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进补的第一顿羊肉,想不到苏州人这么讲究

旅游 西瓜说娱乐 2022-11-01 19:21

原标题:冬天进补的第一顿羊肉,想不到苏州人这么讲究

天一凉,吃羊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提到羊肉,总会先想到北方,殊不知在柔嫩的江南,人们也吃羊成瘾。

讲究时令的苏州人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进补机会,吃羊也是每个秋冬的保留项目。苏州的藏书镇、东山镇、双凤镇、桃源镇都有吃羊肉的传统,其中以“藏书羊肉”最富盛名。常诱得周边人们专程驱车前往,谱写江南人与羊肉的冬季恋歌。

藏书人的吃羊史

藏书镇位于苏州西郊,从主城区驾车前往只需二十分钟左右。街道两旁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羊肉招牌,火热的阵仗,只有盱眙龙虾能媲美。

藏书人吃羊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藏书镇群山绵延,植被丰富,有着号称“苏州第一山”的穹窿山,当时穹窿山上的农民就有从事杀羊、烧羊肉、卖羊肉的副业。

后来,副业变成主业,又发展成了产业,越来越多人经营起了羊肉馆,

用一锅锅鲜活的羊肉汤,熬出了自己的致富经

,甚至走出苏州,在江浙沪多地站稳了脚跟。

藏书人对羊的品种十分固执,只吃山羊,以一岁左右的放养山羊最佳。用他们的说法,爱的就是山羊紧实、不肥腻的口感(而几十公里外的东山镇人则专注于吃绵羊)。

不过本地山羊实在太有限,现在吃的山羊都来自全国各地的,主要以山东、内蒙、东北等地居多,所以

藏书人吃的羊其实都是北方羊。

北方羊的江南演绎

北方山羊到了江南人手里,也有了新的演绎。藏书羊肉特色就在于烧法,传统的以

白烧

红烧

为主。

最特别的是烧羊肉的锅,要用杉木木桶,当地人叫做“盆堂”。据说用这种木桶煮出的羊肉口感细嫩,还可以去腥膻,虽然你有了更方便的不锈钢桶,但依旧有不少店家延续了用木桶的传统。

一大早就要把新鲜羊肉拆解好,在杉木桶里,连羊骨、羊杂炖煮三个多小时。直到羊肉酥而不烂,汤色白而浓郁。

白烧羊肉

,重点其实在汤。白烧一上桌,羊肉的香气就扑面而来,忍不住赶紧大喝一碗。羊汤鲜美,没有腥腻之气,缀点葱花,尤其提味。

很多羊肉馆都能免费续原汤,续汤时还会附赠些羊血,好的羊血口感脆嫩嫩的,也不会有腥膻味。

红烧羊肉

是桌桌必点的经典菜式,浓油赤酱极具江南风格,红亮的色泽很能挑起食欲。

带皮羊肉虽大块肉多,但口感不柴,酥软入味,酱香浓郁。不同店家调味会有不同,有的还会加些辣椒,但口味总体偏甜,吃多了会稍有点腻。

红烧白烧四季都有,羊糕才是冬天特别的菜式,也是藏书羊肉的代表菜,可以简单理解为“羊肉皮冻”。

羊腿肉熬足时辰,拆碎铺进盘中,浇上浓郁的羊汤,经过自然冷却凝结,切片上桌,就会变成一块块剔透的羊糕。

糕冻嫩滑,不松不散,到嘴中释放出浓郁香气,因为用的是腿肉,紧实有嚼头,搭配酱油或醋,就是很好的下酒冷盘。

白切羊肉也是常见的冷盘,煮好的羊肉放凉,皮、脂肪、瘦肉各具口感,肥的柔嫩、瘦的紧实,直接蘸酱油吃就好,一般店里还会有自制的油辣子搭配。

除了白切羊肉,内脏也是白切对象。羊腰、羊肚、羊肝、羊心都可以按个人偏好搭配个拼盘,相对而言,白切内脏还是比较适合重口味的朋友。

尤其是羊腰,北方人吃羊腰多会下重料烧烤,像这样白切做法台台还是第一次见。一口咬下去,口感倒是在线的,只是释放的味道太刺激,

那股狂野之气,仿佛瞬移到了羊棚里。

喜欢爆浆口感的朋友可以试试羊眼,还有被戏称为“洋枪洋炮”的羊丸羊鞭,是按套出售的。

藏书羊肉的更多吃法

除了传统的红烧、白烧、白切,藏书羊肉也发展出了更多做法,把羊身上所有部件都能用不同形式烧成菜,发展出了一桌别有风格的“全羊宴”。

热炒很受欢迎,首选大蒜炒羊肚。羊肚切成丝,用大蒜爆炒,口感柔韧带脆,带着锅气。江南人说的大蒜其实就是青蒜,北方人叫蒜苗,热炒极其提味。

常见的还有大蒜炒羊血,羊血口感脆嫩,比起白烧汤里的羊血,又多了一重风味。

江南人对雪菜爱得深切,拿来炒羊肉丝,咸鲜中带着微辣微甜,妥妥的米饭杀手。

老店里一般还会有羊脑,多是和蛋一起炖。羊脑的个头很小,没有什么腥味,口感要更润滑些。

羊蹄子味重,多是下重料香卤,酱香味浓郁,皮肉带着满满的胶原蛋白。

还有颇具西北风情的做法,一般店里也都有孜然羊排、羊肉串等,可以调剂一下口味。

三两个人一般会点份羊肉锅仔,除了羊肉,还有羊肚、白菜、粉丝、羊血,是一顿丰盛的小火锅。

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吃碗简单的羊肉面,实惠管饱。清淡的吃白烧,浓郁的选红烧,尤其贴心。

一百个苏州人心里大概能有一百家羊肉馆,你最爱的苏州羊肉馆是哪一家?

文 | 晓婵Afra

图 | 思宇

设计 | 十一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