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猪肉越来越难吃?

旅游 荆楚通讯 2022-11-07 14:03

原标题:为什么现在的猪肉越来越难吃?

谈到记忆中的家常美味,你会想到什么?

是放学回家时香气铺满楼道的“妈妈牌”回锅肉,还是周末外婆家辛香辣口的辣椒炒肉,又或是年夜饭中一盘盘冒着热气的粉蒸肉。

实际上,在多数中国人的家常美味中,总有一位常客——猪肉。

但不知从何时起,儿时记忆中令人垂涎欲滴的猪肉却不再如过去那般香了。肉质粗糙没嚼劲不说,时不时还会被“柴”到。部分年轻人即使对此感受不深,也或多或少地听过家里的长辈抱怨“猪肉变难吃了”。

长辈们的抱怨是错觉吗,现在的猪肉真的变难吃了吗?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猪肉

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很少有人能拒绝猪肉菜肴的魅力。

鲜嫩麻辣的四川水煮肉片,酸甜酥脆的东北锅包肉、软糯 Q 弹的江浙东坡肉……在全国各个地区的餐桌上,这些以猪肉为主角的硬菜几乎老少通吃。

一日三餐中,更是少不了猪肉的身影。无论是青椒炒肉、鱼香肉丝、回锅肉等家常小菜,还是北方人逢年过节必吃的饺子,一旦换成别的肉都总觉得少了点儿灵魂。

实际上,与其他肉类对比,中国人对于猪肉相当依赖。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猪肉为 18.2 千克,远远高出种类繁多的水产品以及其他肉类 [1]。

猪肉为什么越来越难吃?

最近猪肉便宜了,三个月不闻猪肉味道的我,终于在昨天晚上,鼓起勇气从超市里够买了一块猪肉。

这猪肉也却是便宜了,偌大的一块竟然不到20元,在9.8元一斤左右,比去年的这时候下滑了15元一斤。

待我买到猪肉回家后,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做了四样猪肉菜,一样是炸里脊肉,一样是红烧猪肉,一样是猪肉炒辣椒,一样是猪肉炖白菜,而这四样菜全然是猪肉做的硬菜啊。

但是,当我把做好的猪肉菜送到嘴里后,却发现现在的猪肉真是难吃,油油的、腻腻的,就像是现在的养殖鱼一样,完全没有十几年前猪肉味道。

我国是猪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每年消耗的猪肉在5000万吨左右,可谓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即便如此很大的猪肉消费群体,但是这社会上,不乏和我同样的消费者在心里也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现在的猪肉不如以前好吃了,为什么现在的猪肉越来越难吃了呢?

然而现在的猪肉不如以前好吃,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李子作为一个农村养猪人员,以实际例子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关于现在的猪肉为什么越来越难吃,我们先说一下,以前的猪肉为什么非常好吃:

说到这里,我也想起了十几年的猪肉味道了。

那是在我小的时候,大概有五六岁吧,那时候农村里很穷。所以我父亲为了补贴家用,就从邻村里购买了2头40来斤的小猪,等养到肥,卖了猪,给我准备学费。

当这2头粉嫩的小猪来到我家后,我自然感到好奇,不时的从田野里拔一些马齿笕、苦菜等野菜,来喂它们。

其实猪是杂食动物,虽然这些猪对于野菜、野草是来者不拒,但是只能作为点心吃,因此这些猪草显然是喂不饱小猪仔的,必须饲喂小猪仔饲料一类的,才能让它们顺利成长,快速长大。

可是,在那时候养猪,是没有颗粒饲料的,当然也没有饲料公司生产这一类的配合颗粒饲料。

所以这2头小猪,父亲也是按照最原始的方法进行饲喂。早上,父亲自天还不明亮,就去地里拔一些猪草,然后用铡草刀铡碎后,再投放到猪食槽子里。

到中午的时候,父亲用粉碎机压碎的地瓜干和玉米后,再放点盐,用热水泡熟后,才喂给小猪仔吃。

而到了晚上后,父亲还是用这些粮食饲喂小猪,至于喂猪用豆饼、鱼粉什么的,还是算了吧,那时候的豆饼是人吃的。

就这样,在喂猪没有营养补充的情况下,我家的2头小猪仔长得真是慢啊,原本7个月正常出栏的肥猪,我父亲硬是把它们养殖了1年半还多。

在经过我父亲艰苦而又精心的养殖后,我家的这2头小猪也是慢慢的长大了,并到了200多斤,该卖的时候了。

然而,在卖猪的那一天,又出了幺蛾子,而事情都是我造成的。

由于我那时候小,当杀猪贩子来到我家逮猪的时候,我却不干了。那时候五六岁的我,拿着石头蛋,就像李云龙那样,对着这个杀猪贩子来了几石头蛋,并且还成功把杀猪贩子赶出了我家几十米开外。

