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尖上的学问:为什么脚踩的酸菜酸豆角挨骂,脚踩的红酒茅台抢着喝?

旅游 毒鸡汤 2022-03-26 11:27

原标题:脚尖上的学问:为什么脚踩的酸菜酸豆角挨骂,脚踩的红酒茅台抢着喝?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都置顶了毒鸡汤

作者:毒哥 &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1

最近要说哪个民生事件最火,那必然就是315曝光出来的脚踩老坛酸菜了,相信每个看过报道的中国人,都被那脏污的环境、刺眼的脚丫子,以及负责人无耻的双标行径膈应得不轻。

自此以后,网友们对“脚踩”二字显得非常敏感,还开始对一些旧资料进行“秋后算账”。

这不,有网友挖出了几年前有人在小红书发的,工人脚踩酸豆角的照片,并称螺蛳粉里的酸豆角也是这样踩出来的,一时间又引起了螺蛳粉爱好者们的反胃。

图片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一群工人正踩在酸豆角上面,甚至有人是光着脚的,不得不令人担忧起这些酸豆角的卫生问题,难不成继老坛酸菜面之后,螺蛳粉也成雷区了?

很快,多家广西螺蛳粉厂家发布声明,称自家采用的都是现代化流水线工艺,和脚踩酸豆角没有关系。

广西柳州螺蛳粉协会也出来回应,称酸豆角的制作分“干法”和“湿法”,土坑腌制用脚踩的是干法中的步骤

而广西柳州地区所制作的酸豆角,都是用湿法制作出来的,即将原料放进酸水中浸泡发酵,和脚踩没有任何关系,还有图片为证。

有一说一,这回广西柳州螺蛳粉协会的回应,我觉得还是挺到位的,第一次感觉这种行业协会真的有用,而且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呢。

经过这轮回应,螺蛳粉行业的舆论危机算是过去了,毕竟目前的确没有证据表明,脚踩的酸豆角是供应给螺蛳粉企业的。

然而,脚踩酸豆角的照片是真的,就意味着这些产品的确存在,只是没放进螺蛳粉里面而已,那么它们究竟去了哪里,又被谁吃进肚子里呢?

光想了想,就又觉得不舒服了。

当然了,在一众对“脚踩XX”口诛笔伐的时候,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用脚踩是传统方法,很多人在家自制腌菜也得用脚踩,怎么现在就不行了?”

好奇之下,我查了查资料,发现还真没乱说,全国各地,但凡涉及腌菜,不管是重庆榨菜、东北咸菜、杭州梅干菜,似乎都有用脚踩这个步骤,大家不仅不反感,反而都吃得美滋滋的。

所以问题来了:

明明有这么多加工方法,为何大家都选择用脚踩,脚踩,真的有道理吗?

又应不应该被现代消费者所接受呢?

2

关于为什么腌菜要用脚踩,坊间有一些颇为玄妙的说法,比如说“脚越臭,菜越鲜”、“人脚上有种特殊的细菌,有助食物发酵”等等,令人在感觉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同时,胃又有点抽抽的。

但其实,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人脚和食物发酵有关系,比如酸菜发酵的主导菌种是植物乳杆菌,酒类发酵的主导菌种是酵母菌,都不存在于人脚当中,所以大可不必想着拿脚给食物“加料”了。

那么脚踩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呢?其实就是提供一个最简单且灵活的,能够压制食材的方法。

拿腌菜为例,大致的做法,就是将蔬菜放进容器之中,再加盐搅拌、压实、密封发酵。

关键就在于“压实”这个步骤,在没有先进设备的家庭环境中,用啥压最好呢?

用手,力道比较小,很容易压不透,蔬菜中的水分跑不出来,腌菜就会软趴趴的,不入味;用石板等重物压,又很容易把蔬菜压烂,破坏口感和味道。

所以想来想去,只有用脚踩,既力度够,省时省力,又不会损坏蔬菜,所以成为了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从古时一直流传到现在。

就算现代有了机械工艺,但腌菜才几块钱一斤,大型的压制设备则非常昂贵,成本上划不来,所以目前除了大型的工厂之外,大部分还是会采用雇人脚踩的方法,只是前后要增加点清洗和消毒的环节。

而且,别以为只有几块钱一斤的咸菜酸菜,才会用脚踩,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高端货,都是用脚踩出来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比如现在身价已经飞升到成为“货币单位”的茅台,一直都有用脚踩酒曲的传统,直到现在,这个环节依然没有被机器所替代。

