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灯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灯篇
136、三江口水灯节
三江口放水灯的习俗始于西施由越入吴时。相传,七月十五那天,西施入吴时经过三江口。当时去吴国时用竹筏至三江口换船,时值二更,族长们鸣锣唤起村民,用灯笼火把迎接西施娘娘。娘娘换船北去时,村民点燃禾草,投于江面。燃着的成堆稻草,随船而去,以礼送娘娘,并且相沿成俗,每年的这一天,三江口村民摺灯点烛,放于水面,任其游弋。又有说,是三江口放水灯吓退了伍子胥的潮兵。三江口水灯,由早期的草禾点燃后逐步发展成现在的水灯,用竹篾做成架子,裱糊以新纸,下托以泡沫塑料,上再置蜡烛或菜油灯芯,可点燃排放。每至七月十五日夜,三江口村民均要在浦阳江上放水灯。风俗沿习至今,更成了浦阳江两岸、三江口村民的主要节日之一。2010
137、漠河放灯节
北极村的放灯节是每年的夏至这一天。这是一个年轻人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许多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于傍晚时分,都会携手来到黑龙江边的放灯台上,点燃自己亲手制作的江灯,许下自己的心愿,放飞他们对未采生活的美好企盼。一时间,千百只五彩缤纷、姿态各异的江灯随波飘荡、缓缓游动,亮着希望之光,与天上的星星相互映衬,远远望去就象一长串萤火虫随着江水飞舞,场一道十分绚丽的风景。近年来,放灯活动大有突破常规的趋势。许多年轻人只要心有所想,就会在任意一个傍晚来到黑龙江放下一只江灯,默默看着它随江水漂去。让承载着自己心愿的江灯在夜色中闪烁着点点金光向远方漫游而去,寄托着对生活、事业、人生及亲朋好友的美好祈愿和祝福!为了促
138、青溪仔狮灯
《仔狮灯》是花灯类的舞蹈,流传于大埔县的青溪、茶阳、湖寮等地。它吸取了大埔提线木偶的技艺,使狮与球连成一体,由1人操纵,变化出各种仔狮戏球的仪态。表演时,在广东汉乐音乐伴奏下,众仔狮各抢一个彩球,抛抛接接,忽离忽合,欢快起舞。主要套路有:“雄狮出山”、“画眉跳架”、“流星赶月”、“猫儿扑鼠”、“卧地滚球”、“鲤鱼挺水”。充分表现出仔狮的活泼可爱和童真童趣。一九八三年,《仔狮灯》被评为广东省民间舞蹈创作奖;一九八六年《仔狮灯》被评为广东省民间舞蹈比赛“丰收奖”;一九八八年大埔仔狮灯队参加广东省首届欢乐节的演出;一九八九年,《仔狮戏球》被收入《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一九九○年十二月,《仔狮灯
139、丁灯
丁灯(壮语译音)翻译成汉语为点灯的碟子。凌云壮族祖先参照点灯的碟子制出八角形的模具,将打磨好的米面、豆芽放入模具里,再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炸,炸好后豆芽就像点灯用的草蕊,粑粑形状就像点灯用的碟子,故此得名丁灯。每到清明、三月三,凌云的壮族家家户户制作丁灯,用于拜祭先祖,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丁灯也由此成为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主要食材:糯米、黄豆、黄豆芽、山茶油、白糖、盐、五香粉
140、盂兰灯会
中元法会在胜芳又称为盂兰灯会,说的是美丽少女玉兰与俊秀书生辛生相爱,他们青梅竹马,恩爱非常,但是美满的爱情却湮没于封建纲常,由于双方父母的反对,造成了辛生和玉兰双双投河的爱情悲剧。盂兰灯会当地村民在玉兰与辛生跳水的地方发现了两朵盛开的并蒂莲花,深为感动。自发地组织盂兰灯会,奏乐放灯为一双痴情的恋人送上千年不变的祈福,也庆祝一年的丰收在望,生活美好。每年农历七月十四、七月十五盂兰灯会期间,夜幕降临,中亭河边人声鼎沸,家家烧香,人人放灯,古乐奏鸣,礼炮升空,河灯、满月、烟花辉映成一色,中元法会是胜芳游不可错过的又一景。
141、黄河九曲灯会
黄河九曲灯是隆化城乡在正月十五期间举办的大型灯会,是由古战场中的黄河九曲阵演变而来。传说赵公明妹妹姬宵、碧宵、琼宵为破敌摆过此阵。灯阵中有365盏灯,即是阵中365名带兵头目,每个头目带兵3名,全阵共1095名兵丁守阵,中心(天灯)指挥官用红绿旗指挥,变化阵势,使敌方陷入阵中,迷若瀚海,手足无措,后被民间艺人演变为黄河九曲灯会。黄河灯的架子用竹木、秫秸和向日葵杆编扎,高5尺,九个曲阵连成正方形,横竖排各19盏灯计361盏,门灯4盏,其中,中心一盏为天灯,设高杆挂起,365盏灯象征一年365天,遇上闰月年门灯加成5个。灯距和路宽各5尺,占地近2亩,九个曲阵有固定的路线,入阵后依次先到四门斗,再到
