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道情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道情篇
16、甘谷道情
道情亦称道歌,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的一种说唱艺术。唐朝《续仙传》记载:“蓝采和手持拍板(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这可能是对早期道情最具体的描写。唐朝中期时,唐玄宗李隆基十分喜爱中国传统的道教并将它奉为国教,一时道教大兴,在这一背景下道教开始在全国流行,传教道士游历天下,传道时皆唱道情。道情最初只是说唱形式,在清朝以前基本上没有职业班社,艺人们多是在逢年过节酬神献艺。民国以后,个别地方才逐步发展为民间具有职业班社演出的团体,内容从传统的祭祀、传道发展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演唱内容。道情音乐比较丰富,据传有多种套曲和曲调,但是现在演唱和能够完整收集到的不多。道情的唱腔为联曲体,它是利用诸宫调
17、金华道情
金华道情-------又叫唱新闻、劝世文。它与杭州小锣书、温州鼓词、宁波走书、绍兴莲花落合称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从明朝至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一直是金华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它是一人多角色坐唱式单挡说唱艺术。唱一段加几句说表,配上简单的动作,即所谓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伴奏乐器极为简单,仅一个情筒和两块竹板。金华道情是最受金华民众欢迎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道情在金华流传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三百多年。金华道情是旧时代盲艺人艰难生存状况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在交通阻塞、信息封闭的年代,走村串户的曲艺艺人充当着信息的媒介,成为旧时代农工士商、村夫民妇接受教化、享受艺术的主要来源;在抗日战争时期
18、陕北道情
陕北道情原名“清涧道情”,后因“陇东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故统称为“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绥德、榆林、子州、保安、吴起、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陕北道情最早出现于清涧县东解家沟的玄武村。据该村道情艺人王儒伦口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艺人前来本村和附近的寨沟演出,始将山西道情传入清涧。后与当地的民歌结合,并吸收了眉户、秧歌的艺术成分,形成了清涧道情。最早组班演出的是王儒伦的老爷爷,称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光绪年间至本世纪三十年代,清涧县出现了史家河、岩头、袁家河、乐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们经常出外演出
19、延川道情
延川道情作为陕北道情的分支,属后起之秀,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曲艺。道情本为道场曲,是服务于道教的一种音乐形式。延川人把道情与陕北民歌谣、民间舞蹈融洽在一起,有了一种新的曲艺形式——说唱韵味浓厚,表现出明显的曲艺色彩。简单粗犷的戏曲,闹社火的秧歌服,粗犷的秧歌舞,地道的方言土语,构成了道情戏独特的表演形式。延川民间流传大量道情剧,如《走南阳》《忤逆子》《三回头》《牡丹亭》《李四接妻》《十万经》《李大开店》《墙头记》《张良卖布》《二流子转变》《湘子出家》等,其中《十万经》《李大开店》最受欢迎,已成为传统道情代表作。延川道情戏有两种:一种是闹秧歌,在本村演出,吃饭住宿在自己家里;即使到外村演出,
20、安康道情
