高广超

向海而生,因海而兴。威海市海洋资源丰富,纯净的水体和活跃的洋流,赋予了威海海鲜非同凡俗的品质,鲜美的味道从浪尖直达舌尖,来自大海的馈赠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赤山集团,感受远洋捕捞和鱿鱼深加工的魅力。

远洋捕捞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目前,威海远洋捕捞能力稳居山东省首位,全国第一方阵。据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高涛介绍,2021年,威海市拥有海洋捕捞渔船4314艘,总吨位53.4万吨,总功率87.4万千瓦,年捕捞量109.4万吨。其中专业远洋渔船达到361艘,占全省的64%,涵盖围网、拖网、钓具、秋刀鱼舷提网等国际主要捕捞作业类型,作业海域已涉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公海和加纳、索马里等多个国家的管辖海域。

目前,全市共拥有远洋渔业辅助运输船19艘,其中“华祥8、鲁荣远渔运898”是国内仅有的2艘万吨级辅助运输船,远洋渔业自捕水产品80%实现了回运。

赤山集团作为威海海洋捕捞的排头兵,现有装备精良的拖网、鱿鱼钓、灯光围网等各类远洋船只32艘,2000吨级渔业辅助运输船1艘,5000吨级渔业辅助运输船2艘,远赴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印度洋、东南太平洋作业,综合效益连续多年居全省同行业前列。

远洋捕捞的迅猛发展,为鱿鱼精深加工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外派鱿鱼钓船赴远洋作业,已成为赤山集团的重要工作。

赤山集团拥有海都食品、海博食品两大鱿鱼精深加工企业,形成国内最大的鱿鱼精深加工基地。鱿鱼圈、鱿鱼片、鱿鱼须、鱿鱼花、麻辣鱿鱼、蒜蓉粉丝鱿鱼、鱿鱼酱......海都食品食品展厅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鱿鱼产品。据该公司总经理王德山介绍,海都食品目前共有鱿鱼产品上百种,畅销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澳洲、中东、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公司。

走进海都食品鱿鱼加工车间,一排排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加速运转,很多环节依然看不到工人的身影,这正是科技赋能带来的深加工大变革。海都食品作为亚洲最大的鱿鱼精深加工单体企业,不仅致力于产品品类的开发,更把科技赋能摆在了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据了解,海都食品与哈工大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专业智能制造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对鱿鱼加工车间、流水线各环节关键技术装备进行升级研发与设计。同时,公司通过引进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鱿鱼自动化加工设备,从鱿鱼的清洗、分割、去皮到整形速冻实现了全套流水线加工,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

“我们公司在鱿鱼深加工领域已经深耕20多年,生产线全自动化程度在同行业位居前列,产品80%出口,在质量管控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国内的产品,我们也都是按照出口标准严格要求。”王德山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实现了鱿鱼从捕捞、回运、精深加工、交易、储运服务全产业链条的融合发展。

凭借产品质量和产业优势,赤山鱿鱼系列产品已经驰名中外。王德生介绍,目前,赤山集团已经拥有“石岛鱼仔”、“赤山海都”、“唯之鲜”、“惟斯香”、“海利乐”等系列商标,产品已通过美国FDA验证并获得HACCP证书。

高质量的产品自然不愁销路。近年来,赤山集团搭乘“互联网+”快车,依托赤山集团电子商务、保税服务等平台,积极对接威海市海洋商品交易中心等销售平台,并与国内最大的水产品交易网站——华采找鱼以及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买世界卖世界”的格局,目前出口订单的80%、原料采购的40%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单月交易额已突破两亿元。

走遍四海,鲜在威海。从“捕捞”到“畅销”的全产业链条,让赤山鱿鱼从威海“游”到了全国,又从全国“游”向30多个国家,成为点缀世界各国餐桌的威海味道。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