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美食的多样性,超出你的想象!
独具鲜明的民族菜系特色,突出地方菜系特点的菜种。
每一次相遇,总能带给你不同的舌尖体验,重燃对生活的热情!
一场场春雨过后,云南各地的山野间早已是春意盎然!
水沟边、田埂边、树林间,各式各样的野菜野花轮番登场。
野菜品质天然、风味独特,
这一份来自春天的馈赠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新宠。
舌尖上的花园
据说云南当地有「春吃百花、夏吃百菌、秋吃百根、冬吃百虫」的说法。
每到春天,别的地方,花都还没开好呢,他们就先吃上了。
在云南,鲜花首先是菜,其次才是花。
逛集市或者菜场,就能论斤称上一袋提回家,
清洗、汆烫、蒸煮、炸炒,马上就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金雀花因形似飞雀,颜色金黄而得名,是云南很常见的一道家常小菜。
春天,金雀花遍开山野,云南人把花摘下,和鸡蛋同炒。
有人称这道菜为「山林姣香」,花香袭人、鲜嫩甘甜、风味独特。
加入腊肉一起炒,口味更佳。
川南一代有道菜叫「冲菜」,做法独特,口味像青芥末,吃一口辣得直冲脑门,非常下饭。
冲菜的原料是刚冒花的嫩油菜或青菜菜苔。
春天边赏着成片的油菜花,边来上一口冲菜,那滋味,巴适得很。
没有什么花能逃脱云南人的嘴,他们可是连攀枝花都吃的。
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木棉,云南人管它叫攀枝花,是很常见的行道树。
攀枝花的吃法还挺讲究,不吃花瓣,吃的是花蕊,
将黄色花蕊撕开,焯水漂洗,再拿来素炒或炒肉。
大白杜鹃,春季开花,花大而洁白,做成菜也很美味。
据说纳西族认为白色花朵是很好的滋补品,
春天吃一顿白花,一年四季都不用吃药。
茉莉花极香,我们通常会拿来泡茶,回味无穷。
而云南人本着能喝的花肯定能吃,也把它搬上了餐桌,
茉莉花炒鸡蛋、茉莉花豆腐羹等等,都是经典云南菜。
舌尖上的野菜
没有几个人知道龙葵是什么。
但你一定在路边那些从来叫不出名字的野草里,有过一面之缘。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把龙葵当杂草。
只有云南人爱,叫它苦凉菜。
路边、野地,到处都有,随时薅,随时吃。
他们一般用来入汤。
一道龙葵菜汤,看似不过一碗绿油油的寡水,但口感却有点奇特。
鲜美中带点儿苦。
对了,自己煮这道汤的时候,要检查一下茎叶,不能带有绿色果子,否则吃了会有中毒症状。
云南人的宠儿,水香菜。
学名水香薷,唇形科香薷属草本植物。
常见海拔1200—2800米的河边、林下、路旁阴湿地,沟谷中或水中。
它并非春季限定,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
煮、炒、凉拌,皆可。
陆游为它写过诗:“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
一句“压春蔬”,让蕨菜坐实了“山菜之王”的地位。
它是云南人春天,最为常见的野菜之一。
做法多,凉拌、炒肉、或者直接炒豆豉,想怎么吃,都好吃。
臭菜,没有“臭名远扬”之名,反而是西双版纳等地,最具有特色的一种野生蔬菜。
就连隔壁的老挝、泰国、缅甸,也都对它青睐有加。
傣族的餐馆里,有一道必点名菜,就是臭菜煎蛋。
将新鲜臭菜嫩尖洗净,和鸡蛋汁、盐一起拌匀,倒入油锅煎成饼状。
别看做法简单,但臭菜可是一般招待贵客用的。
大大的个头,近看像野笋,远看像椿芽。
但老板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你,它叫:刺~脑~包。
听过一次,大概就会记住了。
来自于刺脑包树的嫩芽。
不仅长得像野菜界的王者椿芽,更是王者之上的王者。
差不多100元/两的刺脑包,真切诠释了,比肉还好吃的“草”,有多难得。
鱼眼菜,乍一看,长得像没开完的菊花。
巧了,它就属于菊科。
是一种常见于小溪边、路边,和小山坡上的野菜。
煮鸡蛋汤,最好了。
它可不是茶叶,而是一种树木的树叶尖。
因为煮过后,模样像泡开了的茶叶,味道也类似,所以得名茶叶菜。
一般和酸竹笋,鱼入菜,是云南当地的特色食谱。
野菜野花作为绿色生态,
又营养美味的“森林蔬菜”,
成为了大众餐桌上的宠儿。
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云南,
可食用的“森林蔬菜”,
不仅种类多、资源总量大,
而且是具有巨大开发利用价值的林下资源!
专家提醒:
1.吃野菜要一洗、二泡、三注意首要,对野菜进行完全清洁,洗净后将野菜在清水中浸泡,不能少于两小时。
2.在烹饪或凉拌之前,有必要用热水焯一下。
3.野菜在未加工状态下口感苦涩,鱼腥草还会有腥味。经过浸泡和加热后,腥味消失,口感也会变好。
4.其次,注意做到“不知不食”,不要采摘路旁边、水沟、郊外化工厂等处的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