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
151、峨山彝族花鼓舞
峨山彝族花鼓舞,彝语称“者波必”,流传于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村寨。在双江镇、小街镇、甸中镇、化念镇、塔甸镇、大龙潭乡、富良棚乡、岔河乡,均有大量的彝族花鼓舞分布,并有经常性活动。花鼓舞于清末(1898年)传入峨山,民国时期在全县普及。流传至今的花鼓舞作为彝族人民创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已成为彝家人怡情、励志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峨山彝族花鼓舞原用于丧葬、祭祀,后广泛用于婚丧、奠基、新房落成、接神送祖等民俗活动,现已成为仪仗及广场表演的主要内容。花鼓舞为5人合跳,由“龙头”执箐鸡尾领舞,其余4个舞者左腰系花鼓,右手执槌击跳,以颠跳为基本步伐,有蹬、拐、转、垫、跺、腾跳等变化。花鼓舞分快
152、王台太平鼓
越王台太平鼓相传是汉闽越王诸在抵御敌军凯旋时,为庆贺抗敌胜利,保一方太平而编排的击鼓敲锣活动,后发展到每年正月迎佛时进行,用以祝颂风调雨顺,一年平安。由于这项活动规模大、操练难,很长一段时期已经中断。直到1995年,在挖掘王台文化遗产时,根据王台村民提议,由镇文化站组织人员收集散落在民间的鼓谱教具,进行整理加工,并聘请民间艺人传授鼓技,重新组建了太平鼓队。基本内容:太平鼓由四面大鼓、二十面(可多达40面)小鼓、十一面战旗、三付铜钹(锣可多达20面)组成。大鼓高80公分、直径60公分,只能置于地上敲击。为了便于行进表演,小鼓则用肩挎。鼓手们身着象征铠甲的黄衣黄裤,胸佩护心镜,腰系护腰带。队形以方
153、怪村太平鼓
太平鼓最早不叫太平鼓,它源自一种教派的祭祀仪式,出现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在清朝流传到民间且非常盛行,人们为了乞求风调雨顺,歌颂太平盛世,打起鼓,载歌载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人们就把这种鼓叫做太平鼓了。京西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了太平鼓,相传是由皇宫里的宫女传出来的。由于这种舞蹈式的表演是为皇上和大臣们进行表演的节目,所以一经传出,便立刻盛行于京郊地区。在京西一带,自清末以来,太平鼓普遍流行在王佐地区,成为京师地界广泛的民间文娱活动,至今流行于王佐镇怪村的太平鼓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京西太平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京西王佐镇一带,从西北部山区的羊圈头村到最东南的王庄、南岗洼,村村都有活动。王佐乡怪村的太
154、青田鼓词
青田鼓词为流行青田境内的一个曲艺品种,明清时期已见流传,青田俗称“唱词”,用本地方言演唱,演唱者大多为盲人。青田鼓词在全县境内上至祯埠乡下至温溪镇东岸均有分布,现有鼓词艺人300左右。青田鼓词为一人表演,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结合。词句以七言为多,通俗易懂,道具简单,节奏整齐,板式变化丰富。青田鼓词可分为“平词”、“大词”两种。“平词”又称鼓架词、家家词、生词。传统曲目体裁多为讲史、世俗、神怪等内容为主。也有非叙事性的抒情类简短曲目。平词为娱乐性演唱,是人们在劳作之余进行消遣的文化娱乐活动。演唱地点一般在农户家中或村庄的众处。“大词”亦称还愿词,跟佛教道教有关。主家为祈求各种心愿的实现在神灵
155、东雷上锣鼓
东雷上锣鼓仅存于合阳县坊镇东雷村。东雷村东临黄河,西接中雷村,南与太里村隔沟相望,北与百良镇岔峪口相接,位置在北纬35o13,东经110o21,在战国魏文侯17年(公元前429年)即有人口居住,因该村东临黄河,河水滔滔声如雷鸣而得名,又有一说因东雷上锣鼓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因“擂”与“雷”同音,故村名为东雷。东雷村距合阳县城29.5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960人,原属伏六乡管辖,1997年归坊镇管辖,东雷村上锣鼓被喻为“中国原始舞蹈的活化石”。东雷上锣鼓的历史渊源东雷上锣鼓是我国古代民间舞蹈的缩影。远在夏商周三代合阳为“莘国”(亦名有莘国),《孟子》一书就有“伊尹耕于有莘之野”的
156、桑植薅草锣鼓
