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在这个紧张又刺激的大日子里,我们的三观再一次被彻底刷新,那些可怕的“黑心企业”为了挣钱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热度最高的过街老鼠当属土坑腌制的老坛酸菜。
湖南插旗菜业,一个因315而名声大噪的蔬菜再加工企业,不少企业都用它们家代加工的酸菜制品,其中最为重头的是方便面企业里面添加的老坛酸菜包,也是它家代加工的,就是那些号称老坛工艺,足时发酵的老坛酸菜。
结果呢?在曝光之后,我们才知道所谓的老坛酸菜其实是土坑酸菜,足时发酵变成了真正的“足”下发酵。
在记者的暗访中,我们发现插旗菜业在加工制作酸菜的时候,利用的还是最为早古的土坑酸菜,坑里除了酸菜,还有田螺、树叶和羽毛,甚至工作人员抽完的烟头也都是直接扔进土坑里,和酸菜一起发酵。
那些工人们在腌酸菜的时候,有的穿着拖鞋,有的害怕将拖鞋弄脏,干脆直接光着脚在酸菜上面踩来踩去,还有的甚至抽烟干活两不误,烟灰直接弹进酸菜里,真的很难令人相信,这样的东西最后加工出来竟然是给消费者吃的。
至于那些用来腌酸菜的芥菜,也是不清洗就直接用,其中一些枯萎发黄的叶子也丝毫不在意,就这么直接放进土坑,加水加盐在加上大量的防腐剂,用薄膜包好,盖上土就可以等着腌好了。
经核实,那些供应商收购的老坛酸菜,全部都是“土坑酸菜”,这些腌制出来的酸菜从未做过卫生方面的检测,里面含的那些大肠杆菌以及各种各样其他细菌,都没有被检测过。
工厂内负责做酸菜的工人也表示,他们生产酸菜使用的防腐剂是超标的,只要是加进去的成分,什么护色剂、焦亚硫酸钠、二氧化硫等等,都是超标的。
最后工人还感慨,“不超标不行啊”似乎超标是一件理所应该的事情。
根据网友的深扒,“黑心厂家”插旗菜业的合作品牌有“康师傅”、“统一”、“五谷渔粉”以及“斯美特”等等。
由于证据确凿无法抵赖,“统一”和“康师傅”只能出面致歉,“统一”还好,它表示自己从2012年之后就再也没有和插旗菜业合作了。
至于“康师傅”,在没有曝光之前,他家的“老坛酸菜方便面”中的酸菜包依旧是插旗提供,可即使如此,“康师傅”的道歉依旧很是敷衍,具体套路也是老三步。
先是声明以后会加强监管,之后表达了对于消费者的歉意,最后下架旗下的老坛酸菜方便面。
网友们吃了恶心的方便面,看到如此敷衍的致歉文案,纷纷表示“不会再爱了”、“绝不原谅”、“非常心寒”,还有不少网友表达了对于老字号大品牌“康师傅”的无比失望。
也确实令人难以相信,这个在全国家喻户晓的大品牌,多年来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吃着“康师傅”方便面,喝着“康师傅”的冰红茶,从少年一直长到中年,可就是这么饱受信赖的品牌,却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连最最基本的卫生安全都没有办法做到。
一出事就会道歉,每次的道歉就像是一轮新的甩锅,只不过这次是将锅甩给了插旗,以为这样和插旗,和老坛酸菜做了切割就没事了吗?难道这么大个品牌在挑选合作伙伴的时候,都不会先进行审查和监管的吗?
