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辉:“土坷垃窑炉煨菜”飘香来

旅游 中原正能量 2022-04-01 23:52

原标题:河南卫辉:“土坷垃窑炉煨菜”飘香来

文/小水滴

今儿个周末,没空述说卫辉东乡的驴肉、空心面,马市街的烧鸡和牛肉,小水滴专程带你到卫辉西乡的太公镇韩窑村,专门关注“土坷垃炉窑菜”的制作过程,专心逗戏您的味蕾,喜悦您的胃肠,撩拔您的心情。

可不可以?

我是从好友那里了解到这个名曰:土坷垃窑炉菜的。何为“土坷垃窑炉菜”呢?咱听听传承人来自姜太公故里的孔令文先生给小水滴讲说的故事——

今年五十二岁的孔令文,祖祖辈辈都在韩窑村起居生活。他的母亲曾是村上的民办教师,父亲是普通农民。孔先生小时候,不断跟着父亲去村外的丘陵区去放牛。他见到父亲不时在山坡上趁着自然形成的石头垒成窑洞状的石窑,先是用柴草和干牛粪烧热石窑周遭,待石窑周围石头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把炭火弄出来,再将挖来的红薯,还有随季节采来的麦穗或玉米棒子,包括突然间逮来的小麻雀,之后就捯饬到石窑内,密封土窑口,煨至熟嫩,香味飞飘入鼻即可。这样美美的石窑佳肴,就功成出窑,他和父亲就疯吃解饥解馋一回了。孔先生说他爷爷的爷爷那会儿就会这手艺了。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这些最原始最土法的窑炉煨菜的制作方式,被一直传承发展下来。

孔先生说,他曾在村里的窑洞里和家人生活了多年。原来村里四五百人全部住在窑洞里,那时窑洞大概有三四十孔。现在韩窑村子里土窑洞还保留着十来孔,其他的已经坍塌,或遗迹尚存。

第一眼看见孔令文,我就感觉他有点文化底儿,戴副眼镜,说话不紧不慢,脑筋灵动,属于思维超前的主儿。

2009年,从三门峡矿务局回到家乡韩窑的孔令文,想为村子里办点事,发挥余热。一次他去吉林松原引进小蒜新品种。那天东家以尊贵客人的身份给他专门开了土窑炉,煨制了小蒜。小蒜蘸酱的味道美妙极了。孔先生边吃边动起了心思,生发了联想。若是把韩窑村祖辈传下来的山坡上石头窑烧烤食物的做法,按照松原的窑炉煨制方法,在韩窑村用土坷垃窑炉煨菜,岂不是把老传统给传承发展下来了。住在松原那夜,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左思右想,浮想联翩,越想越起劲,是呀,只有亲手去尝试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才能传承下来。于是,他购买了五六千块钱的小蒜种子,回到韩窑开始组织群众种植。尽管北种南移较为容易,可是后来还是不太成功。可喜的是孔先生却把“土坷垃窑炉菜系”研制成功。

2020年,韩窑村甩掉了贫困帽子。如今,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村两委班子寻思着,如何让韩窑村再向前迈出一大步?从哪里入手?优势在哪里?于是,村干部想来想去,还是要从村里的客观实际出发,立足窑洞优势搞旅游开发,突出窑洞特点搞产业结构调整,激活“土坷垃窑菜”农特土产品特色菜系,加大外宣推介力度。

韩窑村自然资源有着独特的禀赋。该村地形是一个小盆地,地下百米也有稳定的盆地水面。地质以富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麦饭石结构层为主、土地养分优于它处,属于典型的麦饭石富集区域。有名的官道十里河,从村前穿越而过。村上半山坡处的亿年溶洞更是奇特,钟乳石悬挂的山体上,水滴流处形成的浅绿色外观,别于其他溶洞的白色钟乳色泽。

孔先生现在亲手开挖的土坷垃窑炉,现在可以将各类肉、蛋、禽、鱼、野菜生蔬、薯类、豆类、菌类,在一个窑里按照不同食材,用不同时间的煨制后,可先后开窑取食。当然,值得孔先生自豪的是,经过他多年用各地土质制作窑炉,对比制作“土坷垃窑炉煨菜”的口味,唯有韩窑村的窑炉煨出的土菜系,因水质优良,土质肥沃,食材原生,火候控管有度,故此才有今天的“三不三正”微煨制要诀。即食用时达到“不油腻,不糊嘴,不变味”的程度。感知到土坷垃炉窑菜系的“口味本正、香味纯正、回味归正”的奇特效果。

时下的韩窑村,道路扩宽硬化后,与省道悄然横纵接轨;路两旁新植的风景树,像两排礼仪小姐姐,列队热烈欢迎各地游客的到来;村内的村史纪念馆,讲述者韩窑村历史的变迁;二十几孔老窑洞和矗立在村中的那个贞节牌坊,正积极准备资料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列入全村旅游开发新规划;三口土坷垃窑炉,在野地里并列开口笑着,好似三位特殊的讲解员,用动情的话语阐释着韩窑村传统饮食文化之古朴厚重……

是呀,小水滴今天就很有口福。不仅亲耳聆听听了孔先生关于韩窑村“土坷垃窑菜”的传承故事,更多的是感知到一种前行的力量。当然,亲口品尝一口土坷垃窑炉煨制出来的六个小菜,更是爽快了周末心情。

那天临别时,孔先生还激动地告诉我,村民曾经居住的可容纳200多口人的最大土窑——天门窑,准备启动修缮工作。天门窑是两个窑洞贯通在一起,是一个复式窑洞。原名叫铁门窑,后来方言叫做了“天门窑”;同时村里和新乡市农科院又接上亲戚,搞产业结构调整。去年进行小白菜育种试点工作,目前小白菜长势良好。眼下又在洽谈甜瓜和西瓜育种试点事宜,令人值得期待。

东方风来满园春,曾在《解放军报》刊载介绍的“窑变”新村韩窑村,明天又将在“土窑洞”和“土坷垃窑炉菜系”强力开发运营中,再次谱写韩窑村“窑变”的新传奇。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