制曲,是制作酱香型白酒的关键步骤,酒曲必须成拱形,所以很难用机器去替代,依然要依靠人力去踩。

而且据说,踩曲者的体重在100斤左右,最容易踩出好的酒曲,体重过大则会令酒曲太紧密,不好发挥效用,所以目前踩曲工人大多是女性。

后来,茅台还在营销纪录片上着重突出了“踩曲工人多是年轻姑娘”这点,又被人挖出了招工年龄规定在28岁以下,最好211毕业,于是坊间便兴起了“茅台酒都用少女踩曲”的传闻,成为了很多人的YY素材。

但其实,踩曲者的年龄完全不会影响酒的品质,学历更加不会,脚上该有的细菌依然有,“少女踩曲”,说白了就和“在少女腿上卷成的古巴雪茄”一样,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已。

中国酒如此,外国酒也没有例外,国外很多葡萄酒庄,至今仍采用脚踩葡萄的方法,这回踩的人就不是少女了,而是外国抠脚大汉。

古罗马时期的文物里,就已经出现过脚踩葡萄的场景了,原因是在制作葡萄酒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葡萄进行破皮,用脚踩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

现代有了机器,很多工厂也采用了机器破皮,但据说一些高级酒庄,依然遵从传统,坚持脚踩,因为机器压制很容易把葡萄籽也压破,释放苦味,而脚踩则不会,所以现在,用脚踩出来的葡萄酒,反而成为了一种高级的象征。

据我所知,同样需要用脚踩的,还有食用醋、切糕、高级乌冬面……

所以,无论我们喜不喜欢,脚踩食材的方法,依然流行于全世界,各种我们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食物之中。

3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了:如果脚踩真的不那么少见,那么我们可以说这回被315曝光的脚踩酸菜,是一种正常现象吗?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看回315的报道,就会发现,“土坑酸菜”之所以引起这么大反感,绝不仅仅是因为脚踩。

在家庭制作腌菜的过程中,虽然也会用脚踩,但至少食材、容器事先都是清洗干净的,脚也必然会洗干净,在腌制完成之后,还会经过一个仔细的清洗步骤,把残留的盐分和不干净的东西洗掉,才能放心吃进口中。

并且盐本身就有杀菌的作用,所以就算人们依然对大脚丫子有心理不适,但经过这么多清理环节,脚实际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没多少了。

但反观土坑酸菜,从曝光的细节来看,显然菜在入坑之前是没清洗过的,连黄叶烂叶都还在。

至于容器,就是一个随便挖出来的土坑,有多少细菌、泥尘、大粪都是随缘,制作过程用脚踩就不用说了,大概率工人们不会洗脚。

最恐怖的是做出来之后,你说之前都那么脏,好歹做完之后认真清洗、消毒吧?

然而并没有,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报道中的“脚踩酸菜”,并不单单指制作过程中用脚踩,看照片,这些酸菜已经是腌制完成的状态了。

在成品出来之后,工人们依然用脚踩,没有任何防具,烟灰也是随手弹。

要知道,根据相关负责人的说法,这些酸菜之后是不会再检测和清洗的,直接就会进厂制成方便面的料包,相当于大脚丫子和顾客的胃来了个“亲密接触”。

就这,谁受得了?

更令人气愤的是,插旗作为大工厂,自己明明是有现代化生产车间的,就算说产品供不应求,一部分必须用土法脚踩,也完全可以在制作完成之后拿回工厂进行检测、清洗和消毒。

然而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将流水线上生产的干净酸菜出口,土坑出来的则卖给国内消费者,原因嘛,反正查到也最多罚一两千。

这无良的双标,你说大家怎么还会接受呢?

综上,其实大家反感的,并不是脚踩,而是东西本身符不符合卫生标准,有没有阳奉阴违的欺瞒行为。

现代的商业生产、法规,其实已经颇为完善了,无论是生产过程是不是脚踩,检验卫生的标准都是全行业统一的,比如菌落数不能超过多少、不能有杂质等等,能达到标准,就可以被视为干净。

写了这么多,相信各位已经对“脚尖上的美食”,应该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愿我没有影响大家购买相关产品的欲望。

上面这些,只是我挑出的一些大众熟知的品类,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补充你知道的类似产品。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