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的早餐5 我最喜欢吃的煎饼果子,不起眼的老板却是文化人

旅游 一起旅游分享 2022-04-09 10:57

原标题:那些消失的早餐5 我最喜欢吃的煎饼果子,不起眼的老板却是文化人

煎饼果子,源自天津。

这是天津人贡献给全国的一样美食。

但是煎饼果子的外皮,也就是煎饼,却是源自于山东。

1、

煎饼在山东,可谓历史悠久,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三国蜀相诸葛亮。

相传最早的煎饼就是山东临沂人诸葛先生的杰作。

传说诸葛亮被兵围沂河、涑河之间,人困马疲,锅灶尽失,怎么样把食物做熟成了大问题。

这对于智圣诸葛亮来说当然不成问题,因为他看到行军锣还在。行军打仗进退都是以敲锣为号,丢了什么也不能丢了锣。

诸葛先生便命人挖坑生火,上面盖锣。然后找个工具把面糊摊在锣上,稍等一会,历史上第一张煎饼就做好了。

不过对于吃煎饼长大的人来说,应该不看好这第一张煎饼,八成会糊在铜锣上。一是火候不好掌握。二是锣上也没有抹油,少了这薄薄的一层油,摊上去就不好揭下来。

其实沂河、涑河鱼类繁多,水也不深,抓几条大鱼放到铜锣上煎一煎,煎熟了用煎饼卷着吃也是相当不错的。只不过需要把铜锣反过来用,这就是铁板烧的鼻祖了。

传说终究是传说。

这事是不靠谱的。因为诸葛亮十多岁离开临沂之后,这一生就没有回来过。

后来有人嘲讽诸葛亮生在临沂,却对故乡没有什么贡献,还做了一首诗。

生在琅琊郡,

累死在西川。

赤面愧故土,

常持羽扇煽。

意思是,诸葛亮拿羽扇是烙煎饼煽火,是因为愧对家乡。写这首诗的人,确实不太敞亮。

光是诸葛亮这个名字,就已经是对家乡最大的贡献了。

诸葛亮发明煎饼这个说法,可以理解为家乡人对这个漂泊在外的孩子的牵挂,把平常的主食创始权,安在他身上,这就是他对家乡的贡献。

当然也希望他再回家一次看看,在你出生年少的地方,家乡建了很大一片纪念馆。

前几年,我去成都游玩的时候,看到这里到处都有诸葛亮的身影,很有感触。也写了几句话,算是千年之后的家乡人对诸葛亮的凭吊。

蜀都深处蜀国魂,

三顾真得老臣心。

重诺托孤真本色,

诸葛本是山东人。

祠堂官舍人潮涌,

谁晓当年君臣情。

人间变幻山河在,

身处也曾有刀兵。

风云常是毫末起,

百姓最爱是安生。

成都武侯祠

而且,成都人把诸葛亮捧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这一点在武侯祠

内静远堂也就是诸葛亮殿上有很好的展现。

这个店内供奉的就是诸葛亮。不过有意思的是,大殿屋顶上还有一组特别的雕塑造像。

这个配置大概是全国绝无仅有的。

中间坐着的是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弥勒佛两侧是两个道教人物,我没找到官方解释。网上搜得说一个是赤松子,另一个是陈天君。赤松子是神农时候的雨师,陈天君是道教的雨神,就是说这两位都是管降水的。

这一组雕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火辟邪。

但是我现在也没搞明白,赤松子左手持盂,右手撒水应该是陈天君的造型,陈天君手里多了个圆形闪电盘,难道是借的电母的?

有谁能给我解释明白?