其实,说实话,对于这次康师傅榜上有名,我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毕竟这种在食品安全的底线上面反复横跳的事情,“康师傅”是一件都没有落下。
翻车频频,康师傅变为脏师傅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康师傅公司),在中国主要从事生产、销售方便面,饮料和糕饼以及一些相关配套产品的生产、经营。
相比如踏踏实实做了25年方便面,多次拒绝日资入股和收购的白象,康师傅在1996年香港上市之前,便接受了日本三洋公司的入股投资。于是,占股33.4%的日本三洋和同样占股33.4%的顶新平起平坐,并列成为康师傅的第一大股东。
上市之后的康师傅在营销方面越发壮大,很快便占据国内的方便面市场,成为了势不可挡的龙头第一。
之后,康师傅便开始了漫长的“害国人”之路。
2014年的“馊水油”事件,了解一下。2014年9月,康师傅旗下的“精炖葱烧排骨汤面”被爆出使用地沟油做原料的猪油,立马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消费者开始了对于康师傅产品的强烈抵制,而康师傅呢?为了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品牌形象,当机立断发布公告,表示只有台湾省的方便面使用了劣质猪油,大陆地区的方便面并未添加劣质原料。
虽然是断尾求生之举,但好歹还有些用处,只可惜事情爆发一个月之后,康师傅又上了热搜,被爆出用饲料油混制食用油。
再加上2013年底被曝出的橄榄油掺铜叶绿素,康师傅喜提一年连爆三起食品安全事件的热搜,着实令消费者大开眼界。
最令人意味深长的是,这些事情全部都发生在台湾省。
靠着“牺牲”台湾省,康师傅也算是挽回了一些口碑,只可惜事情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
2015年8月,一则视频的曝光再次将康师傅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去。
视频的内容是关于“台湾省良心导游揭露康师傅惊天内幕,大陆游客诧异至极”,视频一经出现,又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视频只有短短的两分钟,拍摄地点是在一辆大巴车上面,在视频中,一名操着一口浓郁台湾腔,自称是导游的女性向车上的游客说起康师傅事件,表示:
“康师傅在大陆使用的馊水油数量是台湾的56倍。这个新闻大陆有报道吗?没有,但台湾知道。”
同时,这位女性还呼吁大家一定要抵制康师傅。
消息一出,不少的网友和微博大V纷纷转发,事情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虽然康师傅做出声明,称这是一场针对康师傅的有预谋中伤行为,已经向警方报警。
但具体真相如何,我们并不得而知。只知道最终康师傅的母公司顶新集团彻底顶不住了,直接以49亿卖掉了101大厦的股份,之后又于2017年将康师傅位于台湾省的公司解散,表示再也不生产方便面。
虽然康师傅一再强调,内地的方便面业务并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可肉眼可见的,康师傅已经逐年走向了下坡路。
毕竟,一个品牌的形象是这家企业发展的根基所在,而创新也只能算得上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一旦根基被动摇,那么品牌之后的发展在怎么迅猛也终归是空中楼阁,禁不起时间的考验。
康师傅在根基被动摇之后,连发展的动力也逐渐失去了。
要说康师傅的起家,最早依靠的就是它的创新意识,方便面刚进入内地市场的时候,只有一个调料包,里面装着粉质调味品,口味很是单一。
而康师傅之所以能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它在粉质调味包的基础上,就加了一个酱料包,不要小看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酱料包,那可是内地首款带有酱包的方便面,它的出现不光成就了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同时还令康师傅快速占领国内市场。
也不能怪人家康师傅发展得好,在创新方面,其他的方便面品牌确实落后一大截,当其他品牌的方便面在学习康师傅在粉状调味料的基础上添加酱料包的时候,康师傅又先人一步推出了桶装系列方便面,纸质碗外加自带的叉子,令吃泡面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随时随地。
之后的几年里,康师傅也一直走在创新的第一线,在酱料包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蔬菜包,试图丰富消费者的营养摄取。也不知道那小小的一个脱水蔬菜有啥子营养可以摄取,大概放在面里看着比较好看吧。
在那几年,康师傅异常风光,简直就成了方便面的代名词,每天生产2500万包,一年销量60亿包的成绩,至今没有哪个品牌可以超越,就连康师傅自己也都没有办法再超越。
不过我们可以把希望寄托在白象的身上,希望它能够再接再厉做大做强,成为真正的国货之光。
许是因为那几年的胜利太过于风光,虚假繁荣蒙蔽了康师傅的双眼,它开始执着于和统一打方便面之战,抢占市场第一的份额。
2008年,统一首先将方便面和酸菜联系在一起,推出了“老坛酸菜方便面”,还请来了当红主持人汪涵做方便面代言人,新口味方便面非常成功,也是依靠这款方便面,在2008年之后的3年里,统一酸菜免得销售额直达35亿。
看着统一销量如此火爆,康师傅紧随其后推出“陈坛酸菜面”,两个品牌就这么你来我往,一直打到了2015年。
2015年,随着市场迎来消费风向的大转变,快消时代的来临打得康师傅措手不及。中国迎来外卖风潮,方便面的“方便”变得可有可无,与此同时,一些更加创新的产品进入市场,速食粥、螺蛳粉、拉面说、自热米饭、即食火锅,这些食品打着健康的概念,在味道上面也比方便面好吃了不止一星半点,一经上市便疯狂的瓜分起了康师傅的市场份额。
而康师傅呢?并不将这些放在眼里,依旧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产着方便面。可问题是,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营养得越发重视,那么一块高热量的油炸面饼,搭配两三袋没有任何营养的调料包,除了饱腹和健康丝毫不沾边,这使得康师傅一度呈现负增长。
到了2018年,实在没法突出重围的康师傅选择通过涨价来提升业绩,方便面涨价1到2元,饮料则集体涨价1到3元,这波操作的效果很明显,逐年下滑的业绩一下子就稳住了,只可惜也只是稳住了而已,并没有实现新的增长。
直到疫情的发生,带动方便面市场的空前繁荣。
康师傅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负责人潘某,在疫情来临之后为员工开会,鼓励大家用心做销售,他表示:“此时,天助我也……疫情来了。”
很难想象,一个卖方便面的,竟然在这个时候大发国难财,这究竟是个什么企业?
