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酒文化”,中国在全世界都时数一数二的,“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的温馨炽热至今依然别具魅力。而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早在5000年前,中原大地就已经开始了酿酒和饮酒。
在数千年的发展和变迁中,我国的酿酒工艺一直在不断精进,各地的名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着酱香白酒的出现,年份开始成为名酒身价跃迁的助力,醇香的陈酒似乎具备了别样的魅力。不过常见的陈酒年份最多就是几十年,时间过长的话保存难度会大大提升,口感也会添出些许苦涩。
但是在1996年,东北有几个农民无意间挖出了超百年珍藏的“古白酒”,其口感堪称绝品。
这些“古白酒”是何时被埋下的?它们之后的命运又如何?
酒文化
换厂挖出宝藏
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国企都在重组改制,能顺利跨过这道门槛的幸运儿只有十之二三。
而位于锦州的凌川酒厂就是其中之一,它生产的优质白酒一直小有名气,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到了1996年,凌川酒厂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需要修建新的厂房,才能扩大规模,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从6月份开始,凌川酒厂的搬迁计划正式开启,老厂的拆除工作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6月9日,酒厂安排了几个农民工处理杂活,这些人早早就来到了施工的现场,挥动镐头去重挖地基。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普通的一天,谁知变故却很快出现了。
酒厂
一个工人在厂区西侧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好像下面有什么东西顶着,弄起来特别吃力。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并没有在意。
不过等到挖到地下一米深的时候,镐头明显碰到了奇怪的东西,感觉非常坚硬。
于是他扩大了挖掘的范围,把周围的泥土都刨开,随后这个坚硬的物体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竟然是一块木板。因为担心挖到一些不该碰的东西,这个工人把其他人都叫了过来,让大家一块研究。
工人们凑在一起后,左看右看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能继续扩大范围,最终挖出了一个长2.6米、宽1.米3、高1.6米的大木箱。这一下众人放心不少,因为这个木箱看上去不像是埋葬品。
酒
把木箱抬出来的时候,众人听到了其中液体流动的声音。考虑到它是在酒厂的地下被发现的,因此不少人猜测里面会不会是古人埋下的酒,毕竟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做法。
于是他们把酒厂的领导找来,想要让他辨认一下箱子的来历。
当时凌川酒厂的厂长张广新就在附近,听完工人的描述后,心中便隐隐有了猜测。
原来张广新不只是酒厂领导,他还是当地一个酿酒世家的继承人,对于古代的白酒文化非常熟悉。他初步判断那个大木箱应该是古人用来保存好酒的一种器具,学名叫木酒海。
木酒海
想到有可能见到难得一见的对口文物,张广新非常激动,他立马奔赴现场,路上甚至还小跑了几步。
去到现场后,只看了一眼,张广新就激动地颤抖起来。
他怀着朝圣的心情,慢慢走到木箱前,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嘴里呢喃着:“真的是木酒海啊,这可是宝贝啊!”
确认无误后,张广新命人打开了木箱的盖子,一股醇厚的酒香瞬间就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随后他叫人封锁了现场,等待文物专家来鉴赏品评。
酒
专家鉴定古酒身份
在等待文物专家的过程中,心痒难耐的张广新取来器具,浅浅地盛了一盅酒。陈酒入喉的那一刻,研究了一辈子白酒的张广新感受到了无比的满足,那醇厚悠远的口感实在让人久久难忘。
市里的文物专家很快就来到了现场,他们先是对“木酒海”进行了测量,发现它的空间极大,大概可以容纳超过1吨的白酒。
随后,专家们又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地勘探。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经过分析和计算后,找到了三个同样大小的木箱,里面也盛满了美酒。
在木箱附近,专家还发现了一块有些磨损痕迹的纸片,经过仔细辨认后,上面的字迹是“大清国道光乙巳”。
他们一致认为这个纸片应该就是木箱的封条。
酒
封条被发现后,美酒埋藏的年份就可以锁定了,文物鉴定的难度大大降低了。所谓的“大清国道光乙巳”是道光25年,即公元1845年,距离它被埋下已经过去了整整151年。
这四个来自150年前的“木酒海”保存了超过4吨的酱香美酒,因为密封手段极为优秀,这些酒的品质未受到一丝影响,而且口感还更加醇厚。这样大批量、高品质的百年原酒足以称之为国家宝藏,绝对是当年锦州最重大的文物发现。
在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后,专家们找到了这批美酒的主人。
原来凌川酒厂所在的这个片区曾经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同盛金酿酒坊。
酒
后者在清朝初年极负盛名,是专门为皇家酿酒的御用作坊。也就是说,这4吨百年后重见天日的文物极有可能是当年的御酒。
在道光年间,同盛金酿酒坊的主人是当时备受景仰的酿酒高手——高林,他酿造的御酒具备了醇厚清甜的特点,一直深得皇家喜爱。
而这些被埋藏的“古白酒”应该是就是他的手笔。
看到这里,想必有不少人会好奇,为什么它们能保存超过150年,这其中有什么诀窍?