问题是,他们几位都在屋顶上风吹雨淋,而殿内却是诸葛大神。

听导游讲,老百姓认为诸葛亮的功劳太大,把那几位请到上面,把诸葛大神放到里面。这是老百姓对诸葛亮的认可,千年以来,一直不曾改变。

按照他的说法,弥勒佛左右两边的就是雷公电母,到底是谁,估计他自己也不一定搞得清楚。

就算是吧。

武侯祠内小憩身,

笑看弥勒被雨淋。

雷公电母在左右,

孔明殿内成真神。

人道神道本同道,

有功才能感世人。

修行何须入庙观,

凡尘更能洗我心。

作为诸葛亮的老乡,对成都人民的善举真是由衷的感激。

四川与山东,本来距离遥远,却因为诸葛孔明,大大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成都感觉分外亲切。

在锦里游玩的时候,意外看到了民国时期四川省主席、陆军一级上将刘湘将军的陵墓,墓前有很多的鲜花。

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刘湘将军通电全国,川军出川抗日。结果却出身未捷身先死,临死遗嘱犹不忘抗日:“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台儿庄大战中,川军王铭章将军率领四十一军将士苦守滕县四天四夜,

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壮烈殉国。

“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台儿庄之结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这是李宗仁对川军的评价。

川军先后有

6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

可歌可泣!悲哉壮哉!

天府多乐业,

巴中自无忧。

鲁人曾治蜀,

川人战滕州。

锦里刘湘墓,

鲜花谁人留。

生在和平里,

更当惜自由。

今天是清明节,写着写着就跑偏了,就当做是清明时节对先烈们的一份怀念。

家国天下,是中国人永远的情怀。

2、

回归正题。

在我刚毕业居住的那个地方,有很多我喜欢的早餐美食。

也有一对奇葩的夫妻,先后做过炸油条和豆腐,结果都做得一塌糊涂。(参看

《那些消失的早餐2》

本来我们以为他们应该会离开了,没想到很快又重出江湖,这次他们的作品就是煎饼果子。

同样是底层老百姓,我对这两口子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还是相当佩服的。虽然有个亲戚靠着,但是人家不可能管你一辈子,还是得靠自己。

因为上次买他们的豆腐做成了一锅豆腐渣,我打算再也不会买他们的东西了。

出于这种敬佩,我又决定再试试。

虽然他们是刚开始做,但是路过的人很多,一看到煎饼果子这么大的名头,自然就有人买。我过去的时候,两口子正忙得手忙脚乱,很是兴奋。

我们这里,不像煎饼果子发源地天津要求那么严格,能摊成饼,打上鸡蛋,撒上调料,刷上酱料,包上油条,就算成功。

怎么说呢,算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点,油条可能是自己炸的,确实味道一般。我们这里大部分人都是选油条,吃薄脆的要少。

哎,不能说是失望。但是比起以前学校门口那对父女做的煎饼果子差得太远了。

3、

这对父女,九十年代末在我们学校门口卖煎饼果子。算是比较早的做煎饼果子的一批人了。

说老,也不是太老,当时得五十多岁的样子。最大的特点是,带着一副镜片相当厚的近视眼镜。

常年在炉子边的人,都有着一张黑红色的脸堂,他也不例外。个头也不高,厚厚的嘴唇,说话简单明了,声音有点低沉,还带着一点书生气。

很有一点落魄知识分子的感觉。

和他一起出摊的,是他女儿,父女俩长的很像。

对于年少气盛的我们来说, 他做的煎饼果子确实太好吃,反而忽略了做煎饼果子的人。

学生吃饭的时间,就是他最忙的时间,每次去摊前都得排四五个人。

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情,自然就会与众不同。

对于他来说,做煎饼果子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面糊倒在鏊子上,拿着刮板灵巧一转,两圈基本就可以均匀涂满。接着打上鸡蛋,用刮板刮匀,撒上一层芝麻,用铲子顺着边沿一划就揭开了边,一提一翻,整个就翻过来了。

接着问一声吃不吃辣,抹上几种酱,放上四根油条,油条上也抹上一层酱,最后撒上葱花香菜,四面一叠,中间一压,对折过来就大功告成。

刚做好的煎饼果子,热气腾腾,带有浓浓的葱花香和香菜香。外层蛋白蛋黄相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黑芝麻,芝麻都是炒过的,平添了几分芝麻香。

