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东北人的心头好,多食解乡愁,滋味里透着浓浓的回忆,大馅饺子东北的人口呈净流出的现状,很多有志向的东北汉子也背井离乡,但他们都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衣锦还乡。东北人念旧,不管漂泊多久,游走多远,心里面还是系着那块生养他的黑土地,碎碎念的还是故乡的风景,忘不了的永远都是家乡的美食!水饺是东北人的心头好,多吃上几个饺子总能慰藉思乡之情。水饺在东北叫饺子,因为不带汤汁,从锅里捞出来就放在盘子里,还要趁热吃。如果要喝饺子汤,那就叫“原汤化原食”。吃饺子离不开捣碎的蒜泥和酱油,早些年还会滴几滴醇厚的香油和芥末油来刺激食欲。饺子被称为最好吃的一种食物,有“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一说。形象地把饺子的身价推向了极致。在东北人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一顿饺子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再加一份。东北的饺子号称大馅饺子,也因为这一点而名扬四海。饺子的馅大皮薄,一个个跟金元宝似的,边小肚儿圆。讲究面皮筋道爽滑,馅料丰满多汁,吃一口满足感极强。这与东北人的性格息息相关,就如同形容东北人的词汇那样:粗犷豪放!也不知道是食物改变了性格,还是性格造就了美食。东北饺子中的精品当属猪肉酸菜馅,这是最受推崇的品种。那种酸菜的味道会让离乡的东北人泪流满面。如果离乡太久,第一顿饭一定是饺子来接风洗尘。在漫长的冬季里,酸爽的滋味会伴随着整个冬天。很多人家还会包上十斤或二十斤的饺子,在室外速冻起来,再储存在大缸里,我们管它叫冻饺子。酸菜饺子是酸菜的上乘做法,如同杀猪菜一般被奉为经典。它的味道是酸溜溜儿的鲜,咸滋滋儿的香,可口浓香,口感层次丰富,一口咬下去会流出黄橙橙的油水来,没错!那一定是东北人最喜欢的味道,大豆油!曾几何时,大豆油代替了猪大油的地位,在东北菜里面成了主流。水饺也没能逃脱它的存在,在手工剁碎的肉馅加持下,把滋味赋予了新的高度。酸菜、猪肉加上大豆油就是最好的三角搭档,再附上一勺东北大酱或者酱油,甩上一丢丢的花椒面来调味,这种浓香醇厚的感觉被称为重口味。是的,口味轻怎么会是东北菜的真谛呢?从祖上开始就是一碟咸菜、一碗农家大酱开启了闯关东之路,在没有辅食的情况下,就靠着重口味挺直了腰板,靠勤劳的双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习惯和传统一直流传至今。正如每一个城市里的人,都会带着家乡的烙印,或口音,或饮食。东北人也是如此。饮食已经成为习惯侵入到每个人的习性当中,渐渐地你会发现,食物已不单单是慰藉肠胃的东西,它们还承载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带着地方的特色和风情。小时候吃饺子不是很随意的,大米和白面被尊为细粮,颇为金贵。需要几斤粗粮才能换来一斤细粮,只有重要的日子,它们才会闪亮登场。从过年才能吃的东西再到平日里常吃的食物,饺子见证了我们发家致富的历程,也书写了勤劳的民族文化。记得大年三十的时候,其它人都会出去打牌,只有我会和妈妈在一起包饺子,给妈妈打下手。妈妈很会做饭,饺子自然也不在话下。很多东北人会在那一天包韭菜馅的饺子,我们家的年三十饺子一定是猪肉酸菜的,多年未变。妈妈调的馅料,油多色重味足。猪肉一定是自己家养的大肥猪,膘肥至五指,手工剁碎,保留一定的颗粒感。整棵的酸菜也是现从缸里捞出来,用地下水清洗两遍攥干水分,再片薄切丝,再切成碎粒,有的时候就会直接下刀开剁。酸菜心常常被拿出来,直接扔进嘴里吃掉。大葱和姜是调饺子馅必不可少的佐料,那一勺带着冰碴的大酱是神来之笔,虽然这种做法并不是普遍的现象,但是我们的家族却极为受用。饺子的好吃除了馅料的鲜美,还离不开面粉的功劳。精粉是首选,煮出的饺子不发黑,口感不发黏,相当于现在的高筋面粉。一切都是手工制作,和面、松弛、揉面、揪剂子、擀面皮需要一气呵成,我却始终没有学会父母的揪剂子,那种巧劲儿我总是拿捏不好。好在我可以擀饺子皮,又圆又均匀,常常被母亲夸奖。离开家乡已经有28年了,但是东北的水饺却从没离开过我们的餐桌,几乎每周都会呈现在家人面前。这种薄皮大馅的食物,成了家人沟通感情的最好媒介。美食总是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饺子不仅在重要的节日里隆重登场,在国人的心中还被赋予了团圆和吉祥的寓意。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任何一种地方风味,总是把人和食物进行紧密地联结。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无形中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和口味需求,我们在讴歌美食拥抱变化的同时,可曾想过这些习以为常甚至被碾压过的食物?比如饺子。大家好,我是辉哥,与您分享我的美食故事,欢迎倾听。#我的美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