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传说特产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传说
181、虞舜传说
舜,姚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父系氏族社会部落领袖。虞舜出身贫寒,胸襟开阔,自幼以孝德名世,是“二十四孝”之首。执政期间,以民为本,以德为先,位列“三皇五帝”之一。上虞,史载乃虞舜的出生地。《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载:“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乐,故曰上娱(娱通虞)。”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会稽旧志》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上虞是虞舜生活和成长的故乡,虞舜是上虞的骄傲。几千年来,关于虞舜的事迹、孝行、美德等传说故事,一直在上虞民间代代流传。主要分为四类:1.虞舜出
182、欧冶子铸剑传说
欧冶子(约公示前519年—约公元前423年),又称区冶子,相传为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善铸剑,与另一冶工干将齐名(一说干将为欧冶子徒),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铸剑人之一,宝剑铸造业的鼻祖。少年时代,欧冶子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刻苦耐劳,具有非凡的智慧。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他曾为越王句践铸造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等五把大小不同的青铜宝剑,均“风吹断发,削铁如泥”,五剑齐出,五色毕现。今绍兴县平水铸浦岙、若耶溪、日铸岭一带,相传为欧冶子铸剑场所之一。《越绝书·外传记宝剑第十三》云
183、大禹治水的传说
传说渊源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宁阳及周边地区流传已久。宁阳境内有关大禹及其治水的传说更多,最早见于文物例证的有西周中期遂公盨铭文,其后《诗经·大雅》、《史记·禹贡》均有记载。此外,宁阳境内的禹王庙、禹王坟、村名、地名、宁阳八景中也有反映。其中有为纪念大禹治水,在大汶河南岸创建的禹王庙,占地25亩,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祥,庙内11株千年古柏,其中一株传说为大禹化身;西汉时期的古村落禹颓村(今白马庙村),相传是大禹带领部落外出治水留下的遗址;被现存最早的明万历三十四年编撰的《宁阳县志》中列为明代宁阳八景之一的“铁牛镇海”,是传说大禹治水时留下镇海眼,绝水患的堌堆山景观。几千年来,有关大禹治水的
184、常州孟姜女传说
孟姜女传说是我国流传较广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孟姜女传说和故事在常州地区颇为流行。孟姜女传说中,孟姜女的所悲所喜与百姓的情感休戚与共,于是凭借广大民众的向往与称道,此传说故事不断被充实内容。尤其是明清以后,常州民间“唱春”活动日益红火,以至把孟姜女《十二月花名》和《四季调》传遍了常州城乡的每个角落。孟姜女的传说故事和其他许多传说一样,是广大常州民众抒发情感,歌颂真善美,鞭挞-劳役,同情劳动者不幸遭遇,憧憬美好未来的口头创作结晶,反映了常州百姓鲜明的思想感情。孟姜女传说初时在常州民间流传的情节,大体包括秦皇朝造长城、抓民夫、万喜良离家出逃、花园遇孟姜女、临婚被捕、孟姜女思夫送寒衣、唱曲过关、哭倒长
185、绍兴古桥名传说
绍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越国。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誉为“万桥市”,又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绍兴桥梁量多面广,在这众多桥梁中,桥名传说给绍兴的桥文化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内涵,把一座座原本冰冷的石桥给予了生命。在
186、禹开三门的传说
大禹是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第一位杰出的卓有成效的治水专家。大禹治水,展现了我们祖先治理洪水斗争的生动画面,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与洪水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治水的伟大功绩,一直为后世广为传诵,鼓舞着历代劳动人民向洪水灾害作斗争。大禹婚后第四天便离家治水。十三年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闻,三门峡位于黄河岸边,被誉为“黄河明珠”。这里广泛流传着“禹开三门”的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三门峡一带是个很大的湖泊,名叫“马沟”,没有出口。如果站在
187、刘秀的传说
西汉末年,王莽纂夺了皇位,汉室之后刘秀逃到河北,招兵买马,想讨伐王莽重振西汉。王莽得知,立即命各路官军来剿。刘秀抵挡不过,只好带人马而逃。这里讲的是刘秀逃至磁县时留下来的故事。大意失将相传,刘秀当初势力单薄,被王莽撵得东躲西藏,节节败退。一天,刘秀带着人马逃到一个村子(即现在磁县的留旺村)的时候,天色已晚,又累又饿,便令将士们在村里休息过夜。一员大将闻之,对刘秀说:“官兵刚被甩掉,想必这时正在寻找我们的踪影。”刘秀说:“依你之见呢?”大将说:“此地不是久留之地,还是快快赶路为好。”刘秀摇摇头,却强令将士住了下来。三更时分,月黑星高,人马睡得香甜。不料,那驻守邯郸的王郎果然追了过来。这王郎是王莽
188、华山畿的传说
《华山畿》的传说,在丹徒石桥华山村流传较广。1987、1992年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与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曾两次组织采风组到华山村进行民间文化考察,记录有关华山畿异文传说11种,除这里选编的整理稿外,康新民写的《小梁祝——华山畿的传说》发表在上海《采风》杂志(1995/4)上,主要情节有:一、问路初遇,街心相识;二、烧香同心,私约赶集;三、呆子找镯,相公受辱;四、借机巧治,呆子退婚;五、忠贞爱情,华山绝唱。由于篇幅较长,不在这里选登。传说南朝宋时,南徐(镇江)有个秀才,去丹阳走亲戚。走呀走呀,走到中午,肚子饿了,人也累了,想找个客店吃饭,歇歇脚。抬头一望,巧哩,前面就是一个村庄。这村叫华山村,村
