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鸡肉、牛肉都是健康的,但猪肉是低档的,营养价值低的,其实未必如此。
如果选材正确、烹调正确、搭配合理,那么猪肉不仅是一种营养价值很好的食材,而且可以对营养膳食做出不小的贡献。
先说说猪肉中的蛋白质。
认为猪肉蛋白质少,是说某些部位含量低一些,并不是所有猪瘦肉含量都低。
肉类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是此消彼长的。一块肉里,脂肪多了,蛋白质必然就会低。反之脂肪少了,蛋白质含量一定低不了。
里脊、通脊等纯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 20%,和牛肉、鸡肉同一水平。去皮腿肉的蛋白质含量也能达到 18% 以上。但是,五花肉的蛋白质含量仅有 10% 左右,因为肥肉比例太大了,甚至瘦肉纤维的缝里都堆积了脂肪。
具体蛋白质含量是多少,还要看猪的品种,肥育的程度,没法一概而论。就像鸡里面有育肥鸡,也有跑地鸡;牛肉里有蛋白质含量高的瘦牛肉,也有蛋白质含量低的雪花牛肉。
总之,如果只是想补充蛋白质,吃瘦猪肉也是没有问题的,并不是只能吃牛肉或鸡胸。
再说说猪肉中的脂肪。
猪肉整体来说,脂肪含量是比牛肉、羊肉要高一些,但也分不同部位和不同育肥方式,不可一概而论。
动物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因饲料不同和活动量不同差异很大。无论猪肉、牛肉和鸡肉,道理都一样。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从 30% 到 50% 不等。
从脂肪酸比例来说,普通瘦猪肉中脂肪的大致情况是饱和 40%,单不饱和 50%,多不饱和 10%。当然,如果喂它更多的绿叶蔬菜和亚麻籽,那么多不饱和脂肪酸会上升。
牛羊肉呢,饱和脂肪酸更多一点,多不饱和脂肪酸更少一点。具体比例也与吃什么饲料和运动量有关。
所以,从脂肪含量这个角度来说,猪瘦肉比肥牛、肥羊甚至更好一些。
然后说猪肉中的维生素。
瘦猪肉中含有 8 种 B 族维生素,其中维生素 B1 含量特别高,这是个极大的优点。无论牛肉、羊肉还是鸡肉、鸭肉,其他肉类在这项指标上对猪肉都望尘莫及。(人家本来就有高维生素 B1 的基因优势,再加上饲料中有丰富的维生素供应量。)
最后说猪肉中的铁含量。
猪牛羊肉虽然都属于红肉,但它们的「红」度有差异,猪肉属于其中最「白」的一种。从视觉上就能看出来,无论牛肉、羊肉还是驴肉,肉的颜色都比瘦猪肉「红」。
肉类的红色,与其中的血红素铁含量密切相关。猪肉的颜色没那么深红,是因为其中的血红素铁含量明显低于更加深红的牛羊肉,只是比鸡胸肉深一些。
对于需要补铁的人来说,自然是血红素铁含量越高越好了。但反过来说,血红素铁少点,也未必就是缺点。
对于没有缺铁性贫血的人来说,血红素铁摄入量太高,反而会促进炎症反应,这正是多吃红肉不利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说烹调方式的影响。
一道菜肴的热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烹调方式。如果吃少油烹调的瘦猪肉,热量并没有多高;如果吃油煎、油炒的肉菜,以及放了很多肥肉的丸子,那热量必然很高,就不能怪到猪肉头上了。既然能为了健康低脂吃煮鸡胸、烤鸡胸、卤牛腱子,为什么不能吃烤猪里脊、卤猪肘子(去皮)呢?
实际上,还可以通过烹调来降低猪肉的脂肪含量。比如说,通过炖煮的方式,把肉里的一部分油煮出来,然后分离除去。也可以用粉蒸等方式,把肉里的脂肪蒸出来。这样,肉中的脂肪含量就降低了。用不粘锅来炒瘦肉片的话,其实用不了多少油,不会让热量增加太多。多余的一点油还可以控出来,用来拌凉菜或拌面条,都是很香的。
第三个要说明的,就是猪肉与其他食材的配合。
猪肉的一大好处,就是烹调方法多样,而且适合与多种食材混合烹调。
膳食指南推荐我们每天吃 40~75 克肉(去皮、去肥肉、去骨的量),这点肉很多人都觉得不太过瘾。如果直接吃大肉块,真的就是三五块而已。但如果切成丝、切成片,和其他食材配着吃,那就不嫌少了,可以用少量的肉来获得吃肉的快乐。
现在超市里都有切好的冰鲜瘦肉丝、瘦肉片,买回家直接烹调很方便。
先炒出一碗肉丝或肉片,分装成两三份,放冰箱里冷藏或冷冻。在做饭的时候,可以取出一份来,配合各种蔬菜炒着吃,又省事,又好吃。
这样就能保证每一餐的肉类总量都控制在健康范围之内,又能享受到肉的香味和口感。
如果想在少吃肉的基础上增加蛋白质,还有一个好方法,那就是用猪肉配点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