煎饼火候掌握的极好,边缘部位也是软糯易咬,酱料涂抹的很到位,油条的长度正好到边沿,第一口就可以吃到。

他的酱料应该是自己调配的,和其他地方用的成品酱料都不一样。应该是豆瓣酱混合了花椒酱、甜面酱还有几种说不出的东西炒制出来的,咸淡适中,香而不腻。按照我现在的理解,这个酱应该是用猪油炒出来的,否则不会那么香。

越吃味道越好。

裹在里面的油条,经过加热,没有那么酥脆,却软糯可口。一口咬下去,穿透软软的鸡蛋面皮和油条,马上就能感觉到鸡蛋的焦香和油条的宣软。加上各种酱料配料,各种味道在口中交错叠加,很有种味道大爆炸的感觉。

煎饼果子做得这么好,一定是总结了无数的经验,用了太多的心思。能这么做的,感觉就不会是普通人。

买了几次之后,知道了这位师傅姓郭。就是本地人,旁边有位卖烤地瓜的大姐,和他是一个村的。

和郭师傅不同,这位大姐的嘴巴很少能停下来,天天嘻嘻哈哈,叽叽喳喳。

有次买煎饼果子,发现小摊后面的座位上,放了本《醒世恒言》。

有学生问,你还看这个啊?老郭也没抬头,说有空看着玩的。

这句话说的这两个大概是中文系的学生有点惭愧,说我们都还没看过。

老郭没搭腔,烤地瓜的大姐搭话了。你们这些大学生,家里交着学费让你们上大学,还不好好看书,你们都跟老郭学学。

这番有点尖刻的话,说得老郭都不好意思。别别,咱没有赶上那个时代,他们能考上大学就都是好孩子了。

这位大姐犹自不平,对我们说,你们可别小瞧他,他可是俺们村第一个高中生,当年要不是被耽误了,考的大学得比你们好多了。

网络图片 善意使用 仅供阅读联想

你看那几个字,你们谁能写出来。

这话说的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低头看一下摊位前面的招牌, 煎饼果子这四个字正楷大字,真的是用红油漆手写的。

果然端庄内敛,浑厚稳健。

然后大姐指着自己烤地瓜炉前的木板说,我的也是他写的,你们懂得看看。

我们看过去,普普通通的一块木板上竖着写了三个行书大字:烤地瓜!

其实我们都不懂书法,但是明显感觉这字写的有水平。我问,怎么两个牌子字体不一样呀。

老郭嘿嘿笑了两声,煎饼果子得用温火,正楷中规中矩。烤地瓜得用旺火,用行书合适。

不同的食物,配不同的书法,文化人干什么都是文化人。

据说,郭师傅最大的遗憾,不是自己没有机会上大学。他觉得能读书,上不上大学也无所谓了,即便是前二十年多年种地,依然喜欢看书。

后来没有地了,开始做煎饼果子,忙碌之余依然保持了读书的爱好。

最大的遗憾是给他帮忙的独生女儿,学习成绩不是很好,高中没考上就呆在家里了。

让女儿圆自己的大学梦的设想就泡汤了。

大姐说因为这事,郭师傅郁闷了很长时间。后来也就想开了,开始带女儿来出摊。在他看来,既然学业无所成,总得有个一技之长。

自己做煎饼果子养了家,女儿最起码以后也有个不错的营生。

等我们快毕业的时候,郭师傅就交班了。女儿学会了他的手艺,接过了他的摊子,依然很受欢迎。

有时候女儿那边太忙,他还经常过去给打个下手。父女俩的工作倒个了。

有空的时候,经常看到郭师傅在学校溜达。带着一个马扎,斜背着一个水壶,夹着两本书,很是逍遥自在。

能感觉出来,这应该是他最喜欢的晚年生活了。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