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饭,也许是“扬州”这座城市,最广而告之的招牌。
和安徽牛肉板面、重庆鸡公煲、兰州拉面、澳门豆捞这些“假户口”美食不同,在扬州,确实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扬州炒饭。
但奇怪的是,如果要正儿八经吃一顿扬州早茶、或者一顿淮扬菜,炒饭真的不多见。
这一桌子是趣园的。
▽
这一桌子是冶春茶社的。
▽
这一桌子是富春茶社的。
▽
这一桌子是共和春的。
▽
蒸点、汤点、小菜、荤物齐全,但在各类扬州美食荟萃的场面上,就是没有炒饭。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炒饭在扬州餐桌上的游离?
扬州的炒饭,不是扬州炒饭
文 | 食味艺文志
来源 | 食味艺文志(ID:foodoor)
01
炒饭到底是不是扬州的传统美食?
虽然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有质疑,但中国古代的炒饭,确实与扬州地区有着深刻的关系。
中国最早的关于炒饭的记载,来自隋炀帝的御厨谢讽,他的著作《食经》里,记载了一种“碎金饭”,所谓“碎金”,描述的就是炒碎混入米饭中粒粒如金的鸡蛋。
扬州是隋炀帝驻留时间最多的城市。灭南陈时,他是三军总帅;当太子之前,他是扬州总管;再后来的开凿大运河、坐龙舟、赏琼花、品螃蟹,隋炀帝生平的每一件事,都深刻地打上了扬州的印记。
当然,也包括江南大厨制作的炒饭。
事实上,随着三国、两晋和南朝长达三个世纪的南方大开发,长江中下游已经成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教育程度很高的国家税收重地。对当地人来说,食用油不再是高攀不起的贵族专享,而是小康之家改善生活都能用度的食材。
再加上灌钢法的推广,让钢铁冶炼的质量提高、成本进一步降低,除了造就“明光铠”与“唐陌刀”等等在中国冷兵器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备外,还让圆底、薄边、导热速度快、翻动效率高的铁质炒锅在民间开始普及。
从此以后,煎、烤、煮、蒸在中餐谱系上退居二线,技术含量更高、烹饪器皿要求更复杂的炒占据绝对霸主地位。
尤其是米饭这种淀粉含量极高的食品,易糊易焦,在没有合适炊具的时代,只能以蒸煮慢慢操持。但在中式炒锅诞生和普及之后,热油猛炒、快速翻动、焦香到位、镬气逼人的炒饭,才有了技术上的基础。
炒饭诞生在公元六世纪的,富庶扬州地区,是可信的。
中国饮食史的有趣之处在于,当所有客观条件有利于某种食物成熟发展的时候,也许也就意味着这种食物退出审美体系的时候。
在隋唐之后千余年的历史中,炒饭并未更多地出现在文献里。比如记载了300多种南北饭肴的《随园食单》,居然对炒饭只字未提。
袁枚所处的清中叶,绝不可能没有炒饭。但《随园》不收录炒饭的做法,却暴露了作者对于炒饭这种食物幽微的心思。
不上台面。
这种情况,与炒饭的普及和成本降低有关。宋以后,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成熟,出现了社会面的大规模制瓷、冶铁。根据美国学者郝若贝的计算,在冶铁业最为兴盛的宋神宗在位期间,钢铁年产量在七万五千吨至十五万吨,全球第一。
这让原本只能应用于军事和贵族生活的铁器真正走进了平民百姓家。压榨植物油、烹制炒饭最困难的门槛成了不费吹灰之力的环节。
物以稀为贵,不稀奇了,也就不值得推崇了。
更重要的是,随着唐宋以来科举制度的定型、门阀的衰落、程朱理学的普及推广,文人士大夫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管理阶层的核心。随之而流行的,是崇尚清淡、中庸、精细、雅致的文人审美。
代表中餐最顶尖滋味的螃蟹、刀鱼、鲥鱼形象就此养成;科举考试人才比例冠绝全国的江浙平原诞生了有 “文人菜”美誉的淮扬菜;而油水多、分量大、烟火气重、菜饭合一、缺乏摆盘变化的炒饭,自然而然地被贴上了市井江湖的标签,与文人审美中细致的饮食产生了隔膜,也与扬州雅致俊逸的城市形象产生了反差。
从此以后,掌握舆论力量的士大夫们,在诗词文章中,再也不会咏赞“碎金饭”之美味。