虽然想的很美好,可就算是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康师傅也没有如他们预期的那样实现反弹,反而销量下滑的更快了。
2021年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跌掉了将近5成。随着业绩的不断下滑,市值也从最高时期的1400亿元跌至不到800亿元。
从推出首款带酱料包的方便面到成为全国出名的快消品,再到将创新抛之脑后,最后被消费者抛之脑后,康师傅还真是将一把好牌打个稀烂。
默默无闻的国货之光——白象方便面
由于多年来一直低调做事,外加市场竞争力太过薄弱,白象方便面在不少消费者的心中,一直是个在破产边缘来回徘徊的小企业。
直到北京冬残奥会期间,由于白象的员工近三成都是残障人士而登上热搜,大家这才对白象有了新的关注。
这个从头至尾都是国产品牌,几次三番拒绝日资企业入资的方便面四巨头之一,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闪光点。
随着网友的深挖,白象又以“国货方便面之光”的称号喜提热搜。再加上最近颇为紧张的国际形势,外资品牌频频暴露丑恶嘴脸,能有一家如此优秀的国货品牌,当然也要“野性消费”一把,表示支持。
1996年,在康师傅赴港上市的时候,姚忠良收购了因为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的河南“白象食品厂”。
姚忠良
接手之后,姚忠良开始了改革之路,主攻方便面市场。
要知道那时候在农村,方便面可是个稀罕的食物,而康师傅因为一门心思开拓大城市的市场,根本不愿意花心思去做农村市场,这才给白象留了机会。
靠着农村包围城市,到了2007年,白象方便面的年产量做到了74亿包,年销售额52亿人民币,成为了继康师傅、统一和今麦郎之后,第四大方便面品牌。
白象的崛起,同时也引起了日资的关注,不少日资企业都向白象伸出了橄榄枝,希望能够注资白象,并帮白象像康师傅一样上市,大家一起赚股民的钱。
姚忠良只想要做方便面,他对于股市不感兴趣,对于赚中国股民的钱也没有兴趣,对于和日本人合作,更没有兴趣。
他只知道一点,企业不上市,就是自己说的算,一旦上市了,企业就不是自己的了,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合适,于是便果断的拒绝了日本人。
可想要发展企业,扩大生产,还是需要资金的加入,于是在康师傅和统一因为老坛酸菜方便面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没有资金的白象只能继续生产自己的大骨汤面。
到了2010年,试图谋求上市的姚忠良首次接受上海复星集团注资,筹到了2000多万元资金,为了配合IPO,白象决定进军生鲜面市场,短短三年便开了200多家福喜面条店。
这200家面条店全部采用统一生产、包装、配货、全程冷链的模式,质量上面非常靠谱,可问题还是出现了——根本没有办法做到盈利。
所有的成本加起来,每一家面条店每天都需要做到400元才能维持收支平衡,可大部分的面条店只能做到100元。
福喜的失败吓到了姚忠良,让他那颗为了上市而发热的心迅速冷却下来,他果断地取消了上市计划,继续踏踏实实回去做起了自己的方便面。
据白象员工的爆料,白象公司的管理层非常保守,不管做什么事,都会先在河南大本营进行,如果河南做得好了,才会考虑周边乃至于全国。
就因为它保守的态度,也让不少投资人停下脚步,他们需要的是一家野心勃勃,就算失败也敢重新来过,能够实现快速扩张的企业,而不是一有点问题就退回大本营不出来的白象。
面对白象的这种做法,不少投资人曾轻蔑地表示,就这样的胆量,白象注定做不大。
在当下社会,像白象这么保守的企业真的不多了,如今的创业者都巴不得一创业就能成功,不出三年就能上市,赚不赚钱不重要,只要跑得够快,就能得到资本青睐,就像是日资对姚忠良说的那样,大家一起上市,赚股民的钱。
而被誉为“国货之光”的白象,虽然没有得到投资者的青睐,但一路走得又慢又稳的它,才有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结语
随着“土坑酸菜”被曝光,有网友指出,曾有媒体报道过,插旗菜业也为白象供应过原材料,对此,白象食品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面回应:
“ 白象食品和插旗菜业从未有过合作,感谢大家的关心。25年坚守品质,白象始终如一。 ”
在白象发表完声明之后,基本所有的旗舰店大多数方便面都被抢购一空,官方开启的预售已经将发货时间推迟到了3月31日。
所以,白象你要加油!你的福气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