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一到,糕干坯香溢满了温岭的家家户户,“月到十五分外圆,家家起糕过月半……”小屁孩流着口水,挂着鼻涕,哼着童谣,走东家串西家。不过那是老一辈的事了。
糕干坯在当时算是很“奢侈”的点心,不是想吃就能吃得到的,只有等到了七月半才能享受得到。不过有些人家在造房子上梁或嫁娶等喜庆日子时,也会做些糕干坯来招待客人。即便是难得一回,也有很多户人家只能用便宜的番薯粉代替大米做原材料。而且在过去大多是手推石磨碾,现在基本上都拿到市面上打糕的地方,直接用机器打成粉状。
制作糕干坯以早米粉为主,掺杂些适量的糯米粉以增加粘性,当然不同的比例制作出来的糕口感也不同,糯米粉越多则口感越Q,不过也不宜过多,会失了那股松软劲儿。等米粉搅拌均匀后摊平,再均匀地洒入少量的水,继续搅拌。对于水量的把握,再完善的理论都是白搭,只有熟能生巧,全靠经验。
拌匀后放入蒸笼(事先要在蒸笼中放好蒸布,防止粘住),用锅铲把米粉压平压实,切记不要太实,这一份在以前称之为“一皮”。接着用刀片将米粉划成几块(以前根据家里人口划分)再放在锅中蒸,5到10分钟即可蒸熟。
不用打开锅盖就可以闻到一缕缕糕香扑鼻而来,让人嘴馋得迫不及待,吃到嘴里既柔软又香甜,一团团的特扎实。即使放上好几天,也能食用,虽然干硬,但吃起来更香,别有一番风味。
入口细腻,韧且柔滑;软而不粘,甜而不腻。喜好甜食的可以在拌粉的时候加入适当的红糖,枣泥。番薯粉做法与上述一致,只是由于材料不同,口感当然是有区别的。如今,市面上也有糕干坯在销售,掺杂的水量和糯米量不敢恭维,难怪味道不及以前香甜,口感不够柔软。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七月半即将来临之际,学着自己做一份可口的糕干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