这是今天炒饭依然游离于扬州主流饮食之外的,最根本原因: 并不是扬州人不吃、不爱吃炒饭,而是以文人文化为标榜的城市气质,刻意忽略弱化了炒饭的存在。
02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唐宋之后,虽然中国精英阶层的饮食审美逐渐抛弃了炒饭。但这种伟大的食物,却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在闽南、在广东,在中国南方最具海洋性的地区,随着明清封关禁海政策的推行,原本被破碎丘陵地形阻隔的南方,失去了与中原王朝密切联系的纽带。
一种特殊的文化不同步,在岭南地区悄然酝酿。包括潮州生腌、漳州生烫、泉州醋肉、莆田卤面在内的众多食品,都如时间胶囊一样,保存了许多唐宋以前的古韵古风。
炒饭也是。
当其他地区饮食中炒饭地位急转直下的时候,岭南人却越来越多地尝试提升炒饭江湖的味觉天花板。南方特产的咸鱼、鸡粒、凤梨、大虾、火腿、叉烧、瑶柱……万物都可入炒饭。
在福建广东,无论正餐、点心,还是夜宵桌上,都能见炒饭身影。在茶餐厅里,总能听到食客说换“炒底”,就是把白米饭换成炒饭的意思。
最值得一提的是,近代炒饭流行的地区,恰恰是最早吹来西学东渐之风、最早大规模出海探索世界的地区。作为一种现象级饮食,炒饭被华人华侨们带到了亚洲、欧洲、非洲、乃至美洲。
中国炒饭,征服世界。
今天,英语世界里的“fried rice”,当没有特指的时候,都会被加上前缀“Chinese”,这反映了炒饭这种食物与中国深刻的关联,更记录了百万侨民下南洋的历史、描绘了华人飘洋过海讨生活的画卷。
东南亚和南亚是最早接受中国炒饭的地区。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籼米的种植。和中国腹地流行的粳米相比,籼米颗粒长、脆度大、蛋白质含量高,煮熟之后颗粒分明,充满嚼劲。泰国人把它称为“茉莉花香米”,印度人则称之为“野米”。单独吃口感不好,但特别适合烹成干身、油润、脆口的炒饭。
从食材来说,炒饭在东南亚和南亚的流行,有了立身之本。
越南炒饭与中式炒饭的相似度是最高的,鸡蛋、米饭、小葱与盐的组合,勾勒出它的华夏筋骨。但香茅草、叉烧肉和烟肉的参与,则反映出东南亚的区域特色、受到粤文化影响的风俗传统和法殖民的历史印记。
泰国炒饭的配料丰富,来自海洋的扇贝柱、大虾仁,伙同来自陆地的猪肉松、鸡脯肉、凤梨丁和芦笋丁,最后一把坚果仁升华滋味,彰显了热带半岛国家的丰富物产。
印度炒饭少不了咖喱,但与酱汁捞饭不同,炒饭为了保持干爽的口感,是不能用咖喱酱的,最地道的做法是用咖喱粉,再不济瓶装的油咖喱也行。这种食俗,反向影响了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
缅甸炒饭会用到一种叫做Ngapi的食材,字面意思是“压鱼”。是一种由鱼或虾制成的辛辣糊状物,发酵、腌制、研磨,晒干,加入新鲜的黄瓜条,混合切碎的洋葱、青辣椒和醋炒饭。
日式蛋包饭,实质上是借鉴了法国欧姆蛋(Omelette)的做法,在煎蛋里加入中式炒饭而成的“混血儿”。由于饭和蛋是分开处理的,炒与煎产生了不同风味,最后组合起来,再由番茄酱担任其中的调和者,成就了至今大受欢迎的现象级食品。
本质上来说,蛋包饭就是明治维新西学东渐的时代,基于中国炒饭诞生的日本改良料理。
此外,包括菲律宾、柬埔寨、韩国、日本等国家,都诞生出本土风情的炒饭。虽然调料配菜有别,但基本的烹饪逻辑,实质上都来自隔夜米饭、鸡蛋、小葱、植物油作为基础的中式炒饭。
一种典型的文化圈饮食习俗溢出现象。
03
19世纪中叶开始,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以及稍晚的淘金热、拉美大开发。大量来自中国福建、广东的移民涌入美洲,把炒饭带到了世界上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地方。
对尊人重土、固守祖业的中国人来说,那个年代愿意出海当劳工的的人群,往往是来自最底层的、失去土地的赤贫阶级。
1919年,拉黄包车讨生活的华人
via Wikipedia@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U.S.)
