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大鼓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大鼓篇
16、胶东大鼓
胶东大鼓初为盲人所创,早年的演唱者都是说书兼算卦。到了清嘉庆之后,才结合【靠山调】慢慢发展成早期大鼓的曲调。20世纪20年代,流行胶东半岛各地的盲人,吸收东路大鼓、莱阳弹词、茂腔等唱腔曲调,得到新的发展。胶东大鼓是流行于胶东半岛上的一种鼓曲形式,大致可分为三路。按乾隆初年荣成、刘学义出现时推算,该曲种产生已有250年左右的历史。胶东大鼓的伴奏乐器有鼓、板和三弦。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胶东各地盲艺人基于爱国热情,将盲人组织“三皇会”改建为“盲人抗日救国会”,以演唱大鼓进行抗日宣传。胶东大鼓在胶东民间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丰富多彩的胶东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各个历史时期,特
17、通郭村开明大鼓
石婆固镇通郭村位于县城西10公里处,紧邻新长南线(S227),现有人口1300人,耕地1836亩。该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艺底蕴较厚。据《延津县志》记载,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曾为延津县治所。“开明大鼓”始称“铜器会”,通郭村《清莲寺碑》记载,“铜器会”始于东汉明帝时期,距今约两千余年,后几度兴衰。历朝历代曾多次进京演出,而最有传奇色彩的为明朝万历年间进京,为国母庆寿一折。解放后,人民安居乐业,有老铜器会员重新组建鼓队,队员百余众,响誉周边市县。“文革”时期,受“破四旧”等因素影响,千年鼓谱付之一炬,“铜器会”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铜器会”再
18、苏北大鼓
一、简介苏北大鼓又名宿迁大鼓,民间惯称“说大书”,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曲艺志》编篡中定名为苏北大鼓。清嘉庆年间,苏北大鼓形成于苏北的宿迁、睢宁一带,主要流布于宿迁、徐州、淮阴、连云港及鲁南、豫东、皖东北等广大区域。它是用宿迁方言进行说唱,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一大地方曲艺形式。二、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受北方梨花大鼓的影响,苏北大鼓形成于宿迁和睢宁地区。形成后迅速向周边地区发展,成为苏北宿、徐、淮、连从艺人数最多的一大曲种。因其唱腔、师传和艺人所处地域不同,到清末,已形成十大门派。设家谱跑字三十个字,至今已传至二十二世(静字)。演唱书目长篇有六十多部,涌现了
19、湖北大鼓
湖北大鼓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说唱艺术,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原先湖北的鼓书,与我国北方的鼓词类传统说唱艺术有着同宗的关系,而鼓词(鼓书)又与说书(评书),在历史上有密切的联系。[1]唐代佛教盛行时,教徒们不仅讲唱佛教经卷,说唱历史故事,也说唱民间时事故事,如《秋胡小说》《张义潮变文》等。到了宋代,由“变文”衍变为鼓词,出现了一些专业性的话本。这些话本经过文士的润饰加工,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由明入清,鼓词日益盛行于北方,并逐渐传播到南方。湖北鼓书的历史,正史记载甚少。从鼓书艺人的师徒相承关系追溯推测,清道光末年
20、沾化渤海大鼓
渤海大鼓,因起源于沾化县(渤海老区)而得名。1950年,在沾化县驻地成立了“沾化县民众鼓书院”,期间,由魏尊昌、兰尊侠、谢宝华等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将东路大鼓、西河大鼓、老牛摔缰、河间大鼓等鼓书流派兼收、糅合,形成了富有渤海地区风格的大鼓流派。
21、任丘大鼓
