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就几大,烧卖就烧卖”。
我一直以为这一句俗语里,“烧卖”指的是粤式酒楼里的点心“烧卖”。后来才知道,不是“烧卖”而是“烧埋”。来源于“吾服烧埋”的俗音。
原来我一直误解这个俗语多年,所以我决定要深入探讨一下烧卖这种点心,涨一涨姿势。
烧卖这种点心,在名著《金瓶梅》里也出现过一次。
你要是说,为何会看这种书的话,那我倒要反问一句,这种是哪种?
有人见世俗,但对好美食的饕客来说,书中的吃喝才最吸引人。至少书中这一段描写烧卖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
烧卖,在书中只出现过一次,是在第四十二回,西门庆和清客们的家常饭食:[西门庆只吃了一个包儿,呷了一口汤,因见李铭在旁,都递与李铭下去吃了。那应伯爵、谢希大、祝实念、韩道国,每人吃一大深碗八宝攒汤,三个大包子,还零四个桃花烧卖,只留一个包儿压碟儿。左右收下汤碗去,斟上酒来饮酒……]
如此看来,烧卖在明代已然是家常小菜。不过这种吃食还有很多称呼,除了烧卖之外还有“烧麦”、“稍麦”。
元代高丽出版的汉语科书《朴通事》上记载,大都(今北京)午门外的饭店里有“稍麦”出售。对于“稍麦”,还有两段注解,分别是“以麦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与汤食之,方言谓之稍麦。”另一段为:“以面作皮,以肉为馅,当顶作为花蕊,方言谓之稍麦。”
到了清代,烧卖的称呼更是五花八门。包括“稍梅”、“纱帽”、“捎美”等。其中,“稍梅”的称呼出自湖北;“捎美”出自清末民初薛宝辰的《素美说略》因薛宝辰是陕西人,推测书中的做法和称呼出自陕西;而“纱帽”是上海嘉定的说法。
《金瓶梅》中出现过的桃花烧卖,在明代是寻常小吃,不仅在此书中出现过,在《万历野获编》“细皮薄脆多肉馄纯,棒树纹儿对桃花烧麦。
烧卖在中国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当然也演变出了许多不同的口味与做法,但不变的是,一直深受饕客青睐。
比如说香港特区,既有传统的粤式点心猪肉烧卖,也有特色路边摊风味的鱼肉烧卖。对了~社交平台上,还有香港网民建立的群组“香港烧卖关注组”。可见烧卖这种小吃在香港网民心中分量。
鱼肉烧卖始于香港,主要原料有鱼肉、猪肉、面粉。和猪肉烧卖末端,用黄色的面包包裹蒸熟而成。最开始的时候是路边摊的当红小吃。最初的时候,大多是用竹签串好,整串售卖。蘸上甜酱油、辣椒酱,一口咬下,鲜香弹牙,“扫街”的快乐瞬间达到顶峰!
烧卖不止在中国口味众多,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变化出多种做法和口味。
让人惊讶的是,在墨尔本也有烧卖。只是在那里,它被称为“Dim Sim”即“点心”的音译。
在墨尔本当地的烧卖,是菜比肉多?
在1940年代开始,烧卖在墨尔本流行起来。但与广式的鲜肉馅不同的是,变奏了的墨尔本烧卖馅料当中被加入了椰菜、胡萝卜等蔬菜。形状也多为长方形,也有部分仍沿用圆形。由华籍移民Wiliam Chen Wing Young首创。
据说之所以会加入大量蔬菜的原因,是因为首创这种烧卖的时候正值二战时期,肉品供应不足,因时制宜就衍生出了这款多菜少肉的烧卖了。
受人青睐的日式烧卖
日式烧卖也甚具人气。这种烧卖以日本横滨烧卖最为知名。馅料的食材包括猪肉、瑶柱、虾仁、青豆等。与广式口味比较接近。
烧卖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因为像饺子一样,吃法多样,可蒸可炸,且即使做成冷冻保存再加热食用味道仍然很好,所以经当地商店在地化之后,就成为了其中一款流行的中华料理,也是主妇们喜欢用的一种便当配菜。
各地的特色烧卖,背后都有一段段历史和诉说不完的故事。烧卖流传至今也遍地开花,变奏出各种特色。不知数十年后,还会变化出什么新奇口味?烧卖,在将来会不会出圈成甜品?
今天分享的“此点心在《金瓶梅》中出现过一次,从明代至今,一直深受饕客青睐”到这里。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