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白水轩文房(微信公众号)
水席是洛阳的传统大菜,也是豫菜中的经典。如果说粤菜川菜属大家闺秀名门望族,那么水席便是中国菜系中的小家碧玉了。它的名气与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西安泡馍很有一拼。来洛阳不吃水席,实属遗憾。
洛阳水席原为宫廷御宴,后传至民间,自唐至今已有逾千年历史。过去,谁家开业志庆、祝寿添喜、晋升高就,乃至红白大事往往以水席待客。市井人家以能吃上水席为很体面的事。吃席称之“吃桌”,赴宴谓之“坐桌”。席间,堂倌端着条盘走马灯似的上,食客举箸把盏不停地吃。大人孩子解颐,活脱脱一幅“佳肴流水般般味,春溢满席碗碗香”的民俗饮宴图。
水席24道菜,8凉16热,一菜一味绝不重样。热菜中每道都有汤,汤随菜走,形同流水。其中燕菜、肉片莲汤、烩杂拌、蜜汁八宝饭、焦炸丸汤、水漂丸子、山楂涝汤等为席中珍品。水席每道菜都离不开汤,这汤就像一段舒缓有致的音乐,开始味道淡淡的,而后稍带麻辣、酸辣。最后再加糖变成甜咸味,使人的味蕾在整个宴席的不断变换中,始终处于一种新鲜的感觉。
洛阳水席也很平民化,没有猴头燕窝、山珍海味装潢门面。用料说白了无非猪肉下水、萝卜白菜、红薯扁垛等寻常之物。但能做得活色生香风味迥异,就足以彰显洛阳人的聪明与智慧了。
水席第一道菜名曰“燕菜”(又称假燕菜),主料是萝卜。不过用萝卜颇为讲究,洛阳人素以东关萝卜为佳,其味甘甜清脆,这是否与东关的水土有关不得而知。据传说,唐代洛阳东关一农民的地里长出一个特别大的白萝卜,上青下白足有三尺长。这个巨大萝卜被人们视为圣物敬献给了武则天。武皇觉得好奇,就命御厨烹制为菜,品尝其异。萝卜能做出什么好菜?御厨很是为难。但女皇之命不敢不从,只好硬着头皮切成细丝,佐以种种山珍海味,制成滋味鲜美的菜肴,武皇吃过凤颜大悦,感到鲜嫩爽口可与燕窝媲美,遂赐名“假燕菜”。后贵族官僚都以吃此菜为荣。宴饮时,必将假燕菜作为宴席头道菜。
燕菜做法相当讲究:先将萝卜切丝,接下来拌粉,然后加料烹炸,仅烹炸就需 6次。萝卜丝细如银线,不碎不断,夹一筷入口,顿觉满口清香。席中还有一菜名曰“素海参”,其主料是红薯粉,但这红薯粉当以汝州产为宜。素海参其实就是红薯粉做的扁垛。只不过将蒸成的扁垛做特殊处理,味调得非常适口,加上淀粉的韧劲和口感,吃起来与真海参无异。
洛阳水席除味道鲜美,做法独特和用料考究外,还多以素菜为主。素材荤做,不会增加脂肪含量,也符合时下人们多吃蔬果的健康理念。如今水席闻名遐迩,已成洛阳的招牌菜,不少中外宾客纷纷慕名而来。
以上内容发表于《河南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