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百进”蹲点采访】岩博村的“特殊存在”

旅游 天眼新闻 2022-11-23 17:10

原标题:【“千人百进”蹲点采访】岩博村的“特殊存在”

白酒,是中国的国酒,深深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之中。

每个地域,都有独特的标志性的地产酒。茅台、五粮液、“人民小酒”……每款白酒的背后,都凝结了一方水土物候,氤氲出一段人文情怀。

初冬的岩博,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在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67岁的肖本怀老人早早起来,吃完早餐在门口的广场上一番热身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作为“人民小酒”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博酒业)的发源地,近年来,岩博村从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的偏远落后山村,发展成了集体资产过亿、十里八乡闻名的小康村,不少村民住上了小高楼、开上了小轿车。

酒改变了岩博村,也改变了肖本怀一家人的生活。出生在岩博村的肖本怀,在她的记忆中,几代人都以种地、挖煤为生,家里没有任何财产。她说:“那时候,起早贪黑,1年365天活干不完,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2004年,依托彝家人传统酿酒工艺,岩博村办起了小锅酒厂,也就是“人民小酒”的前身。所谓传统工艺,即固态工艺,蒸粮、摊晾、拌曲、发酵等流程,都是以固态形式流转。小锅酒厂建在肖本怀家门口,她自然成了酒厂“元老”。

在酒厂里上班的肖本怀,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直到酒厂“长大”才退休。“想都不敢想,现在酒厂有1000多员工。”肖本怀说,如今她的两个孙子都在博酒业于2020年投资建成的——岩博现场教学基地上班,人均月工资2000元。

然而,考虑到肖本怀家实际情况,她又被聘请到岩博现场教学基地成为一名保洁员,每月工资2200元。“基地人多时,我就去帮哈,不需要像年轻人一样坐班。我晓得,作为岩博的‘特殊存在’,这是给我们发‘福利’。”肖本怀说。

肖本怀一生勤劳坚韧,也吃尽了生活的苦,如今衣食富足,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经历20多年变迁,生活翻天覆地,岩博村始终伴随着肖本怀的生活,是她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她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原来,肖本怀的儿子早年因病去世,这些年,她和老伴将两个孙子抚养长大,没想到刚过上好日子,老伴在今年也因病去世。但尽管如此,老人咬着牙坚持着,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追求幸福,“好日子都是来之不易,岩博村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岩博村有什么,现在有什么,你不努力不会从天而降……”肖本怀说。

这些天,肖本怀去岩博现场培训基地把干完相关活后,就到刺梨基地里给刺梨修枝,空闲时就当“宣传员”。“2001年,我们村不通路,不通电,没有自来水,人均纯收入不到800元。如今,这个村子有酒厂、旅游景区、培训基地,集体资产高达上亿元。幸福不忘共产党,建设不忘好政府,我们家乡大变样,幸福生活甜如蜜……”遇到外来客人时,她总是热情讲解岩博的发展故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编辑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