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端了一个攀成钢米线窝!

旅游 成都Big榜 2022-10-25 16:09

原标题:报!端了一个攀成钢米线窝!

攀成钢的环球汇有一个米线窝——

一家绵阳米粉,一家肥肠粉,一家西昌米粉,一家乌鸡米线,一家小锅米线,一家南充米粉,一家重庆米线,一家湖南米粉。

百米不到的小街,道路尽头的一隅,感觉全国各地的米粉都纷至沓来安营扎寨。

确实有点夸张,一眼望过去每一个招牌后缀都是米粉,一家紧连着一家,一排过去之后的转弯,继续有米粉正在喋喋不休。

也不知道是不是风水宝地,反正攀成钢的胃很能装下米粉。

漫步走在这里,很容易被氛围感染,舀料的动作信手拈来,嗦粉的声音此起彼伏,喝汤的脑壳七上八下,步骤和节奏一气呵成。

这是嗦粉者的天堂,也是秋冬的快乐,一周七天每一天吃一碗不重样。

一颗米落在攀成钢就成了一根粉,捞起一根粉,演绎成不同的味道,米线的地图不必在他乡,在攀成钢开一个窗口占据一席之地。

日常中嗦粉是一屁股坐下的事,但觅食在窝点,眼睛不断扫射瞄准。

刹到环球汇,一群人气势汹汹,有一种要端了窝点的野心,但脑壳一望一个急刹,密度如此之高的米线店,“该从哪里端起走”。

有点手足无措的@土豆儿 发号施令,“这样,先转一圈,莫慌到点”。

或者说,有一种眼大肚皮小的战术,“每一个人都点不一样的米粉”,汇聚在一张桌子上,像平时吃菜一样,吃一个米线的满汉全席。

但你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主食下主食,感觉只有在窝里才能发生的情节。

于是一群人如鸟兽散,味蕾触角张开,快速在米线窝筛选一些个精品。

瞻前顾后的@彭主任 ,选择了湖南渔粉,@门牙 一眼相中了西昌米粉,@土豆儿 说云南小锅米线看起来安逸,但有点遗憾,烤豆腐晚上才供应。

然后一个转身,@门牙 已经把西昌米粉端在了手里,正在慢条斯理地打料。

桌子上铺开一个八宫格,她轻车熟路,“一勺糊辣椒,一勺豆豉,一勺小米辣,一勺酸菜”,本来一碗白丝拉垮的米粉迅速容光焕发。

一筷子荡下去,米粉从橙色的汤里跃出,混着若隐若现的小料。

对口味要求很高的@门牙 直抒胸臆,“好吃,好吃”,快速把头发撩到耳朵后面,接着又是一口,“真的,比任德琼的都好吃”。

才吃了两口便开始后悔,“应该点大份的”。

汤熬了五个小时的高汤,羊肉汤鲜没有膻味,米粉是从西昌运过来的,质地不水垮,也不粗,重点羊肉是带皮的,这是一个正宗的信号。

店员说,“这里很多人吃不惯带皮的”,但西昌人@莉莉丝 表示很香。

在西昌,米粉又被叫做“早粉”,刚好是这家的店名,足以看得出西昌对米粉的忠诚,清爽的辣,带肉味的鲜,融洽。

说时迟那时快,南充米粉乘胜追击,端上来依然是走的极简风,一层薄的油,米粉在汤里慵懒松散,水面撒上一些花椒粉。

牛肉没有刻意放在面上,汤与肉浑然天成,牛肉不经意藏在米粉里面。

汤底是奶白色,油气要足一点但又不辣,米线顺滑赶口,但又不失一种韧劲,没有特别的小料,却着迷那一口鲜,一个炸油干扔进去。

上头的@门牙 拈一筷子,“好吃,但还是没得西昌米粉好吃”。

正在拍照,一个女生过来自我介绍,“你好,我是这里的PR”,我脑壳第一反应是Premiere(一个剪辑软件),没有敢接话。

转过头问@彭主任 ,他说也许是运营,“一个米粉店都这么职业化了”。

@土豆儿 悄咪咪寻找的这家小锅米线,从进门就很有感觉。

皮肤黝黑的小哥面前,一口锅搭一个炉,小火苗疯狂的舔着小铜锅,沸腾翻转冒泡,隔着一道玻璃看煮米线,无形中加了一层滤镜。

@土豆儿 的用词很夸张了,“给我煮了一碗脸盆大小的米线”。

