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东北插班生》东北和台湾文化碰撞之前,我先说点别的,了解后至此,你可能对东北大碴的味道以及与台湾皇后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其实,所谓东北口音,并不是指整个东北三省,而是单指辽宁。为什么?因为只有辽宁口音,尤其是沉阳方言,才能代表真正的东北口音。至于黑龙江和吉林,他们的口音更接近普通话。
否则,播音员和主持人就不会是哈尔滨和长春了。做这么大弯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辽宁是典型东北口音的发源地。
它也是所谓的大碴气味的发源地。再次强调,辽宁是香脂风味的地道原产地,黑龙江和吉林都不是东北风味。而剧中主角王虎家的门牌,不是沉阳和平区的门牌吗?嗯,把东北大碴的味道解释清楚了,该说说《东北插班生》了。
其实这部剧是根据之前的同名电影改编的。作为一个老观众,我们都知道改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最后有三个结果,一个比原著差;另一种是复制原件;另一个不如原来的好。而这部电视剧绝对属于前者。在原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角色,比如汪虎爸爸、韩美美、韩美美爸爸、涂豆丝、佳布斯、沈佳宜、李建刚等,这些都是改编后新增的角色。
.同时,随着角色数量的增加,剧中的喜剧包袱也随之增加。
为什么老小编觉得这部改编的电视剧会超越原著呢?这主要是指喜剧包袱超出原著的数量和集中度。另外,这部剧无论是改编前的电影阶段,还是改编后的电视剧阶段,基本都是按照东北人的搞笑方式执行的。同时,无论是之前的电影还是后来的电视剧,它们的亮点和卖点都是一样的,东北大七子VS台湾娘娘带。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一个像东北虎一样的男同学闯进了台湾花莲学校,那里到处都是娘娘腔。
事实上,当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我就被迷住了。尤其是东北口音粗犷、幽默、豪放,简单遇到台湾普通话的细腻、柔和、流畅,幽默的效果立马就出来了。再次强调,这是该剧以影视形式呈现的最大卖点和看点。说实话,在电影阶段,这部剧的制作真的很粗糙。改成电视剧后,在人物增加不少的同时,喜剧的负担也增加了不少,笑声也比电影里解渴。
应该说,看完这部剧,我们在文化和经济上都更加自信了。还记得1980年代,中国很多人,尤其是歌星和影星,都习惯学港台口音来提升自己的身价。还记得赵本山的弟子阿娇吗?她不是经常在二人转的舞台上学说港台话,学学时被搭档揭穿,然后只好改回东北话.那个时候,连港台口音的配音都显得那么奢侈。但是现在,谁还把港台口音当回事呢?
而《东北插班生》的出现,就是在港台口音不好的时候踩到它的背。
所以,看完这部剧,作为一个东北人,一个大陆人,我再也不需要在文化和经济上贬低自己了。这些镜头是在花莲当地拍摄的。从街道和两边的建筑来看,从城市的综合实力来看,我们都可以看不起花莲这座城市。所以,大家再看这类电视剧的时候,也只是抱着好奇有趣的心态去看。比如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台湾人刚到大陆时的反应”、“台湾人第一次坐高铁的情况”等等。
其实我们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我们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看的。
这个时候,我们无疑以一种俯视和优越的态度,带着经济和文化自信来看待这个《东北插班生》。给老编辑的感觉是,一个新晋金领或土豪第一次闯入一群精致可怜的小资产阶级,用自己的强硬、嚣张、不拘小节,碾碎了可怜贵族的小肚腩,狭隘而琐碎。小编说这话并没有错,你只需要想象一下王虎和三个俱乐部的性格和心态,你自然就知道我指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