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地位比顾客高,穷人靠别人请客来沾光

旅游 史飞卿 2022-08-28 11:00

原标题: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地位比顾客高,穷人靠别人请客来沾光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在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国,“吃”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说起吃,中华民族可能是最会吃的一个民族。

由于中国南北地区维度差异较大,所以不同的气候特征、地理环境也使得南北地区的饮食习惯有着巨大的差异。北方气温普遍低于南方,且降水稀少,天气干燥;南方山水环绕,气候温和。再加上频繁的降雨,使得南方地区多呈现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

这种鲜明的地理差异,造就了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菜系。在清代初期,中国菜系已经形成了鲁、苏、粤、川四大菜系。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发展为鲁、苏、粤、川、闽、浙、湘、徽八大菜系。

现在的社会繁荣发展,身处各个城市都可以享受到独特的异域菜系。再者,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让“下馆子”成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服务员周到的服务和精美的菜品,无不让人感到休闲惬意。

但回头望去,70年代的“下馆子”,还真不是一件的容易的事。由于时代发展的独特性,那个时候的服务员地位甚至比顾客还高。穷人下不起馆子,靠着别人请客才能去沾沾光吃个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下馆子”的起源

“下馆子”,是指不在家里吃饭,而是花钱去酒楼、饭店吃饭。那去饭店吃饭为什么要说“下”这个词呢?有一种说法是:因为饭店的位置要比门口的路低上一截,顾客要走个下坡路或者下楼梯才能够进门。

不过这种说法的支持者寥寥,更多人愿意相信第二种说法,那就是:饭馆的服务对象一般是奔忙于社会上的底层人群,因其社会地位较低,所以便有了“下馆子”的说法。

后来虽然饭店、酒楼服务的对象也逐渐尊贵了起来,但由于人们习惯了这个说法,“下馆子”便也流传了下来。提到这个说法,那不得说一下古时的社会情况。

古时候的中国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生活安乐。再加上重农抑商的思想,很少人在江湖上东奔西走做生意。那个时候,只有极少数离家苦行的人,才有在饭馆吃饭、住宿的需求。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下馆子”是为了给奔波在外的行人提供有偿的服务。

后来,朝代的变换,经济的发展,酒楼、饭馆也逐渐有了打听情报、会友宴客、享受生活的功能。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久经战乱,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百废待兴。国家为了更有秩序地恢复国内经济,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经济政策。

在六七十年代,人们手中最值钱的不是真金白银,而是限量发售的各种“票”。粮票掌管饮食,布票掌管穿衣和布品。由于严格控制经济,所以人们手中的粮票也刚刚好勉强维持温饱。

况且,在70年代,正经的大厂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二三十块钱。要下一顿馆子,起码十几块钱。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压根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70年代,顾客不是“上帝”

70年代,很多饭馆都是国营单位,在里面的工作的员工都是吃公家饭的“体面”人。那个时候,服务员们压根没有“顾客是上帝”的观念。不过这些服务员的整体素质较高,他们一般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对待顾客还是很友好的。

由于服务员的工作稳定,又是给国家工作的人,所以他们相对于一些普通人来讲,社会地位要更高一些。有时候碰到吃饭的人太多,服务员还承担着维持餐馆秩序的任务

由于下馆子的成本较高,所以只有少数有钱人才愿意花钱去吃饭,普通人一般没有机会去感受下馆子的快乐。

如果能够下一趟馆子,那他们一定会穿上自己最好看的衣裳,戴上最好看的首饰,以最优雅的姿态去餐馆吃饭。更何况,能下馆子吃饭,说出来都是非常“体面”的事。

很多没什么钱的穷人,碰到有钱人宴请宾客吃饭的时候去蹭顿饭,那也是一件非常沾光的事。而那个出面请客的人,自然是风光无限、受人尊敬的“有钱人”。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的大地。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新中国开启了一飞冲天的发展模式。

从破布衫、戴草帽,到如今的西装革履、靓丽服饰,人们的形象气质有了质的飞跃;从草根树皮、粮食管控,到如今的鸡鸭肉蛋、粮食富足,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迅猛提高。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们的生活理想从追求温饱,过渡到了全面小康。而在这种转变背后付出巨大努力的,正是可歌可敬的中国人民。很多年了,“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这段歌词,还是会经常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手里的钱包一点点鼓了起来,脸上的气色一点点红润起来,繁华的街道,灯红酒绿的生活,下馆子也从当初的“高攀不起”,变成了现在的“随心所欲”。

以前下馆子成本很高,但它代表着一种仪式感。饭店里的饭菜都很新鲜,品质也高。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瘦肉精”和“地沟油”的烦恼,大家也完全没有“食品安全”这个概念。毕竟,那个年代的人,都觉得保持食品的安全和健康是一件基础到没有人会刻意强调的事情。

小结:

沧海桑田,社会巨变。在物资丰富、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忘记勤劳致富的本分。“一粥一饭,当知来之不易。”在拥有足够的金钱去享受丰盛的美酒佳肴之际,我们也不能忘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是每个人应该牢记在心的美德。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