桑植薅草锣鼓是民间生产劳动时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清同治十二年有记载,“土人以刀耕火种,掘地耘草,鸣锣击鼓,伴之以歌以娱乐者。如今,在桑植薅草锣鼓歌中,歌师的吟唱已由单纯的祈神驱灾演变为鸣锣击鼓,催人奋进、活跃劳动气氛,达到消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之目的。桑植薅草锣鼓歌作为土家族典型的民族歌唱艺术,其声腔特征、表演内容、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等无不与桑植土家族文化和民间习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撰稿:侯碧云
157、华州背花鼓
华县位于关中东部、渭河下游,地处东经109°36′至110°2′48″,北纬34°12′27″至34°36′27″,面积为112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人口36万。东临华阴,西接渭南,南依莽莽秦岭,北临滔滔渭河,距古城西安90公里,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西潼高速公路横贯而过,为关中与中原交通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有“通化门前第一州”之称。现代化的通讯、交通极为便利。华县历史悠久,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县境内数十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古遗址,彰显着我们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历史,创造文明的轨迹。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庶弟姬友为桓公
158、抚宁太平鼓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唐代已有。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相传,单皮鼓最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代杨宾《柳边记略》载:“满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以铃(腰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十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载涛、恽宝惠《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也说:“萨满乃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皮蒙于圆铁圈上,下有把可持)。”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载,北京郊区流行打太平鼓:“太平鼓。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
159、颍上大鼓书
颍上大鼓书,本地俗称“打鼓说书”,是一种一人说唱并重的表演形式。是安徽大鼓在发展传播中在颍上形成并发展和影响周边的一种曲艺形式,这种民间曲艺从清朝中期基本形成至今已近二百年,是颍淮大地上荡气回肠意悠远的艺术奇葩。“颍上大鼓书”源于颍上,流行于颍河淮河之间的颍上、阜阳、阜南、霍邱等地。据《国家曲艺志•安徽卷》记录:李家生,颖上县人。…十八岁时投师艺人朱华庭,分心学艺,二十岁即出师平话。时常活动于阜阳、霍邱、颖上、阜南县城上演。…后久居在颖上。”《安徽大鼓的历史发展研究》文中这样描述颍上大鼓书的诞生和传承:“李家生以颖上为中间,活动在左近地区平话,动员了左近地域大鼓的开展。就象地动有一
160、敲鼓亭
敲鼓亭是一种融民俗音乐和道教音乐于一体的民间音乐形式,流传于以海宁许村西行宫为中心的地区及周边乡村。敲鼓亭原为道士演奏的节目,后成为春季农村行街庙会(俗称“迎会”)的节目之一,一般出现在行宫菩萨后。海宁许村镇有关部门曾于20世纪70年代作过调查,据当时尚健在的西行宫道徒周老根(1910年出生)、宋雪昌(1915年出生)等人回忆,他们年少时曾在西行宫背诵过敲鼓亭工尺谱。以此推算,敲鼓亭在许村西行宫一带流传已有百年以上,其形成当在清乾隆年间。敲鼓亭的表演方法和演奏形式均别具一格,演奏时打击乐是以一人操作多种乐器来完成的,并用一种乐器打击出多种音响效果。敲鼓亭以形如小轿而下无底座的亭榭台阁式鼓亭为其
161、挑担围鼓