他们没有参鲍翅肚的念想,也没有刀鱼美蟹的偏好,一碗油水十足,咀嚼感到位,还散发着鸡蛋和葱花香气的炒饭,就是一天劳作后莫大的恩赐。
市井江湖,方显滋味本色。
经典的广式避风塘炒饭(via 图虫·创意)
美国流行的美式炒饭(American Fried Rice),其本质就是泰国炒饭。美国人会在泰式炒饭的基础上,加入切碎的热狗肠和油煎面包块,这是美国快餐文化对炒饭的另一种诠释。它与西班牙烩饭改良而来的“什锦饭”(jamabalaya),共同组成了美国人对稻米的最基本认识。
美式炒饭源自美国西部淘金热,但它最终的泰国化,则是二战后泰国日益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后,泰式饮食交融影响的结果。聪明的华人餐厅厨师,在本来油润松化的炒饭上搭载了香茅、柠檬带来的酸香气息,使之更具张力、更迎合美国人酸甜口的偏好。
与之类似的还有秘鲁炒饭,它堪称今天秘鲁的“国家特色”——几乎所有秘鲁家庭都配置有一口圆底炒锅,只为了能够随时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炒饭。
在秘鲁,炒饭被直接音译成(Chaufa)。在与本地食材混合炒制后,炒饭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西班牙语后缀:比如鸡肉炒饭叫Chaufa de Pollo,猪肉炒饭叫Chaufa de Chancho,海鲜炒饭叫Chaufa de Marisco。
如果说茶叶的出海、饮茶文化的兴盛,代表了中国对世界影响的文雅、端庄、形而上的那一部分,那么炒饭在整个东亚、南亚地区的流行,则呈现了中国文化烟火气息的另一种魅力。
或许是因为身在大洋彼岸的华侨们心怀故国,又或许是激烈的餐饮竞争诱发了品牌意识的萌芽,早期华人开设的中国餐厅,都喜欢以中国元素作为店铺和菜式招牌招徕生意。比如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等等。
天津饭,最值得一提。
这种20世纪初出现在日本东京浅草中餐馆的料理,做法是在搅匀的鸡蛋液中加入蟹肉蟹黄、葱花等,炒熟后整块盖在米饭上,再浇个芡汁。日本东部主要用番茄酱勾芡,口味近似蛋包饭,日本西部则用酱油和盐勾芡,更像中国人爱吃的酱油炒饭。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种食物与天津的关系,它清淡的口味和复杂的调味,更与传统津门菜式的风格大相径庭。看起来,倒更像是因为天津作为开埠港口而被海外熟知后,在日本的闽广厨师们为迎合日本人口味而发明出来的食品。
以叉烧、鸡粒、火腿、虾仁和甜豆作为配菜的扬州炒饭,或许也是如此。
历史上最早的“扬州炒饭”记载,来自这张1927年广州起义的照片:空荡荡的广州街头,右下角“扬州炒饭,四时点心”八个字格外醒目。
“扬州炒饭”第一次见诸于扬州的文字,已经是1982年。扬州商业技工学校戴立芝先生参与编制的《扬州教学菜点选编》中收录了扬州蛋炒饭的制作方法。
在1983年4月出版的中国小吃上海风味里收录了扬州炒饭,认为是在上海的扬州饭店里制作的。
是的,上世纪80年代扬州的炒饭,还声名不显,当时不叫扬州炒饭,叫扬州蛋炒饭。这个接地气的名字,和今天扬州街头小馆子的招牌一样。
而在同时代的广州,“扬州炒饭”已经登堂入室,是广州酒家、白天鹅精致菜单上的座上宾。
via 1984年香港出版的《粥面粉食)
很显然,这不止是一种信息的落差,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和再造。
到2002年,扬州本地的行业协会,已经制定出了扬州炒饭的地方制作标准。受不受公认是一说,但 它无疑在客观上促动了炒饭在扬州本地受重视的复兴。
从此以后,淮扬菜精致的刀工和充满古典气息的文人审美,开始应用于炒饭这种贫民小吃里。漂亮的虾球、蓬煊的蛋松、翠绿不变色的青豌豆,都参与到了炒饭的制作中:它是形成最早的淮扬菜、成型最晚的淮扬菜。是淮扬菜体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兜兜转转绕着地球一周的炒饭,回家了。
04
罗伊·马丁纳说,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来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
技术有高低、艺术有流派,但食材的高低贵贱,说到底,都是基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舆论的偏见而已。
直面滋味的本身,才能享受更好的滋味。炒饭如此,世界如此。
THE END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乡土中国》 |《白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