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岭南有种“不乃羹”,在《食经》中记载,它是“鼻饲”的羹汤

旅游 历史解密坊 2022-09-27 10:27

原标题:唐朝岭南有种“不乃羹”,在《食经》中记载,它是“鼻饲”的羹汤

在我国唐代时期,曾出现一种名为“不乃羹”的汤食,它被确切记载于《中国食经》之中,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汤食。不过有趣的是,这种汤食竟然不是用嘴喝的汤,而是一种专门用鼻子喝的汤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现代图书文库中,存在一本知识量尤为丰富的书籍,它就是现代美食家编写而成的《中国食经》。《中国食经》一书章节极多,且每一章节都涵盖了人类的饮食文化,如《综论》、《食史篇》、《食论篇》、《食艺篇》、《食珍篇(上)》、《食珍篇(下)》、《食养篇》、《食俗篇》、《食礼篇》、《食事篇》、《食典篇》11篇。

在《中国烹饪大事记》、《历代(商至民国)名厨》、《中国烹饪教育机构》、《历代(夏至民国)名菜及其起源》、《右代(原始社会至民国)名点及其起源》、《主要名菜馆及其起源》、《中国烹饪社会团体和组织》、《中国的烹饪教育》、《中国现代食书名录》等等,全书共计180万字。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全书各简篇都按各自要求,系统地论述了另烹饪的起源和发展,甚至还能对人类饮食史进行追根溯源,将食物的演变历程推进至“北京人”用火熟食开始。有趣的是,在《中国食经》中,还收录了不少古代美食的趣闻,而其中最有趣者,当属《溪蛮丛笑》中介绍的一些美食。

《溪蛮丛笑》是古代一部专门记录古代南蛮之地风土人情的著作。古书中曾对其颇有注解,称“溪蛮者,即《后汉书》所谓五溪蛮。章怀太子注,称武陵有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今在辰州界者是也。辅盖尝服官其地,故据所见闻,作为是书。所记诸蛮风土、物产颇备,如阑干布之传於汉代,三脊茅之出於包茅山,数典亦为详赡。至其俗尚之异,种类之别,曲折纤悉,胪列明晰”。意思是说,这本书就是介绍当时所谓蛮族人的生活状态及习惯。

据《溪蛮丛笑》记载称,当地有一种名为“不乃会”的大型宴会,是当地人为庆祝节日专门举行的宴会。据说,宴会的目的,其实还有官员结交权贵的目的,往往举办一场不乃会,都会办成不少事情。就在不乃会上,当地人会食用一种特殊的食物,名为“不乃羹”。据说,只有食用不乃羹之后,才能被允许食用其他的菜肴,否则的话,会被视作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在当地人看来,不乃羹是上天赐予的美好食物,人们只有充分感谢上天的恩赐,才有资格享用其他的用品,毫无疑问,这是当时人们对自然敬畏的重要表现。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什么是不乃羹呢?答案很简单,它就是一种用肉煮成的肉汤,烹煮不乃羹的原料,分别为鹿肉、猪肉、羊肉、鸡肉等等,是当时最好的食物品类。重要的是,不乃羹熬制的时间颇有讲究,时间太短,汤汁的味道就会清寡无味,而时间太长,汤汁又会十分浓重,只有在汤汁肥美正鲜的时候,才是最佳的饮用时机。

可是您不要认为只是会煮汤就算是万事大吉,喝不乃羹真正的精髓,其实是如何喝汤?谈到这里,可能不少读者都会对此嗤之以鼻,喝汤当然是用嘴喝,难道还要用鼻子喝不成?没错,由果真是一语中的,不乃羹就是用鼻子吸食的汤汁。据说在喝汤的时候,不乃羹内会插一根银质的吸管,依照长幼顺序分别吸食汤汁,之后每个人才会正式进食。不得不说,如此奇葩的喝汤方法,想必世界上再无第二例。

不过虽然古书中对此记载颇多,但是现代医学专家却表示,此类记录很可能是单纯的吸引眼球而已,因为在当时,如果使用鼻子喝汤,可能就会患上鼻炎,想必很少会有人用这种方式作践自己的身体。由此来看,古书《溪蛮丛笑》中的趣闻,十有八九是不真实的,很难成为佐证古代美食文化的权威书籍。

参考资料:《古董故事》 李伟峰著 河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