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4岁时,有这样一件趣事。
爱人从地里摘了一些米谷菜——我们这里的一种野菜,用开水焯了,加入油盐酱醋凉拌,还专门撒了不少芝麻盐。
儿子一尝,大喊:“好吃,真好吃!”然后狼吞虎咽大块朵颐起来,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真是太好吃了!”一大海碗的米谷菜,几乎全被他一个吞下了肚。
第二天,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从菜馆里要了一盆炖鸡——这个鸡名唤“冯三炖鸡”,方圆百十里都有名。
当然,也不能只吃鸡啊,还要再炒上一些青菜、配菜,这其中就有一盘米谷菜。
恕我爱子心切,有私心,把那盘米谷菜专门放到了儿子的近前。
我和爱人在厨房里忙活完了,才上桌吃饭。
这时,我发现儿子跟前的米谷菜竟然纹丝未动。
我不禁有些纳闷:“儿子啊,你不是说米谷菜好吃吗?今天怎么没有吃啊?”
儿子说:“今天有冯三炖鸡,谁吃米谷菜啊!”
全桌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孩子最实在,野菜再好吃,也不如鸡好吃啊!
说完这段趣事,再说教师职称。
教师申报职称,荣誉有4类,综合荣誉、教学荣誉、论文论著,教研成果。
在过去,不少地方规定,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课题是必须的。这其中的论文必须是在国家正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的地方甚至还要求必须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
这个要求,挡住了不少教师的高级晋升之路。因为,论文不好写,发表更难,普通中小学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更是难于上青天。
课题也一样,进行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教科研能力不说,课题研究要逐级申报、立项、研究、结题,要有一个程序,要有一个过程,少则一两年,多则四五年。最为关键的是,各级课题的申报和立项是有数量限制的,不是普通教师说研究就能研究的。结题时需要一大堆的数据、材料,其实就是出一本厚厚的书啊。
因此,近年来,对于教师职称申报需要论文、课题的意见很大。采纳教师谏言,不少地方对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做了修改。比如河南,2022年9月出台的最新《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克服唯论文、唯奖项倾向:高级及以下职称评审时,不再把论文、论著、奖项、课题作为硬性要求,而是重点考核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教育经历和实际工作效果。
一线教师申报一级教师、高级教师职称时,取消了论文要求,申报正高教师弱化了论文要求。
这个职称申报评价新标准,顺应了教师对论文、课题的意见,合实际,接地气。但是,作为一线教师,也当明白,新标准,只是说申报职称时,论文、课题不再是必须要求、必备“门票”,但并非说,论文、课题不要了,没用了,不是评审时权衡都得现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的的依据了。
过去,论文、课题为什么是“必须件”?那是因为职称评审“四要素”中,教学荣誉、综合荣誉、论文论著,教研成果,是教师能力、实绩的重要体现标志,而且是梯次排列的,越往后,含金量越高:
一名教师只要讲课好,就可以获优质课奖,教学成绩高,就可以获教学先进个人、班主任工作效果好,就可以获优秀班主任;
如果教育学能力强、业绩突出,综合评定后就会被评为优秀教师——也就是我们说的“综合荣誉”;
一名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心得总结出来,形成论文,就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得到改进、提升、形成科学体系,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更可以推广、普及,惠及更多教师和学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范围、整体提升;
而一名教师如果不仅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强,更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研究、实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发现、创新教育教学新方法,将实践性经验上升到系统理论,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科学、有序、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教学荣誉、综合荣誉、论文、课题“四要素”,依次体现着教师教育能力和业绩的四个层次。教学和综合荣誉都是个人性、基础性、初级性的,论文和课题是群体性、发展性、高级性的。
因而,教师职称评聘时,如果两名教师在前两项荣誉上相比肩,而其中一个又具备后者,那两个人的高级职称谁先“上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像米谷菜和炖鸡一样,米谷菜好吃,但当和炖鸡放在一起的时候,人们的筷还是先要指向鸡的!
因此,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新标准虽然对论文、课题不再作强制要求,但作为教师当明白,论文如果能写,还是要写,课题如果能研究,还是要研究的。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