酒
它为何能保存百年
对于这个问题,当时也有不少媒体提出了疑问,而专家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回答。他们认为这批“古白酒”之所以能保存得如此完好,有三方面的原因。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古白酒”有着非常高的度数,对酒文化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白酒的度数超过53,就很适合进行长期的保存。
而且这样的高度白酒在窖藏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化学反应,其中偏涩偏硬的物质会逐渐消失,脂类物质会慢慢变多。
而后者就是陈酒清香扑鼻、口味醇厚的关键。
酒
其次,并不是所有的白酒都适合进行长期保存,市面上主流的白酒有两种,分别是清香型和酱香型。
其中清香型的白酒适合当年酿造当年喝,保存时间超过5年,口感就会断崖式下降。
酱香型白酒则不同,很适合长久保存。因为它的酿造工艺更加复杂,而且是在高温环境中进行的,不仅杀灭了很多有害菌,还挥发掉了很多低沸点的杂质。剩下的酒分子都有比较高的沸点,整体结构更稳定,自然能长期保存。
而这批“古白酒”就是酱香型,因此它能在地下沉睡超过百年,开启后还有扑鼻的酒香。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内容,凌川酒厂发现的“古白酒”会有如此高绝的品质,和它的存储环境有很大关系。它在被找到之前一直存储于“木酒海”之中,而后者几乎是古代窖藏工艺的巅峰。
别看挖掘出来的“木酒海”简单质朴,结构也似乎不是很复杂。但是它的制作工艺相当繁琐,实用价值极高。
根据史料的记载,“木酒海”的制作需要一年时间,要耗费大量人力参与其中。
它使用的是密闭性很好的松木,后者在使用过程中会分泌油脂,具备强大的抗腐蚀能力。
“木酒海”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超过1500张宣纸来进行密封,而且每一层的粘贴技法都很有讲究。所有的宣纸层叠起来会有超过5厘米的厚度,密封效果非常出色。
木酒海
“木酒海”使用的粘合剂也是特别考究的,包含了蛋清、蜂蜡和鹿血等材料,具备极强的抗渗透和防腐蚀效果。这些粘合剂和宣纸一起使用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耗费如此心力制作的“木酒海”具备了不少现代手段都达不到的密封性,自然能妥善地保存这些“古白酒”。
最后,张广新认为“老白酒”的保存地点也很重要,它位于厂房的仓库下。在一个厂区中,仓库是通风效果最好的地方,埋在它下面的“木酒海”一直都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中。
由此可见,这些“老白酒”能够跨越150年的时间阻隔,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酒厂
“古白酒”去向何处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肯定好奇,这些“老白酒”被挖出来后如何处理了?它们去了何处?据悉,凌川酒厂挖出的这些“白酒”在当年就被认为是重要的文物发现,1998年,它还成功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申请成功后,凌川酒厂特意拿出了其中的10公斤原酒和一只“木酒海”赠与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珍贵的文物。
其余的原酒都归属了凌川酒厂,后来因为社会上爱酒人士的不断邀请,酒厂在1999年对外拍卖了其中的86公斤原酒,最终以350万的高价成交。
这批原酒流入市场后,很快就被争抢一空,随后更是得到了无数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考虑到群众的呼声非常强烈,凌川酒厂在2003年再次以558万元的高价出售了93公斤原酒。
酒
而剩下的原酒则被珍藏下来,深入研究其中包含的酿酒工艺,在几年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随后,凌川酒厂在这些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一款全新的产品,它的名字就叫——道光廿五。
这款新品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名气,成为了锦州数一数二的名酒,被列入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今它被公认为满族酿酒工艺的代表,获得了无数人的喜爱。
对凌川酒厂来说,1996年的老厂搬迁绝对是改变企业命运的转折点,工人们从地下挖出的“老白酒”成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让企业在新世纪继续蓬勃发展。
酒
结论
“老白酒”的重见天日不仅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名酒品牌,更向世人展示了老祖宗强大的智慧。
它蕴含的精湛酿造工艺和出色的窖藏技术至今依然能给后辈带来指引。
由此可见,华夏的五千年文明早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便一个领域,都能发现其灿烂辉煌的历史与文化。
参考资料
《传统白酒酿造技术》——余乾伟
《酒的中国地理》——李寻、楚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