跟西昌米粉有一点像,也是可以自己搞创作,面前有7、8种小料,糊辣椒、韭菜花、烧小米辣、泡菜、折耳根、薄荷.....不要钱,大加特加。

望一眼招牌,@土豆儿 说这家之前朋友也推荐过,朋友说值得从CBD打车过来吃。

烫口,吹啊吹,锅气扑面而来,但@土豆儿 表示跟她在云南吃的米线不同,“酸菜不够酸,米线有点粗”,优点是料足宽汤。

如果摒弃先入为主的小锅米线既定印象还是可以一吃,但去晚了门口没得位置。

湖南米粉为了彰显湖南,门口的方言也很有戏,“七圆滴还是七扁滴”,@彭主任 都没吃,吃了一碗小众的鱼汤煮的渔粉。

每一个人望一眼,筷子都不想吃粉,而是不约而同瞄准了他碗里的鱼肉。

鱼肉大坨完整,裹着鱼汤鲜嫩软烂,没有吃饱的@门牙 试图加一份鱼肉。粉中规中矩,配菜丝瓜倒是好评,吸饱了鱼汤多汁入味。

汤的味道比较特别,有点黑胡椒的影子,小米辣比较大颗。

轮到@土豆儿 点评,“吃不得辣的,或者感冒的时候,很适合吃一碗”。

其实他们家比较有名的是拌粉,铺上小米辣花生米薄切牛肉,劲道拽实的圆柱粉在酱汁里滚动,反正看起来有点想吃。

因为我们阵仗过大,过场也比较多,以至于引起了路人的围观,指到我们桌子跑去跟店员点餐,“不好意思,他们在别家点的”。

这样的日常可能每一天都在发生,但也不尴尬,“因为我们是通的”。

我问PR,“为什么周围有这么多的米线”,她给我比喻,“你晓得火锅都有一条街”,言外之意,米线也值得众人拾材火焰高。

西昌米粉是第二批在这开的,“最早是绵阳米粉”,劈开了一个流量池。

开在这里的原因,有一种报团取暖的吸引,也有一个原因是,“老板住在伊泰天骄”,作为萧敬腾的邻居,下楼吃粉方便,“大平层也吃小米粉”。

好吃,但生意不算特别好,他们之前讨论过,“会不会是店名不太好理解”。

但老板也没有过分重视,“主要还是方便他自己来吃,或者带上朋友来”,晚上会烤西昌的串,也有粉,会更加丰富。

也是在得知老板是为了方便自己之后,我又跟着点了一次外卖。

米粉+高汤白菜+可乐,老板有多大方,送了我四盒小料,我还用了红包,算下来才12块,“每多点一次外卖,老板就要多骑一次青桔”。

办公室的@莉莉丝 看到我们晒照片,也在练完BC后依然拖着疲惫的身子前往,执行力很强,@土豆儿 问她如何,“正宗”。

但同时,也在感叹,“这一团转的米粉好多啊”,感觉又在酝酿下一次。

PR比较在意我们的评价,我把盘子端还给她,碗里还剩半个油干。

她不开心的质问我,“是油干不好吃么”,我连忙摇头晃脑,“是我自己油放多了”,她才松一口气,“下次有活动我喊你”。

我直接戳她,“除了你们家还有哪家好吃”,她压低音量鬼祟状,“隔壁囍螺也好吃”。

同样的问题我又丢给了西昌米粉的店员,“绵阳米粉也好吃”,后来连忙为自己找台阶,“主要其他我也没吃过”。

湖南米线的老板一直望向我们,想说点什么估计有点社恐也不敢搭讪。

表面上聚是一团火,但背地里都在卷,“看哪个先被熬死”,当然,既然选择在一起,其实都还是希望惺惺相惜做大做强。

不得打让手,毕竟这是用脚投票的尊严之战,每一个店背后都站着一个城市。

每一个城市都有每一个城市的粉,从一粒米开始,风味便走向不同的路径,每一个人也有自己心仪的粉,是可以吵一架的水平。

粉正在走向垂类化,口味也越来越精打细磨,收割着属于自己的粉。

这只是一个米线窝,也许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窝,多但不会重复,深耕某一个派系的味道,哪怕是开在尽头路,也自然静待花开。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