安康道情属陕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陕南派。以演皮影戏为主,有地道风格。清咸丰、光绪年间极为兴盛,其音乐悠扬细腻,宜于抒情,主弦牛皮弦音调柔婉,配以笛子、渔鼓筒,音色独特而动人。曲板多、板式有二六、安板、代板、兴板、紧板、摇子和滚白等。各种板式又有硬调与软调之别,硬调欢快,软调悲凉。剧目也很丰富,约有1200多个。安康道情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清嘉庆年间形成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中国戏曲志·陕西卷》(1983年由《中国戏曲志·陕西卷》委员会编撰)在大事年表中记述(1810年清嘉庆15年)安康道情,汉滨区有皮影艺人李久祥驰名陕南。后有李荣福(人称“赛久祥”)家收藏有嘉庆年间手抄道情剧本《望
21、周至道情
周至道情是流传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道情,是道教宣传教理教义为道教服务的一种汉族民间演唱曲艺。最初宣扬道家的修身养性,改恶从善为宗旨,也是道家所说的“点化”。周至县历史悠久,周至县楼观台是老子(李耳)说经的地方。后来,在汉、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楼观台成为全国有名的道观,来往1及游人很多。在这种情况下,道教内有人将教内的经典,文献等改为“道情”演唱。楼观台也是“道情”这种曲艺形式的产生,发源地。道情是以“清、贤、高、载”四字为教义。清,是清净无为。贤,是贤寿重德。高,是高风亮节。载,是宣扬教义的意思。最早的道情见云游道人拿上尖板鱼鼓演唱。后来传于民间,其形成一个人唱,
22、清涧道情
清涧是陕西省2004年命名的“道情之乡”。清涧道情在陕西陕北地区一直以广场艺术的形式流传于汉族民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何为道情呢?相传在唐宋时,道教在陕北一带盛行,道人们以道学为意创音谱曲,作出了一种用于宣传道家学说的演奏乐曲,叫做道曲,并制作了与之相应的渔鼓和简板等伴奏乐器。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又将历史故事、神仙鬼话编成各种曲种,这一来果然被众人广为传唱。人们将这道曲与酒曲、爬山调以及哭死人调进行融合,就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道情”。道情原名“黄冠体”,源于《九真》《承天》等唐代道曲。道曲(经韵)吸引了词调曲,演变为民间演唱的新经韵即道歌,道歌分为诗赞体说唱道情和曲牌体说唱道情。
23、尉氏渔鼓道情
渔鼓道情是一种板腔体唱腔音乐和其他说唱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音乐和语言结合的很紧凑,道情这个曲种是很古老、很稀少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道情由一人演唱,演唱者以左臂夹道情简,手打云板,右手拍击渔鼓,简或以坠胡、二胡或三弦伴奏,唱腔音乐的高低不固定,定什么曲调则视艺人嗓音高低来定,通常多以能唱出最低音为标准,道情的唱腔共分“平板式”,“阴阳板式”“散板式”和“叹韵板式”四大板路。渔鼓道情多流传在尉氏、通许、鄢陵、长葛、许昌一带。
24、义乌道情
义乌道情,俗称“唱新闻”。前有新闻后有戏,新闻要唱《××记》,这是道情艺人开唱时常用的两句开场词。道情源于唐代,传于宋,行于元,兴于明、清。早在明代就在金华、义乌土地上繁衍生息,是百姓最为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形式。《辞海》1989年版载有“义乌道情、湖北渔鼓”的词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情艺术得到了重视和发展,1950~1964年,盲艺人叶英美曾三次晋京,唱出了“享共产党的福、吃共产党的谷、住共产党的屋、唱共产党的曲”的名段子。在全国曲艺界享有“北有韩启祥,南有叶英美”的盛誉。道情名家叶英盛,于1985年7月和2005年1月两次晋京演唱义乌道情。2008年,现代道情《春涌乌伤》代表浙江省参加
25、温岭道情
温岭道情是指分布于温岭市范围内的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道情艺术是民间曲艺形式中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道教的“道曲”,以道教事故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南床时开始用渔鼓和筒板为伴奏乐器,因此叫“渔鼓”。明清以来流传甚广,题材也有所扩大,在各地同民间歌谣相结合而发展成许多曲种。道情艺术的共同特点是说唱结合、以唱为主,多为单人演唱。既可以坐唱,也可以走唱,但一般均以坐唱为主,演唱时,左手握夹板,道情筒斜靠在左手臂上,右手三个指头拍打筒皮。道情演唱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为农村群众所喜闻乐见。温岭道情历史悠久,大约始于明末,盛于清代,尤以清末民初最为流行,当时在温岭境内,以东乡(新河、滨海箬横一带)最为
