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赛道,这杯黑水究竟有什么魔力?

旅游 风向标智库 2022-11-21 15:47

原标题:万亿赛道,这杯黑水究竟有什么魔力?

1.

“周一美式,一周没事”

新型社交密码:咖啡

“你今天喝美式吗?”看到同事发的消息,还在堵车中的琪琪在屏幕上缓缓打出了“周一美式,一周没事”。他偏爱美式,当微苦的香气萦绕在鼻翼间时,能瞬间唤醒他的万千思绪,于他而言,这称得上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中的小确幸。

当他匆匆赶到公司打卡时,同事帮忙带的咖啡便早已在他的办公桌上,环顾四周,大家几乎人手一杯,不知何时起,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早已充斥着浓浓的咖啡香。

公司附近的咖啡店成为吐槽的最佳秘密基地;一款新产品的推出,可以让本不熟络的两个女生亲密的凑在一起拼单;一个新咖啡店的开业,也成为了联络旧友的最佳选择...咖啡对于无数年轻白领而言,早已不再是一款简单的饮品,而是时下最潮流的社交货币。

2.

“从无人识香到备受追捧,

咖啡豆的野蛮生长”

作为舶来品的咖啡,苦涩的味道起初并非国人所喜爱的,后来经过数次的浪潮迭代,咖啡文化才渐渐风行,速溶咖啡打开了中国的咖啡市场,开始对咖啡有了概念,随后就是以上岛等餐饮+咖啡概念空间盛行,直到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后,才有了真正做咖啡产品的品牌。

此后,咖啡皆被贴以“高端”“轻奢”“小资”的标签,仿若在精致的咖啡店里品手持一杯咖啡才是社会精英的标配,经过星巴克的沉淀,市场中逐渐走出了更多的精品咖啡店。演变成现在新型咖啡品牌遍地开花的态势,如今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饮品已经完全渗透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且市场下沉趋势明显。

数据显示,近年来线上购买咖啡的人群中有近五成来自二线城市,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占据了近四成。这意味着咖啡的下沉市场也在不断释放潜力,为整体的咖啡市场助力,中国人均咖啡销量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无疑,这是属于咖啡行业的黄金时代。

3.

“闻香而来,万亿级赛道正在打开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咖啡行业的极速发展早已远超疯狂的程度,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保持每年约20%——30%的增速,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消费者突破3亿人,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元。

而此行业的刚需、高频、高毛利、现金流等特点统统是资本的最爱,于是,万亿赛道变成了资本们的角逐场,从雀巢冲调,到星巴克中杯,再到瑞幸、manner、Tims...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人人都渴望分食巨大利益,更怕被时代淘汰,于是,沾染咖啡香的资本故事开始轮番上演,最精彩的莫过出现了一大波令人眼花缭乱的跨界营销...

“一朵花若尚未坚定地扎根,

只顾绽放绚烂的色彩,

待秋来叶落,终究徒留苦果,

花如此,人亦如此,

行业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呢?”

Z世代是整体咖啡消费人群的主力军,怎样留住年轻人的心?是现如今咖啡行业的终极命题,针对年轻人的猎奇爱玩等心理,资本们纷纷玩起了“咖啡跨界”。前有中医药老字号之称的同仁堂成立子品牌知嘛健康,打出年轻人“朋克养生”的口号,并推出了枸杞拿铁、陈皮山楂美式、罗汉果美式、陈皮手冲等中药养生概念的咖啡,后有中石化的易捷咖啡、李宁的NING COFFEE、太二酸菜鱼的原汁酸菜拿铁,一时间,咖啡赛道变得异常拥挤,跨界卖咖啡俨然成为一股潮流。

甚至一向以“传统”著称的中国邮政也玩起了咖啡新花样。门店内标志性的“邮政绿”装潢和老旧的送信自行车、邮筒等,激起不少年轻人的怀旧情绪。定价更是大胆在20-40元之间,与星巴克等老牌咖啡玩家相当,并推出38元一杯的好事“花”生特调咖啡,可谓是赚足了眼球。

4.

“咖啡香让消费者醒神,更让入局者兴奋,

市场越狂热,从业者越要冷静”

品牌们对跨界咖啡如此着迷,或许源于自身具备规模效应的底气,通过原先的网点落地线下咖啡布局,低店租、低成本,却可以快速铺开。但是,现实往往远不如想象美好,新兴品牌越来越多,咖啡种类越来越多,绝大多数消费者或因店铺颜值,或因追风都会前去打卡尝试,但关于是否会为跨界咖啡持续消费,多数年轻人并不报以肯定,而对于跨界品牌而言,如何维持新鲜也值得深思。“香精咖啡豆”事件的出现足以揭露目前咖啡市场所存在的隐患,此事件不仅违背了咖啡豆本身的理念,更违背了一个行业应有的经营理念。

“更羡慕街边咖啡店里的目光

只一闪,

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如此写道,但如今咖啡店里早已不是日月悠长,咖啡店里的目光也尽数沾染名利物欲,咖啡本应是温暖且有灵魂的但是这个行业被注入了太多浮华,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喜爱日益增长,中国市场消费者也真正需要一款好喝且性价比高的国民咖啡。

这杯“黑水”卷起巨大的利益旋涡,既然选择入局,企业应回归初心,尊重行业本质,毕竟大浪来势汹汹,但退潮时只留一地鸡毛的案例在商界并不罕见,品牌的力量才是企业的强心剂,用心做好产品,方能做好品牌。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