189、姜太公的传说
这天,文王访贤终于访到了潍水河,就让儿子纪发(也就是后来的武王)拉着车去请子牙,子牙一看纪发来了,就“专心钓鱼”,任凭纪发怎么请,就是不回头,嘴里唠叨着:“钓钓钓,钓钓钓,大鱼不到小鱼到”!无奈,纪发只得回家转告父亲纪昌,大臣们可都不高兴了,说:“那么一个无用的鱼翁,却拿架子,太子去请还请不来,干脆把他哄走算了!”文王赶紧阻止,说:“众卿不可造次,既然我们有心访贤就要心诚。备车!”于是,备好车,文王上了车,直奔潍水河,到了河边,文王亲自请子牙上车,大臣拉车,子牙还是不肯坐,文王让大臣让开,他亲自拉车,大臣们都非常不满。终于到了宫殿,文王停下车,汗水淋漓,顾不得擦汗,文王请子牙下车,子牙走下车,
190、东海孝妇传说
东海孝妇传说讲的是汉代东海孝妇窦娥的故事,在连云港地区以口头方式世代相传。汉代连云港市称东海郡,孝妇故事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为《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晋代干宝《搜神记》中有东海孝妇临刑场景的详细记载:“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让东海孝妇感动苍生、震撼九州的是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根据民间传说为素材而创作的不朽名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使这位原本默默无闻的乡间少妇,成为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典型。不仅国内有近百个剧种移植演出,还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剧本被国外16种文字翻译,使
191、黄帝的传说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公孙,生於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建国於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神农氏”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神农氏无可奈何,求助於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於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不久,天下又出现1。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於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
192、老天爷的传说
玉皇大帝,民众俗称老天爷,是我国民间普遍信奉的有最高权威的神灵。老天爷的牌位上就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主宰”,是上管天、下管地、十面八方主宰一切之神。民间都知道老天爷姓张,称张玉皇,亦称玉皇大帝。但要问“老天爷的来历”却知之者甚少。玉皇大帝乃张姓始祖挥公第九子张盈之长子。张盈次子为阎罗王,三子乃周文王之祖。据传说,当时天庭无法纪,各自为政,互相残杀,水火失常,兵连祸结。后来,各神仙都斗累了,想寻找治理天庭之计,太白星君多方调解,同意到凡问寻找一位德才兼备的人主管三界。太白星君到各地寻找,在四川发现了一位叫张镇天的人,他几世修行,苦历1750劫,有德有才,便带上天庭,被众仙推选为玉皇大帝。张镇天
193、洛出书的传说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经·系辞上》对“洛出书”最早进行了记载。“河图”,出于河南洛阳市孟津县,对此人们已是耳熟能详;而“洛书”出于何处?一直疑窦重重没有定论。“龙马负图,神龟载书”,远古时代河图洛书的传说,成为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巨大悬疑。前不久召开的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为“洛出书处”找到了答案:洛书出自洛宁——即河南洛阳市的洛宁县西长水村。传说在远古时的一个夏天,大禹凿开龙门,伊河在龙门南形成的湖水流入了洛河,从湖底浮出一个足有磨盘大的乌龟,大禹的手下见了,忙挥剑去砍,被大禹拦下,随后,大禹把这只乌龟放入洛河。有一天,洛阳城都被大雾笼罩,大禹率
194、王莽撵刘秀传说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由来已久,在内乡的大部分传说故事都是公元25年前,刘秀登基之前在南阳伏牛山一带被王莽追杀时的传说故事,经过千年来民间流传,使其更加完美生动,主要是以山、树、地名等有特殊现象的神话传说故事为体裁,如:(1)伏牛山的神话传说。王莽追杀刘秀,刘秀逃出京城长安,直奔南阳。王莽派兵围追堵截,一马平川又无处躲藏,眼看要被追上,急刘秀仰天大叫,“天亡我也!”刚住声,一头大青牛从天而降,张口把他吞下,刘秀就晕晕糊糊,什么也不知道了。随后,扑通一下,刘秀从牛0屙了出来。待他清醒时一看,自己已到了河南内乡灵山头了,这里离南阳郡不远了,刘秀大喜,谢天谢地,对大青牛说:“大青牛哇,既然你救了我的命,就
195、圣公传说
说到广泽尊王,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不少的神话传说。广泽尊王又称郭圣王,郭其姓,名忠福。后唐同光初年(公元923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出生于金谷,属地河内。幼时贫,牧牛羊,事母至孝。其父去世后,为糊口,到河内(今金谷河美村)富户杨长者家放羊。杨家为卜择风水宝地,从赣州请来一位地理先生,于其家供养三年。杨家虽富甲一方,但长者妻却天性吝啬,奉事不周。地理先生感叹:“杨家啊杨家,你没有量气就没有福气!”又时念郭忠福年少乖巧、老实孝义,遂于他游前密告忠福:“有块风水宝地要送给你,只是不知你要一朝天子,还是要万代封侯?”忠福想了想说:“要万代封侯。”地理先生便详细交代了事宜,并叫他速取先父的骨灰水倒在羊圈公羊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