142、幺妹灯
幺妹灯产生的历史已无确凿证据可考。在《蒲江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述:“龙灯、狮灯为庆典的文娱活动得到继承和发扬。除此之外还有牛儿灯、幺妹灯、踩旱船等。”根据对民间文化素有研究的吴芝海讲述,幺妹灯产生于唐太宗年间,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种男女间同台说唱的表演形式,后来被皇家认可而得以普及。长久以来,川西一带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期间,在民间娱乐活动中幺妹灯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不少大户人家请幺妹灯到家里学出,邀左右邻室共欣赏。幺妹灯中的扮演者有一个从男到女的过程。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不能抛头露面扮幺妹,再加上演出中台词有点“荤”,常拿男女之事来说笑,常男扮女装。1949年后由于妇女地位提高,女性才开始在其
143、佛山彩灯
佛山彩灯,俗称灯色,是民间艺术与民间习俗相结合的艺术品。佛山彩灯品类丰富,包括头牌大彩灯、人物故事灯组灯、彩龙灯、年宵花灯、中秋灯、秋色特艺灯、以及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彩灯等。佛山彩灯题材广泛,以喜庆丰收,吉祥纳福以及戏剧人物故事为特征,以佛山独有的铜衬剪纸作装饰,纹样丰富,色彩艳丽,金碧辉煌,画面欢快热烈,灯型千姿百态,工艺精致,精巧秀丽,是中国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彩灯的代表,其扎制工艺在国内占有领先的地位。深受我国各地群众的喜爱,世界各国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予高度评价。新加坡先后十八次邀请佛山彩灯前去举办展览,并给予“中国彩灯之最”、“彩灯一绝、名扬四
144、黄姚龙灯节
贺州昭平县黄姚古镇,每年的农历七月半中元节,天气好的时候都在姚江举行水上舞龙灯活动,这在我国可能是很少见的一种舞龙方式。黄姚人扎的龙与人们常见的旱龙不同,因为人和龙都在水面上舞,所以人和龙必须漂浮在水面上。龙头像一间漂亮的小花房,扎着彩旗,龙门写着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对联。龙身至龙尾近百米长,是由一只只生柚子削去较尖的一面,挖开柚子芯,然后将柚子用麻绳串起来,在柚子上插上点燃的神香和红烛,龙头则用彩灯装饰。等到傍晚天黑以后,村头的锣鼓敲起来,庆祝的鞭炮声响起来,年青的小伙子也舞起了狮子,镇上男女老少纷纷往姚江边走去,人越聚越多,在一番祭祖祈祷后,舞狮队和锣鼓队登上了竹排,舞龙灯开始了!一
145、云安玲珑子母灯
玲珑子母灯是花灯的一种,又叫大花灯或大灯,主要流行于云浮市云安县一带。玲珑子母灯与普通花灯大同小异,以一般花灯为主体,但比一般花灯高档,其选材更加精良,工艺更加严谨、精细,组合更加协调,色彩更加鲜艳。不论是材料的选取或画面的制作,都特别有讲究。做骨架用的竹料,要选用重阳后的广宁黄竹,保证开料、成型的质量。画面的制作、粘贴,全部用人手彩绘,剪折镂刻、造型制作等,都要比普通花灯精细华丽,灯体通透、玲珑浮凸,画面形象男女老少均栩栩如生。作画时尤其叫绝的是一笔双色,花鸟人物,下笔即成,鲜艳夺目,跃然纸上。在花灯主体的上方加一大于主灯的华丽的六角形灯盖,在灯盖的六角分别再垂吊一装饰美丽的小花篮,流苏飘逸
146、弥渡花灯
