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上摊着一份报纸,摆放着三碗菜:红烧土豆、蒸腊肠、番茄炒蛋,这是和陈奶奶同小区楼组长陆伟菁为她专门烧好送上门的饭菜。本文图片均由上海金山区 提供
一张桌子,桌面上摊着一份报纸,摆放着红烧土豆、蒸腊肠、番茄炒蛋三碗菜,饭桌旁坐着一老一少。
“奶奶,这是你昨天说想吃的红烧土豆,你尝尝我烧得怎么样。”年轻的这位名叫陆伟菁,她口中的“奶奶”是她的邻居陈奶奶。
陈奶奶今年78岁,疫情期间“独居”在家。
陈奶奶今年78岁,疫情期间“独居”在家。疫情前,她与儿子和儿媳同住金山区张堰镇紫迪兰庭北区,而现在,小区于3月21日晚进行闭环管理,儿子儿媳早在3月14日就奔赴战“疫”前线,吃住在单位。
“我是秦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我丈夫是张堰镇清运组的驾驶员。疫情严峻,我跟村委会人员一起吃住在村里,而他(丈夫)应单位要求住在城建中心,两个人都抽不开身。”陈奶奶的儿媳俞秀华语气感激,“真的多亏了小陆!”
陆伟菁是紫迪兰庭北区8-11栋楼的楼组长。小区防控当晚,居委会临时要求楼组长统计了解所有楼栋的住户情况、每户人员情况。陆伟菁了解到,8号楼的陈奶奶目前“独居”在家。她找陈奶奶的儿媳俞秀华了解了“独居”的具体缘由,并将其放在了心上。
22日晚,小区居民进行全员核酸采样。陆伟菁担心陈奶奶晚上一个人出门不安全,便主动向俞秀华提出可以全程陪同。俞秀华再三感谢,并把老人的核酸采样预约登记码发给了陆伟菁。“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也不容易,我能陪着奶奶去,就不劳烦他们上门采样了。”从22日至今,陆伟菁已陪着陈奶奶做了七次核酸采样。
3月26日上午,陆伟菁在小区做志愿者巡逻时,远远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陈奶奶。她跟上前去,发现陈奶奶语无伦次,一会儿说要去做核酸,一会儿说要去健身房,一会儿又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她送陈奶奶回家后,把这一情况告知了俞秀红,俞秀红便拜托她闲暇时陪老人说说话,“老人太孤单了,俞书记不说我也会去的。在这之后我就经常会去敲门问问老人需要什么、想吃什么、吃了什么……陪她聊几句。”
陆伟菁与陈奶奶
4月1日,陆伟菁“照例”上门陪老人聊天,偶然发现,房间里存放着的昨天发放的物资,发了多少就还有多少。她陡然意识到,老人一直没做饭。“是我太后知后觉了!”陆伟菁语带愧疚。之后,她向俞秀红了解到,陈奶奶不会做饭,前几天吃的都是小区外面送进来的盒饭。
当晚起,陆伟菁开始为陈奶奶烧饭送饭,她说:“盒饭送过来有点冷掉了,我烧了送过来就还是热的,奶奶一个人在家不容易,吃新鲜热腾的心情也能好一点儿。”
平日里都要在小区做志愿者,陆伟菁只能抓紧午休晚休的时间,在自家烧好后盛送到老人家中,老人吃完之后,将剩余的饭菜换盛到老人家中的碗,自己洗了餐具回家,“奶奶说不吃早饭,我就一天给她烧两顿。我自己最近在减肥,是不吃的,奶奶一个人吃,我陪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