26、高镇子道情
高镇子道情高镇子村位于旧时怀仁高镇子海东边的梁地最高处。几百年前原来的村名叫镇海堡。村中原有一古刹名叫“龙泉寺”,《怀仁县志》中记载为“唐时所建”;唐代正是道教盛行,道歌创作繁荣时,是道情剧种的滥觞期。道歌、道情何时传入高镇子村已不可追寻。但旧时,村庄地处西口古道大路边,是繁峙、应县、浑源西出的必经交通要道,村中有好多车马大店,有一座四盛店的店掌柜还会蒙语,这种地理环境为文化的传入、积淀造就了客观的自然条件。能溯其源头、口口相传的,村中道情剧团活动可上溯到清末同治年间。由于道情剧目中多有神仙和廿四孝内容之故,当年村中士绅以为有教化民众的功用,故而倡导、资助村中结成道情班社,使得这一地方剧种在村
27、子长道情
境内道情音乐以县城瓦窑堡为界分东西两路。东路道情(由绥德米脂传入,也称嗨嗨腔)演唱过程中衬词多,节奏明快夕情绪轻松活泼夕热烈奔放。西路道情(亦称西凉调,由甘肃、宁夏传入)曲调悠扬文雅,节奏舒缓,呈现山歌情趣。遭情曲脾多,能够满足一些戏剧故事的表演。(子长道情一般依起板一开场的一引子或大过门)一一正本——结尾次序进行。曲调以“十字调”,“冒凉腔”,耍孩调”为主,在曲艺中多单独使用,有时为了新颖和唱词之需则插入其他曲调,结束时有“落板”。子长道情节奏自由,演员可根据剧情随时延长某一音,常常出现“强弱交错”现象,大致为“一板一眼”(2/4)“一板三眼”(4/4),无板无眼的散板为多见。
28、蒲城石羊道情
蒲城石羊道情是一千多年前盛唐道教音乐的活化石,又是独具特色的传统曲艺艺术。蒲城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兼具丘陵、台塬、平川地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酥梨,是国家级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桥、景、光、惠、泰五座唐陵神道石刻甲天下;距古都西安110千米;西延铁路、京昆高速公路西禹段穿境而过。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蒲城石羊道情曲艺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唐教坊之法曲,中唐时期,戏剧鼻祖唐玄宗李隆基尊道教始祖老子李耳为同宗先贤,笃信道教,为加强传经布道效果,将宫廷音乐谱写成法曲说唱表演,故称道情。唐五陵在蒲城修建的百年间,作为“奉先”的京兆之地,法事道场频繁,道情演出十分活跃。唐后,道
29、赵县道情
赵县道情,俗称“涣鼓书”、“渔鼓”,是流传在河北省赵县一带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以地方语言说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素优美,既能说唱小段,又能说唱大书,深受当地人民群众欢迎。赵县道情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起初是单人多角色演唱,有丰富的表现力,类似现代的评书,后改为双人说唱,与相声有诸多相似之处,是地域地方性很强的民间曲种。器具为筒子和串板,改为双人说唱后,器具又增添了架子鼓、长板等。据祖辈言传,道情伴奏使用的镲为何仙姑的荷花云镲,筒子为张果老的筒子,长板则为蓝采和的板子,虽然这只是历史传说,但是赵县道情的历史渊源由此可窥见一斑。据史料考证,清康熙十年(1671)赵县有道情艺人有
30、梓潼道情
道情是以说唱为主的流行于梓潼的一种曲艺形式,有的地方称“渔鼓”,四川称“竹琴”,梓潼俗称“打道筒”,内容有道教神仙、劝世文、现实题材等,以教化为主。道情,最早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道情可能与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有关。韩湘子手中的法宝,正是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道情的伴奏乐器,直到现在。道情多为单口说唱,明清以来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各地道情不下几十种,大多以流行的地区命名,如浙江有温州道情、义乌道情、东阳道情,江西有洪赵道情、神池道情、临县道情等。也有称渔鼓的,如湖北、湖南渔鼓。四川称“竹琴”,梓潼俗称“打道筒”。道情一般多为七言,也有五、十言及长短句的一种韵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