沧州市任丘大鼓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任丘大鼓最初是受宋代“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启发孕生,用于抵御外侵,鼓舞士气。现在,敲大鼓成了任丘人民逢年过节、农业丰收之后,表达喜悦心情的最为传统的庆典方式。任丘大鼓较其他地区的鼓类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明显的特征表现为:一是个儿大。一般鼓直径在2米左右,用整张黄牛皮精制而成,用铁钉1600余枚,可由8到10人同时敲打。二是鼓重音厚。当大鼓擂动时,声如狮吼龙吟,势如万马齐奔。三是协调得当。当大鼓进入状态的同时,佐以铙、小钹、铛铛等传统民间器乐随之合拍,更加烘托出大鼓的雷霆之韵、雄浑之情、奔放之趣、整体之美。任丘大鼓
22、东路大鼓
东路大鼓是北方曲艺形式的一个曲种,起源于黄河三角洲民间小调,经多代艺人加工、传承而自成一派,明清以来广泛流传于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地方语言特色鲜明,唱腔曲折婉转、演唱吐字清亮、情感表达细腻,民国初年极盛,成为“山东大鼓”的一大流派,是民族曲艺中的稀有品种。东路大鼓起初叫“东口调”,唱腔比较简单,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几代艺人的加工整理吸取借鉴了地方戏和其他姊妹艺术形式的演唱技巧,丰富了“东口调”的唱腔又加1鼓、钢板以及三弦乐器的伴奏这样就使之的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艺术形式——东路大鼓。东路大鼓地方气息浓厚,唱腔优美动听,演唱爱情、抒情、欢快的作品更是有姊妹曲种不及相比的独到之处。演唱时三弦伴奏
23、河间大鼓
河间大鼓演奏风格独树一帜,鼓谱丰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是河间丰厚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内容。2006年,河间大鼓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河间大鼓历史上的一件喜事、盛事。河间大鼓因其体大而得名。制鼓专业行的师傅说:鼓面直径1.8米以上的叫做大鼓,2.0米以上的叫特大鼓,鼓的打击面用牛皮制成,为了发音响,又悦耳,耐打击,牛皮不得有鞭伤、刀痕、针眼,质量要求十分考究严格。河间大鼓是全民性的民间艺术,而且分布很广,每队组建年代、历史、流派各不相同。河间大鼓已有千余年历史,其中有两个鼎盛时期,一个是明、清两代太平时期,河间大鼓队约有300多个;另一个是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
24、大城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在河北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流传在中国北方的著名曲艺品种。大城县正处于该曲种的源头地带,这里地处子牙河流域,因子牙河原名盐河、沿河、西河,依地域定名为西河大鼓。早在清道光年间就有鼓书清门五奎之一曹占奎(大城县贾村人),学艺后下传于杨魁文,又下传“永”字辈。至清咸丰年间,经过几代西河大鼓艺人的努力,创造出了新唱腔,使曲调更加圆润悦耳。其后“永”字辈弟子赵永魁、王永顺、吴永荣等收徒传艺,使青门鼓书艺人在大城兴旺起来,并到京、津、沧、保等地演出。清末民初,西河大鼓进入兴盛时期,大城县涌现出一批颇负盛名的演员,如李德全(九高庄人)创立了西河大鼓“小北口派”,后称李派。李派代表人物李德
25、张北大鼓
在中国曲艺史中,有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京东大鼓、乐亭大鼓、河南坠子等。作为不见经传的张北大鼓,在河北省西部北、内蒙古高原南陲的张北县却很盛行。张北大鼓虽然刚诞生30余年,但其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曲艺史,有增加种类意义。在表演形式上,演唱者左手执“四块瓦”,右手执鼓槌,面前摆一扁书鼓,主弦有四胡、杨琴、三弦。在曲调上,由二人台牌子曲《巫山顶》、改变作曲头(前奏曲),并按照二人台板式增加了慢板《戳古董》、《犯调转山头》、二流板《小拜年》、《栽柳树》、流水板《减字小拜年》、《割红缎》、垛板《放风筝》等10多个曲牌,曲尾由《五哥放羊》、《小拜年》融合而成。唱词可长可短、运用自如、多用重叠字、形容词。在韵上
26、滦南乐亭大鼓