挑担围鼓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挑担围鼓俗称挑鼓架子打踩街,是可以行进演奏的一种民间吹打乐演奏形式。先秦时期,古楚乐盛行,已八音俱备,凡重大庆典、祭祀、宴乐之举,必有鼓乐演奏。汉唐以来,荆州民间吹打乐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运用十分广泛,南北朝时期直至宋代,荆州民众于腊八日举行驱傩民俗活动时,村人并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人们敲锣打鼓,走街串村以逐疫。唐宋时期,泊于沙市长江码头的船只,有击鼓鸣锣开船的习俗。南北朝以来,沙市龙舟所用击节之乐器便为鼓、锣、马锣。入宋,唐代俗乐,盛传民间,宋太祖赵匡胤平定荆南,曾从其都城江陵得精艺乐工32人纳入教坊乐部。明代荆州王府所用之乐曲及演奏方式,对
162、月浦锣鼓
清朝中期,月浦当地的经商小贩们就挑着货担行乡串巷,一边吆喝,一边敲击着手中的小鼓,发出响亮的声音,吸引顾客出门购物。据传,这些商贩们敲击的小鼓类似于江苏南部的“花香鼓”,鼓面直径在25公分左右,厚度约3.5公分,单面蒙皮,音量较小,但音色清脆,很有特点。以后,当地的民间艺人将货郎小鼓作为乐器在江南丝竹中演奏,但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到了清朝末年,为了参加庙会,灯会等庆典活动,当地的鼓手们将货郎小鼓的形制扩大到直径33公分,厚度为7.7公分,两面均蒙皮,还做了鼓架,这样,大大增加了音量,音色也较为浑厚,更适合于室外演奏。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和几代民间艺人的创造,演奏形式也相对定型。通常由八只小鼓,分两
163、庆丰花鼓舞
在商丘大地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绝技——花鼓舞,花鼓舞以其夸张的生活动作、绝妙的武术动作和生动的动物模仿,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看,咱豫东大地上这支花鼓舞队的表演,那可真叫精妙绝伦!带头表演的是已年过70岁的赵明亮老人。据老人介绍,梁园区李庄乡侯庄花鼓舞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当时该村周凤潜幼年家境贫寒,为谋生计,投靠到山东曹县杨双庙村杨氏花鼓团学习花鼓舞,后自立门户,成立花鼓舞团,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花鼓舞演出一般由两名演员翻着跟头开场,在两名翎子手的指挥串演下,他们或沿街或围场,在大鼓、筛锣、大锣、小锣、大镲等锣鼓乐的伴奏下,翎子手通过转、甩、送、引等舞蹈动作,指挥彩娃进行纵横交错的队形变换
164、兴山地花鼓
地花鼓(俗称花鼓子)是流传在宜昌市域秭归、兴山、宜昌等县的汉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据老艺人祖辈相传推断,至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从“一周二岁打花鼓,打到九州十三府”的台词唱腔来看也说明了它源远流长。地花鼓属灯舞类,最初仅限于春节等传统佳节时与大闹花灯活动穿插进行,汇同“狮子”、“龙灯”、“彩莲船”一起进行表演,载歌载舞,情节生动,内容朴实,表演风趣,喜闻乐见。这种文化习俗后来逐渐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领域,民间操办红白喜事也打起花鼓子来。地花鼓多为两人表演,一旦一丑(扮成一对情人或一对夫妻),旦角自古来是男扮女装,后才发展为男扮男,女扮女;也有四、六、八人花鼓,男女成双。
165、任丘大鼓
沧州市任丘大鼓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任丘大鼓最初是受宋代“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启发孕生,用于抵御外侵,鼓舞士气。现在,敲大鼓成了任丘人民逢年过节、农业丰收之后,表达喜悦心情的最为传统的庆典方式。任丘大鼓较其他地区的鼓类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明显的特征表现为:一是个儿大。一般鼓直径在2米左右,用整张黄牛皮精制而成,用铁钉1600余枚,可由8到10人同时敲打。二是鼓重音厚。当大鼓擂动时,声如狮吼龙吟,势如万马齐奔。三是协调得当。当大鼓进入状态的同时,佐以铙、小钹、铛铛等传统民间器乐随之合拍,更加烘托出大鼓的雷霆之韵、雄浑之情、奔放之趣、整体之美。任丘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