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很多「人造食物」的名字和其原材料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只是口感、颜色、味道等会和原食物相似。
比如「蟹味棒」(人造蟹柳)这一食物,相信大家在吃麻辣烫、火锅的时候应该经常会点,不过它并不是日本人为了还原「蟹柳」而研究出来的,当初的复制目的和对象其实是:「海蜇」!
时间回到到1967年11月,当时因为中日关系恶化,我国对日本的「海蜇」输出停止了。
随后食品公司「シギヨ」就开始着手研发「人造海蜇」:
经过半年时间,他们成功利用海草和鸡蛋,做出了口感爽脆、颜色和普通海蜇无差的「人造海蜇」。
可惜「人造海蜇」太容易吸水,一加酱油烹调就变得烂烂的…
于是,食品公司不得不宣告「人造海蜇」开发失败。
不过研究人员没有放弃,开始继续寻找能够做出「人造海蜇」的方法,不过他们什么方法都试过了依旧无果,后来大家就想:既然这么易碎,不如切成丝?
研究人员发觉:切丝后的「人造海蜇」口感竟像是「蟹肉」!
因为蟹肉本身是由无数细丝交结而成的纤维集合体,而一堆切细的“人造海蜇丝”就恰巧能模拟到这种口感!
误打误撞地,「人造蟹柳」计划正式展开。
经过三年的时间,通过加入阿拉斯加鳕鱼肉、蟹壳提炼精华,再加上食用色素:
史上第一份「人造蟹柳」产品就完成了!
「人造蟹柳」能够大卖的原因除了味道好之外,还有一点是极为便宜!
当时日本人月均收入六万日元,而一对蟹就要卖到六千日元的高价!
所以仅卖二百日元一包的「人造蟹柳」自然就疯狂大卖了!
时至今日,「人造蟹柳」出口到不同的地方,已然成为了日本三大战后食品发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