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肠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肠篇
196、小肠陈
小肠陈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以经营老北京风味卤煮小肠而著名。卤煮小肠源自清乾隆年间的一道御膳“苏造肉”。后传入民间经改进演变为卤煮小肠。小肠陈第三代传人陈玉田制作的卤煮——“肠肥而不腻,肉烂而不糟,火烧透而不粘,汤浓香醇厚”,堪称一绝。解放前,小肠陈在天桥、虎坊桥、前门和西单牌楼等一带都设有摊位,属设在华北楼戏院门前的摊位最有名。当时一些梨园名角,梅兰芳大师、张君秋、新凤霞等都在唱罢大戏后叫碗卤煮当宵夜。陈玉田制作的卤煮小肠不但味道独特,且经济实惠,深受京城百姓的喜爱。人送雅号——“小肠陈”。1956年,公私合营。“小肠陈”在南横东街的燕新饭馆内专门制作卤煮火烧。当时只是晚上饭
197、邯郸洺关熏肠
洺关熏肠”,又称驴肉香肠,是河北邯郸地区永年县临洺关的特产。其肠皮呈栗子色,光亮透明,其风味清香可口,油而不腻,确实别具一格。驴肉香肠,已有100多年的历相传清朝末年,山西东南一带发生了蝗灾和旱灾,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纷纷背井离乡,四处逃荒。山西潞安府有一家饭店的掌灶大师傅姓杜,他有一手卤肉、灌肠的好手艺,这时也随着逃荒队伍来到了临洺关。临洺关北的东街口,有一家驴肉铺,掌柜姓韩,因为制作技术不佳,买卖一直不好。杜师傅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就来到驴肉铺,与韩掌柜攀谈起来,表示愿意传授技术,于是二人就合了伙。这样,驴肉香肠就问世了。最初的驴肉香肠的制作方法,是先把驴肠洗净晾干,用肉汤调好粉芡,再
198、莆田套串小肠金钱片
莆田套串小肠金钱片在莆仙风味小吃的品种中,套串小肠金钱片久负盛名。猪小肠原是一种很不起眼的东西,经过巧手加工,精心烹调,外行人根本无法辨认出那是什么制作的,只会啧啧称赞这道小吃味道的特别和形状的奇特。盘中被切成金钱似的薄片财政厅几道层次均匀分明。入口尝试,肉质感很强,又脆又嫩,香喷喷的。主人如果不作介绍,任你怎么猜测也不会想到这就是猪小肠。所谓的套串小肠,就是把一副长长的猪肠翻出反面,用淀粉加盐揉洗干净,再用竹筷顶住小肠的前端,经一次次反复宰展,套成一个银圆大小的实心圆环。这种加工好的套串小肠放入锅中,用文火炖熟,捞出置于洁净的大盘里,待食用前切成小金钱一般的细片,装了花样,就可以上桌了,。在
199、沧州羊肠汤
沧州地处华北平原的东部,却有着辖区内的孟村回族自治县。回族是这里的一个主要民族,那么,以牛羊肉为主的小吃就不奇怪了。这里为您介绍沧州街头的一景:喝羊肠汤。您看一口大锅里翻滚着羊肠子和羊杂碎,周围的人一人一碗,尤其在冬天,看到这场景您也会浑身发热,怎么样?来一碗。
200、张中林肠汤
张中林肠汤张中林肠汤是巨野名吃之一,由张中林先生十多年研制而成,其配料独特,选料考究,专选优质瘦牛肠,肠味美而不腥,醇而不腻,被巨野戏称:肠汤出锅香飘麟州,现已是菏泽市知名的小吃,游金山品肠汤已是巨野之行的首选。
201、府谷卤煮驴板肠
府谷卤煮驴板肠将整副驴大肠反复漂洗干净,入清水煮半熟,捞出加酱、辣椒、花椒、葱、姜、盐等卤煮而成,其特点是麻、辣、咸、嫩、鲜香味美,为陕北食中一奇。
202、韭菜海肠
海肠子,学名单环刺缢,仅烟台及蓬莱县沿海有少量出产。用海肠子配以头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肠”是烟台名菜。鲜海肠子还可调制水饺包子馅等,它的干制品又是不可多得的调味品。海肠子季节性很强,只有在早春大风浪的天气里才能捞到。游客如想品尝需到烟台比较正规的酒店,时价40元左右一盘。
203、手掰肠
手掰肠御香林手掰肠.是把制好的香肠掰成两公分左右的小段,在食用前用微波炉加热2-3分钟,由于肠是手掰的,断面凹凸不平,既便于香味散发又使人感觉新鲜,且因此香肠采用传统工艺以十数种天然香辛料精心加工而成,特别是经过加热后使其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却有“御香林手掰肠一到,众口不在难调”的美誉。很受广大顾客欢迎.以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地热销,并有迅速向全国扩张之势。
204、肝肠
肝肠肝肠,藏语称“青尤”在切碎的肝脏中,加入油脂,放入盐、花椒粉等调料拌匀,装入花肠封口,放入锅中煮至五成熟即可食用。
205、神冠牌蛋白肠衣
由梧州蛋白肠衣厂生产,年产达1亿米,远销世界各地,曾获95国家科技三等奖、广西名牌产品等多个奖项(梧州)
206、鸡肠子
用加盐的低温水和面,反复用力揉按,待面变软时,切搓成圆条,抹上清油,一层一层码在器皿内。下锅时,用两手掌对搓,循环移动,使面变得浑圆细长。因为和鸡的肠子相似,故名(张掖)
207、熏肉及马肠
熏肉及马肠每年月日11月份和平共处12月份,是哈萨克族牧民熏肉的旺季。他们在这个时候,要挑选一些膘肥体壮的牛、马、羊宰杀后供给过冬食用。为了使这些肉能较长时间的保存,他们采用了多年积累的方法----熏。熏肉时,先将肉剁块,撒上盐,,搭在木架上四周是土块墙或是用其他东西遮挡一下,下面用松枝柴烟来熏,直到熏干,即成熏肉。
208、徐沟灌肠
徐沟灌肠是清徐县徐沟镇特有的地方小吃,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灌肠以荞面制成,色灰如瓷,呈半透明状,不粘不连,软而坚韧,富有弹性。佐以醋、蒜汁食之,既可冷食,也可热炒,别有一番风味。徐沟灌肠分红、白两种。红灌肠用鲜猪血与面知成;白灌肠不用猪血,故呈灰白色。罐渣至今己有数百年历史。最初,有人无意中将吃荞面糊糊剩下的“渣渣”(徐沟人把用面和成汤状的东西叫“渣渣”)盛在陶饭罐中蒸烤,熟后用醋蒜调味食之,另有一番风味,便命名为罐渣。后不断改进,从用罐蒸改为用碗蒸(现存流行于一些地方的“碗脱”),后又改为用碟子蒸,并在和面等各道工序上不断改进工艺,最后定型为今天的这种食品。罐渣使用荞麦面,经过和面、掌软、抓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