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000元起步,把小地摊做成大产业,年销2700多万

旅游 忆蝶梦萧寒 2022-03-18 00:59

原标题:她1000元起步,把小地摊做成大产业,年销2700多万

然而,众所周知,小吃就是小吃,很难走出一方,赚大钱,做成大产业。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却也更坚强

这位奇女子叫范淑英,从小家里穷。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努力读书,期待着有一天能从大山里走出去。

老公的一道爱心菜

让她走上了创业路

这个人叫孙华明,是范淑英的老公。在他们相识相恋的时候,一次偶然孙华明给她做了一道美食,让范淑英看到了机会。

麻辣鸡,是丰都县一道很常见的美食,选用一年左右的散养土公鸡,鸡宰杀后加入老姜、花椒、桂皮、八角等原料一起煮,煮熟后把鸡切成厚薄均匀的斜片,切好的鸡片装盘,再加调料拌匀,调料讲究三油三重,三油即油辣子、红油、香油,三重即辣椒重、花椒重、汤卤重,一拌就可以了。

孙华明的爷爷曾经做过麻辣鸡这门生意,范淑英的老公也会这个老手艺。范淑英的老公觉得,这个小吃太小众,没有什么前途。宁可每年外出打工,也没想过靠老手艺赚钱。而范淑英觉得他是捧着金饭碗却不自知。

范淑英认为,麻辣鸡这个产业投资成本比较低,好上手,这里面大有赚钱的机会。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必须脚踏实地认真做事

人的口味是在不断变化,那么产品味道也要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买卖才能够持续。

范淑英想到了对老手艺进行改进,于是买了一大堆书回来琢磨,不断的实践,不停的品尝,一天吃下来嘴都麻木了,而就在范淑英努力寻找出路的时候,她的老公听说了一个消息,要出去“赚大钱”。

范淑英的老公在外面吃了亏之后,终于愿意回来陪着老婆,老老实实的摆地摊。

生意越来越好

往往伴随着危机

丰都,长江从这里穿流而过,三峡大坝建成后,移民搬迁到了新县城。人增多了,需求量越来越大,范淑英麻辣鸡生意越来越好。很多人跟风也做起了麻辣鸡生意,一夜之间,麻辣鸡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原材料土公鸡成了稀缺货,行业危机即可来临。

传统做麻辣鸡讲究的就是用散养的土公鸡来做,而范淑英要做的就是地道的麻辣鸡,她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站得住脚,原料很关键。

小tip:土鸡跟肉鸡的外形区别

土鸡跟肉鸡区别不是看大小来决定,而是看鸡冠的颜色。土鸡的鸡冠要红一些,肉鸡的鸡冠要浅一点。土鸡的嘴,尖一些,肉鸡的嘴,短一些。土鸡的爪子是小小的,肉鸡的鸡爪子是黄色,粗粗的。

小地摊变大产业

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像麻辣鸡这种凉拌菜,主要用红油凉拌,用母鸡的话太油。所以说必须用公鸡,公鸡的话没有油,口感好吃很多。

解决销售痛点

增强市场竞争力

如果发展农户,让他们养鸡,第一方面可以解决原料的问题,第二方面可以带动农户一起发展、致富。

在农村,养鸡是一件再常见不过的事,这应该很容易就能推广下去。可让范淑英意外的是,并没有多少人对养鸡这个事情感兴趣。

很多养殖户觉得,自己养二三十个鸡的时候,什么都不担心。如果养几千只的话,担心要怎么销售,防疫也是大问题。

范淑英认为要想把事业做大,只有改变思路,跳出丰都这个圈,开拓市场,把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

让范淑英高兴的是,在侯大军的帮助下,通过两年多努力,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保鲜期从两三天延长到了九个月,这也让范淑英把麻辣鸡卖向全国有了可能。

一个计划

一般形容人小气,都爱说“小肚鸡肠”,那鸡肠到底有多长呢?而这些小的鸡肠却也能给范淑英带来大的财富。

有志之人立长志,范淑英从小就立志用双手改变命运,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坚持,通过守正出新让老手艺焕发新商机,在竞争中主动求变,从而赢得了市场先机。

鲸鸿堂

互助 共享 温暖 态度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