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略微寒冷的春风,最能忆“苦”思甜的家乡野菜——苦刺花,便肆意地开放起来。
苦刺花的吃法很多
但无论清炒还是凉拌
总是略带苦味
却别有一番风味
忙碌了一天的外婆背上背篓,准备给孩子们做一道苦刺花醡(zhǎ)。
走进安宁市金方街道大普河的“公山”,行走在山间的羊肠小道,微风习习,草木复苏,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放眼远眺,便看见零零星星的苦刺树,正在盛开着碎碎的小白花,漂亮的白里点缀些许的绿,一簇簇滚成团。
苦刺花全身上下都长满尖尖的小刺,不挑土壤,也不挑环境,无论是山坡草地,或是乱石岩缝中,还是高山峻岭上、深箐坳地间,都有苦刺花。
外婆把这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采摘下来,收集满满的一背篓后,就满怀喜悦地下山了。
采撷回来,在沸水里焯上一分钟左右,之后用水浸泡两天左右便可配鸡蛋、配豆豉、配韭菜炒着吃。
外婆则喜欢做成咸菜,挤干“漂”了两天的苦刺花,和上自家米磨成的粗粉,撒上草果、八角、茴香籽研磨而成的细粉,加上切碎的红绿辣椒拌匀,放入“腌菜罐”压紧,酢在罐中可以保存好几个月甚至一年,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味道。
想吃的时候从罐中捞出一把,用烧热七成热的香油炒下,放盘里能吃好长时间。
捏一筷子放进嘴里,清凉的苦味带着大山的清冽顺着舌尖淌到身体的每一个地方,不断咀嚼后留存于齿间的回甜让人难以忘怀,在普河村的艰苦岁月里,苦刺花也曾扮演过主菜,特别是对于忍受过饥饿的父辈们来说,这样的野菜是他们曾经岁月的最好回忆。
当城市延伸的步伐不断加剧,将村落的记忆慢慢抹去,隔壁的小普河村住进了小区“普河馨苑”,大普河村的山也不多了,苦刺花也慢慢淡出村民的餐桌,逐渐走进餐馆成了时尚。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村民的生活也在向前,但记忆中有那么一道外婆做的苦刺花醡,温暖着味蕾,当终日慌张匆忙,被城市的桎梏刺痛坚硬神经的深处时,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当环视周遭,一切都被聒噪和繁杂所充斥,内心无处安放时,尝一口,忆“苦”思甜,不忘本心。
供稿:安宁金方街道 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