当然,这位杀猪贩子是为了逗我玩,但是那时候我却当真,说什么也不让这杀猪贩子来我家逮我家的2头肥猪。

因为,那时候的我有一个心结。当然,我不让杀猪贩子逮我家猪的原因,并不是为了保护可爱的猪猪,而是为了到过年的时候,让父亲把猪杀了,自己吃猪肉。

至于这是什么原因让我如此执着,让我忘不了猪肉的味道,事情还是要回到去年的春节。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大伯家养殖的1头肥猪也到了出栏的时候。

然而农村人是非常会过日子的,如果卖猪赚钱,只能赚一小部分。但是如果自己养猪,自己杀猪,自己卖肉,那么赚的钱就比较多了。

而我大伯也是基于如此,就把自己辛苦养了一年的肥猪给宰了,去赶年集卖肉。

当然,卖猪的人都知道,一些好肉是很容易卖的,但是还是会留下一些猪骨头,猪下水一类的肉卖不掉。

所以,我大伯对于剩下的这一些猪肉,就留着过年吃。而我,也是去大伯家吃了一顿好肉,并过了一个好年。

而那炖肉的香味,那吃肉时候留下来的口水,到现在都令我难忘。也是,在那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肉的我,对于猪肉的味道,可谓用“天上龙肉”来表达。

所以,为了我“杀猪吃肉”的这个心结,我才对来我家的杀猪贩子进行攻击。可是胳膊还是拧不过大腿,最终我“杀猪吃肉”的梦想还是破灭了。但是在那个春节,为了平衡我的心情,我父亲还是多割了2斤猪肉,让我一次吃个够。

我小时候杀猪吃肉的故事说完了,然而在80、90年代,对于刚刚解决温饱的农民来说,那时候能吃个猪肉,简直就是奢饰品,所以在三个月、四个月都不没法吃到肉的情况下,如果能偶尔吃一两顿猪肉,自然是非常的香,非常非常的好吃了。

那么现在的猪肉为什么越来越难吃,我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现在生猪的养殖方法变了,导致猪肉的品质下降。

70、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时候,农村养殖人员养猪的饲料我在上面已经说过,那时候农民养猪,基本上是用玉米,地瓜干,高粱面,还有麸皮,以及豆饼来做饲料的。

而这些玉米类的饲料,在没有掺杂鱼粉、没有掺杂一些促生长剂、没有掺杂一些抗菌药物等,所以是非常干净的。原料尚且如此,所以产出来的猪肉自然也是干净的,也是非常好吃的。

但是现在呢,所以以我养猪为例子,来说一下现在的养猪饲料是怎么样的。

我现在喂养的生猪,全部是饲料厂里的配合饲料。基本上来说,玉米比例占60%以上,豆饼占据25%左右,麸皮占据5%~10%左右,其余分别是一些鱼粉,赖氨酸,微量元素等东西,如果是小猪饲料,还会掺杂一些抗菌药物等,以保障小猪的生长。

所以来看,现在的养猪饲料和几十年前相比,确实是发生了太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头吃草的猪出栏,和一头喂饲料的猪出栏,让我们来选择一下猪肉,你该选择那一个呢?