乐亭大鼓,约1845年起于滦州(滦南县原属滦州—今滦县)、乐亭乡间。它博采诸传统说唱艺术的长处,又吸收了当地民歌、戏曲的某些唱腔,形成了独特的唱腔、板式,用乡音说唱,以三弦、铁板、鼓伴奏。1845年,滦南人冯福昌(冯铁板)废木板,改用铁板击节伴唱,唱腔、板式得到更新,乐亭大鼓因此名声鹊起,冯福昌成为乐亭大鼓重要创始人。乐亭大鼓发展史上的滦南人,即是一部完整的乐亭大鼓发展史。王德有、戚德旺、杨久长、刘太山、沈闻章、张子山等老一辈滦南籍乐亭大鼓艺术大师为乐亭大鼓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靳派乐亭大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靳文然登上曲坛,历经名师,苦心孤诣,博采名家之长创靳派唱腔,20世纪40
27、庐州大鼓(合肥市肥东县)
“庐州大鼓”作为流行于皖中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最早流行于安徽省及长江沿岸广大地区,相传清代早期从山东传入今安徽泗县后形成。民间流传已延续近400年。“庐州大鼓”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瑰宝。庐州大鼓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浓郁的地方口音,是特有的地域文化。庐州大鼓说唱时,鼓书艺人边说边唱,时而摹拟动作,绘声绘色。其讲究韵律板眼,主要唱腔曲调为四弦书、锣鼓书和地方民歌。唱腔有歌嗓和内嗓之分。大鼓鼓词以“三个字”、“五句景”“七字唱”“十字句”为特点。流传甚广的鼓书曲目有《大明英雄谱》、《安徽十八大侠》、《五英八侠》、《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封神演义》、《说唐》以及新书《林海雪原》、
28、鸡泽冀南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手持梨铧片伴奏而得名(现用月牙铜板伴奏),属于曲艺,起源于清光绪年间,主要流传于山东、河北省南部。冀南梨花大鼓主要流布于河北南部的邯郸鸡泽县、邢台威县等地。梨花大鼓植根于民间,故多诉露民间疾苦和农家故事。它风格朴实,运字行腔声情并茂,唱腔丰富多变,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称,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以说为主,唱为辅(中长篇书较多),有慢板(哭调)、紧板、匀板,句式有十字韵、七字韵等。主要伴奏乐器:三弦、铜板、京鼓。服装:女穿旗袍,男穿长袍。主要传统书目有:《海公案》、《响马传》、《杨金花夺印》、《刘大哥劝老婆》、《丝绒记》等。梨花大鼓一人
29、庐州大鼓(合肥市肥西县)
“庐州大鼓”作为流行于皖中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最早流行于安徽省及长江沿岸广大地区,相传清代早期从山东传入今安徽泗县后形成。民间流传已延续近400年。“庐州大鼓”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瑰宝。庐州大鼓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浓郁的地方口音,是特有的地域文化。庐州大鼓说唱时,鼓书艺人边说边唱,时而摹拟动作,绘声绘色。其讲究韵律板眼,主要唱腔曲调为四弦书、锣鼓书和地方民歌。唱腔有歌嗓和内嗓之分。大鼓鼓词以“三个字”、“五句景”“七字唱”“十字句”为特点。流传甚广的鼓书曲目有《大明英雄谱》、《安徽十八大侠》、《五英八侠》、《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封神演义》、《说唐》以及新书《林海雪原》、
30、程岭大鼓书
程岭大鼓书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大鼓而得名,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夹板,配合唱腔、道白,节奏和谐。程岭大鼓书属于板腔结构体系的声腔,唱腔委婉优美,内容褒忠斥奸,情感色彩鲜明。服饰道具简单,一般以对襟长袖褂为主。据史料和流传状况推断,程岭大鼓书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茶馆内,活跃在乡间大户的喜宴,到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鼓书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鼓书行业万户凋零,解放后,残存的鼓书艺人又获新生。1961年,宿松县政府召开繁荣发展地方曲艺大会,程岭鼓书艺人石文华、江星宝参会;1962年,鼓书艺人受邀参加安庆地区曲艺大赛荣获金奖。改革开放后,几近消亡的大鼓书又重回到了民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