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便利,半夜若是肚子饿,泡面就是果腹首选,不过泡面的概念其实早在古代就已出现。明朝著作《宋氏养生部》纪录不少食谱,其中一种名为“棋子面”的料理,面体晒干后便于携带,可以保存1年之久,就如同现代人常吃的泡面。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刘波在节目《一馔千年》提到,明代宋诩编撰的《宋氏养生部》纪录料理“棋子面”作法,“用面取盐水和剂,轴之开。薄切如细棋子,以筛隔之,再切再隔之。”明确提到这种面必须晒干,用于方便携带,随时可以做来吃,就像现代所说的泡面,不过面体小如一颗颗棋子。
其实早在东汉,就已有水煮面食的烹饪作法,直到南北朝时期,农学名着《齐民要术》才出现类似泡面的面食记载,当时称为“切面粥”,但并非条状而是棋子状,发展到明朝才被叫做“棋子面”,古人会将棋子面拿到太阳底下晒干,之后能保存长达1年之久,只须用热水冲泡,并添加调料即可食用。
在《旧唐书》也有记载,“南蛮陷交址,征诸道兵赴岭南。诏湖南水运,自湘江入澪渠,江西造切麦粥以馈行营。”显示唐朝还曾将切面粥当作军粮,宋元明各代也是如此,甚至还衍生出炒、油煎等烹调作法,唐朝官员韦巨源编写的食谱《烧尾食单》中曾提到“汉宫棋子”,面体还印有花或铜钱图示,主要用于招待皇帝及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