我想,无一例外的是当然会选择吃草养大的猪肉了,因为源头干净,导致以前的猪肉好吃一些。

第二,现在生猪出栏的速度太快,周期太短,导致猪肉品质不如以前。

在以前的时候,农民们没出栏一头育肥猪,至少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但是现在呢,农户们出栏一头生猪,至少也得需要6~7个月的时间,而至于现在化的养猪工厂,他们出栏一头生猪,只需要5~6个月左右。所以来说,这一年才能养成的生猪,和只有6个月就能养成的生猪,其肉类品质当然是养殖的越长越好。

如果大家还不信的话,我们以肉鸡和土鸡为例子,肉鸡只需要40~50天就可以出栏,而土鸡则需要1年的时间才出栏,而至于肉鸡和土鸡,究竟是那种鸡好吃呢,这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为何现在的猪肉都在“集体瘦身”?因为今日之猪早已不是往日之猪,我们现在吃到的猪大部分是洋猪或它们的杂交后代。

据《半月谈》报道,在中国猪肉主流市场上,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 3 个品种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 [14]。

但把时间线拉回到改革开放初期左右,那时出现在中国人餐桌上的猪肉则主要来自纯种土猪,例如四川的成华猪、湖南的沙子岭猪 [15][16]。

土猪虽香,却有一个“致命缺陷”——长得太慢。

一项地方猪种生产效率的研究显示,养一只土猪,平均一天能够长 398g 的重量,往往需要喂 12 个月左右才能出栏 [17][18]。

如此长的生长周期,产量自然也有所限制。于是,彼时刚富起来的中国人发现,猪肉是吃得起了,可是猪不够吃了。

恰逢此时,“洋猪”们凭借着超高性价比,快速受到了养殖户的偏爱。

也正是如此,以前的出栏慢的土猪逐渐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洋三元类的品种猪肉。而这些生猪具有养殖成本低,饲料报酬高等特点,但是其肉质来说,自然也是不如以前的土猪肉好吃了。

第三,现在人们天天吃猪肉,嘴变得叼了,自然也没有以前猪肉的味道了。

在几十年以前的时候,由于经济不发达,所以那时候的人们对于猪肉是非常稀罕的,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只有拿着猪肉票才能买到猪肉,更别说吃猪肉了。

因此在几十年前经济不好的环境下,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一顿猪肉饺子,吃一顿红烧肉,所以对于那时候的猪肉,我们自然是非常向往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人们生活富裕了,吃猪肉自然也是成了普遍现象。想想我们天天有肉吃,能不腻,不吃厌才怪呢。所以,我们现在经常天天吃猪肉的情况下,还能感觉到猪肉好吃吗,就算是燕窝天天吃,也会吃够的。

第四,一些冻猪肉,低品质的猪肉掺杂在好的猪肉里面,也是导致现在猪肉难吃的原因。

当然,一些猪肉口味不好还有一些外界的因素,比如说一些进口的冻猪肉,就不如鲜肉好吃,一些低品质的猪肉,也不如品质高的猪肉好吃。

记得在去年的时候,由于猪肉价格高,我也破例买了一些进口的冻猪肉,这冻猪肉的标签上好像是巴西的。虽然这些肉便宜,但是当我买来拿到锅里炖了后,却迟迟的下不了嘴,因为这些肉实在是太腥了,一点也没有猪肉的味道。

还有一次,我在集市上买了一些暗红色的猪肉,当我买来炒菜的时候,却发现这种猪肉实在是太难吃了,不知道这样的猪肉是怎么到了市场上的。

未来,可能更难吃到好吃的猪肉

悄无声息间,国人餐桌上的猪肉已然发生了一场史诗级的品种剧变。

与之对应,猪肉消费市场也迎来一次大洗牌。根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自上世纪 80、90 年代开始进入国内生猪市场以来,进口瘦肉型猪种已占据九成以上市场份额 [15]。

而报道中援引行业人士的测算显示,国内本土猪市场占比仅剩 2%-3% [15]。

现如今,除引进种猪外,国内也仍在不断进口猪肉,以满足国人庞大的猪肉需求。

2020 年猪肉进口量迅猛增长,达到了 439 万吨,是全球猪肉进口量的近三分之一 [2][22]。

当然,洋猪进入餐桌也并非完全是坏事,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

根据农业部在“十一五”期间组织的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中国特有的 88 种地方猪种中, 85% 左右地方猪种的存栏数量急剧下降,其中 31 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 [23]。

而有的地方猪种,则永远离开了我们。

2017 年发布的《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显示,横泾猪、虹桥猪、潘郎猪等 8 个品种已经灭绝 [24]。

猪圈里的“危机”,也在餐桌上凸显。在未来,我们可能越来越难吃到好吃的土猪肉了。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每一口对土猪的消费,实际上都可能挽救正在流失的美味。只不过,面对价钱更贵的土猪,你真的愿意多掏钱吗?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