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比客人地位高,穷人得靠别人请客沾光

旅游 食堂讲历史 2022-08-28 11:12

原标题: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比客人地位高,穷人得靠别人请客沾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我国饮食文化随时代进展,越来越丰富。殷商设驿站,战国民间出现客店,两汉时期出现食宿功能两全的商铺。民以食为天,是历史到现代一脉相承的中国饮食文化,也是炎黄子孙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饮食行业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除了手机上存在的各种外卖类应用软件,还有全国各地有着不同饮食特色的餐馆。在成都,大街小巷遍布火锅店,在东北,饺子店的客人络绎不绝。人们生活水平高,下馆子不是新鲜事。但是在70年代,人们“下馆子”的时候,会出现服务员地位比客人高的现象,穷人还得靠别人请客才能沾到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去饭店吃饭是普通人也承担得起的经济开支。点两个菜,一荤一素,再搭配一个汤,就很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但是在物资条件不那么充盈,国民经济水平较低的时期,去饭馆吃饭对人们来说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粮票等票券正被国内的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吃肉用肉票,吃粮食用粮票,不同的饮食都有着严格的标准限制,用完了各种票券,也就代表着不能兑换相应的食物。如果要去下馆子,不仅要花钱,还要花费粮票,如果当月的粮票用完了,就不能下馆子,因为有钱也没有用。

中国也对户籍投入了严格的管理,粮票只有城镇居民才有机会获得,农村人口甚至没有获得粮票的资格。粮票能保证温饱就已经算是不错的生活水平,所以基本上不会有人用粮票去饭店吃饭。而70年代,就算是那些正儿八经的公司员工,为国家服务的教师,工人,他们的工资也并不多,一个家庭的月收入大部分是30元到50元。

但是,下一次馆子所要耗费的金额大概是10元到20元,这对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去饭店吃一次饭,就代表着半个月的工资都要被花掉。所以,只有一些非常富裕的家庭会去饭馆里吃饭。

家庭去饭店吃饭,并且他们宴请了自己的亲戚,那么这些亲戚脸上也是跟着沾足了光的。进餐馆的人们一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所以他们待人接物也是非常有礼貌,基本上不会出现为难餐馆服务员的现象。

而且在当时,人们为了能高效率的就餐,通常会提前与家人商量好要吃什么喝什么,这样就能免于排队的烦恼,浪费时间。而且,餐馆的服务员也会优先服务于那些已经考虑好要吃什么的顾客。

有顾客进行插队哄闹,还会被餐馆的服务员呵斥。所以,那些餐馆的服务员“地位”甚至会比吃饭的顾客高,大家都知道供求关系的原则,在餐馆很少的年代里他们也不担心会失去生意,所以维护餐馆的秩序自然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上个世纪70年代,大部分的饭馆都属于国营。国营饭馆的菜品种类不多,但是菜品都很符合当地的饮食习惯。比如东北餐馆必不可少的就是猪肉炖粉条,杭州餐馆的菜单上也必然会看见西湖醋鱼的名号。

各地的餐馆其实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菜,人们若是去往不同的地方出差,到了饭店便可以品尝到属于当地的饮食,也能因此感受到不同地域间饮食文化的差别。人们内心都很质朴,做生意的那些人也不例外。作为开设餐馆的老板,他们通常都要督促主厨去购买最新鲜的食材,在那个年代,压根不存在地沟油,人们吃到的食物从食材到调料都是非常新鲜健康的,不会出现勾兑造假的现象。

许多出身于富裕家庭的子女或许有许多机会去饭店吃饭,甚至还可以品尝到西餐的滋味,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下馆子是一件值得人们彻夜激动的事情。下馆子的当天,一家人穿着最崭新靓丽的衣服出现在餐馆进行就餐,这是属于那一代人时代的记忆。

我国国民经济已迅速发展,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已经不会为下馆子而激动得彻夜失眠了。不过,老一辈的人还是会常常想起物质条件并不充盈的年代里,他们关于下馆子的往事,让他们要忆苦思甜,珍惜现在安稳的生活。

参考资料:

《归园田居》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