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花灯起源较早,盛于清末民初,普及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弥渡花灯歌舞总体分为“太平花灯”和“元宵花灯”两种,具有自娱性、娱他性、祈神求福性等共同特征。其表现形式有“团场灯”、“门户灯”和“过街灯”。弥渡县村村有灯班,规模不受限制,灯班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人,各村灯班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领”。表演时不分男女老幼,浓妆艳抹,手持各种道具。弥渡花灯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在街头和场院演出,均无布景,不分场次;演员表演自如,边走边唱边转,没有固定程式,表演比较随意,生活气息浓厚。花灯内容有排灯开道、龙狮表演,凤引麒麟、旱船、白鹤、蚌壳、钱鞭、高跷、云高台,大唱、小唱等。弥渡花灯名曲《十大姐》
147、元谋花灯
元谋花灯是以民间歌舞为基础,吸收外来剧种、剧目、音乐、表演形式,融合地方山歌、小调和民间舞蹈而逐渐形成的地方剧种。元谋花灯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民国时期,全县有39个灯社,每年春节都在邻近村社巡回演出,演出剧目达111个。1958年,元谋县成立了元谋县花灯团,上演了众多改编的传统花灯和移植的现代花灯。元谋传统花灯有传统剧目101个,分文戏、武戏、庙会戏,其中又分袍带戏和三小戏。袍带戏场面大、人物多,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多为大中型戏。三小戏突出小的特点,即小生、小旦、小丑,以演谐趣小戏为主。传统花灯剧目有外来剧种移植的,也有地方艺人创作的,均在融合了地方民歌、小调和地方曲
148、嵩明花灯
嵩明花灯作为云南花灯主要流传地之一,嵩明的传统花灯活动十分兴盛,据史料记载有超过200个村寨曾有花灯活动。除元宵灯会期间的表演外,嵩明花灯还在各种民间庙会中汇聚表演,灯期长达一二个月。嵩明花灯的表演形式多样,民间习惯分为“团场”和“坐场”两个部分。“团场”是花灯演出的开场节目,由十余名成对的男女角色歌舞表演,气氛热烈火红。“坐场”是各类小戏、小歌舞和小演唱的统称,以小戏表演为主。嵩明花灯小戏剧目非常丰富,约计70出,部分只有说白而无唱腔的“讲口戏”在其他花灯流布区较少见。嵩明花灯的“团场”在20世纪50年代被总政歌舞团改编为《红灯舞》,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有一定影响。嵩明花灯的部分剧(
149、滏阳河灯
邯郸市马头镇位于邯郸市主城区南15公里,张庄桥村位于邯郸市正南方,都在滏阳河畔。《魏都赋》注云:“鼓山又名滏山,滏水源出山麓。”故名滏阳河。滏阳河绵延通畅数千年,滏阳河灯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北沿滏阳河一带河灯文化的源头和缩影。河灯文化和当地特色商贸业兴衰有难以隔离的历史情缘,传承至今生生不息,内涵、形式日渐丰盈。滏阳河灯从唐代家户单一放河灯,经宋、元两-育、传承和发展,逐步演变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民俗文化。明、清两代,因航运的发达,这一代商贾云集,以河灯为寄托的各种形式的祈福和祭祀活动随之风行,河灯文化达到鼎盛时期。解放后,因建东武仕水库引水,致使滏阳河航运衰落,河灯文化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
150、丰南篓子灯
篓子灯,又称“椅子灯”,流传在河北东部的丰南区、丰润区等环渤海地区。因面具是用鱼篓和太师椅制作,表演时面具内燃蜡烛而得名。其产生无文字可考。篓子灯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遗留在民间的傩舞,是河北东部一带驱鬼逐疫活动的遗存。丰南区傅庄子村的篓子灯,至今仍保持着古老的风貌,具有地域性特色,是河北东部一带为数不多的民间傩舞,可谓古燕赵“乡人傩”的活化石。传统的篓子灯表演由六名男子分别扮演五个小鬼和一个判官(钟馗)。舞者头戴面具,不化妆,着便装。小鬼的面具是以竹篾或秫篾编制而成的鱼篓为骨架,眼、鼻处留孔,篓子外面糊毛头纸,彩绘而成。判官的面具是以太师椅为骨架,外糊毛头纸彩绘而成。太师椅的两个横撑落在舞者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