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具有浓郁青春色彩的顺口溜“玩在复旦、吃在同济、住在交大、爱在华师大”,在上海大学生中广泛流行。不过,“吃在同济”的传统,可上溯至上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在很多同济老校友眼里,打造“吃在同济”并享有“同济牧马人”声誉的江景波校长,功不可没。
民以食为天。“吃”在同济大学算是沪上高校一绝,“吃在同济”也已成为同济的标签。同济的“吃”可是有历史的。2006年,1907年出生、1925年考入同济的魏述徵回忆:“在我入学的时候,同济就以伙食好闻名了。但毫无疑问,受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及生产力水平较低影响,和其他大学一样,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同济学生校园生活总体上是缺乏保障的,上世纪40年代爆发的‘反饥饿’运动便是例证。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因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济学生‘吃’的质量稳中有升。”
2006年,云南省中医医院为同济校友、与同济大学同龄的魏述徵举行百岁华诞及从医七十二周年庆典(同济大学校史馆提供)
1953年,徐吉浣从杭州高级中学毕业后考入同济。这一年,也是新中国初步完成院系调整实行全国统考的第一年。就在徐吉浣步入同济大门前的几个月,毛泽东提出学生要“三好”,第一条就是“身体好”,还有学习好、工作好。为此,全国各地各级学校除了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外,还在“吃”上面动足脑筋。
如今,年事已高的同济老校友都认为当年同济的伙食的确办得不错,他们甚至都还记得食堂里有道菜:底菜是鸡毛菜,上面有一块大肉或者鱼之类的,很受欢迎。同济食堂还有一个绝招,就是每个星期总有一天的菜特别“实惠”,同学们称之为“打牙祭”。这一天上海很多高校学生通过“中学同学”“老乡”等途径来到同济,食堂往往供不应求,“吃在同济”的名头也就传开了。
1952年建成的同济建筑——“大草棚”,兼具礼堂、食堂等功能(同济大学校史馆提供)
当年的“红人”,曾担任同济学生文工团团长的叶祖攸是在1956年考入同济的。想起过去,他满脸幸福。“我进学校时,每月伙食费标准是12.5元。我们当年就餐在新盖的第二食堂,八个人一桌,菜很丰盛,饭敞开吃,中秋节还发月饼。”吕光达是1959年走进同济园的。他回忆:“有一段时间在食堂吃饭不用饭菜票,饭也是不定量的,就装在大饭桶里,里面放有好几个饭勺,同学们随便盛。但戴眼镜的同学可苦了,遇到很多同学都围着一个饭桶‘抢’饭勺时,热饭的蒸汽上来,眼镜片上一片雾气,根本看不见饭勺。无奈,这些同学就用一只大的饭碗,一次搞定。”
2016年,同济大学费涵昌教授(左二)、原同济学生文工团团长叶祖攸(左三)、沈荣芳教授(左四)在经管学院共忆校史(同济大学校史馆提供)
曾是校广播台播音组成员的向隆万回忆:“我是1958年考进同济工民建专业的,后改读数学专业,1960年起被送到复旦数学系代培,最后拿的是复旦的毕业证书。当时,我经常复旦、同济两边跑。复旦文科讲座特别多,饶有趣味;同济伙食好,实在吸引人。当时已有同学说‘玩在复旦,吃在同济’了。”
1960年,广播台播音组合影(同济校友供)
当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助学金,农村来的同学基本都有助学金。城里同学如小业主、小职员等家庭出身的,也有数额不等的助学金。助学金每年评一次,先是分甲、乙、丙三等,分别为15.5元、12.5元、9元三等,后来分14元、9元、6元、3元四等,特困生还可以补助3元零用钱。
1960年底,同济党委成立了“生活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办好食堂、保证睡眠、严格执行作息制度等措施,保证学生、教师的身体健康。这个时候已经有粮票了,学生就餐时需要买饭菜票,实行分食制。菜分甲0.15元(有鸡蛋、鱼、肉)、乙0.10元(有荤加素)、丙0.05元(基本是全素)三等。叶祖攸回忆:“三年困难时期,学校想尽办法,尽量让学生能吃饱肚子。1960年到崇明参加围垦,劳动强度大,学校除给定粮补贴外,还给了一些罐头食品为我们改善伙食。”
1960年上海市粮票(同济大学校史馆提供)
冯桂烜是1962年9月入学的。他的日记记载,当时国家经济仍比较困难,粮食定量供应,男生定量是每月33斤,女生按自己的饭量自报,每月26斤到30斤不等。学生的伙食标准每月12元,不分等,每人一张菜卡,每餐划卡吃饭。到1964年,毛泽东提出要关心大学生身体健康,每月的伙食标准就提高了3元,增加到15元。冯桂烜在1964年4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国家为了照顾我们的身体,把伙食费标准提高了三元钱,食油(菜籽油)定量增加到半斤(每月)。”从1964年4月起,助学金一律每月增加3元,甲等达到了17元。刘桐林回忆,自己当时享受甲等助学金,伙食费全免,课本费也免,另有3元的零用钱。
老同济人都对“大草棚”记忆深刻,那是同济第一学生食堂,曾经是同济最大的食堂,学校很多重要的会议也都在这里召开。后来,在大草棚旁边又盖起了第二学生食堂。1962年,同济建成了大礼堂兼饭厅,同学们都称之为“新饭厅”。这里一度有方桌无凳子,同学们都站着吃饭。
当时,同学们都是自备饭碗。多数人用的都是要凭“工业券”购买的搪瓷碗,饭后用布袋或毛巾缝的袋子装着,挂在食堂里。不开饭的时候,食堂四周专门设置的钉子上密密麻麻挂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碗袋,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同济第一食堂菜票。这时候“大草棚”食堂已经拆除(同济大学校史馆提供)
在年长一些同济人的记忆中,“吃在同济”有“同济牧马人”江景波校长的功劳。江景波毕业于大夏大学土木工程系,曾任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第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他在担任同济校长期间,经常到食堂听取学生建议,千方百计改善伙食。2020年春,江景波逝世,很多同济校友发文怀念、感谢老校长。
1981年的同济食堂,已经推出了款式多样的糕点,深受欢迎(同济大学校史馆提供)
1986年,同济大学时任校长江景波在食堂与学生交谈(同济大学校史馆提供)
有很多普普通通的后勤职工,也为“吃在同济”作出了贡献,比如阮校根、张玲夫妇。阮校根是浙江上虞人,1956年从上海入伍,炊事兵,1957年入党,1960年退伍到同济后勤食堂工作,曾任膳食科长。他回忆,同济闻名上海的那座50吨冷库建于1973年,造价3万元。张玲是江苏盐城人,1959年从校外工厂调入同济实习工厂不久就转至后勤食堂,还管理过冷库,直到退休。
同济食堂职工合影,摄于1978年前后。前左一为专门切大排、烧大排的朱尔康,前左三为阮校根(阮校根、张玲提供)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