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
166、手工彩色达甫鼓
新疆彩色达甫鼓吸引着不少外地游客专注的目光。据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经销旅游产品的努尔买买提介绍:这种上市不久的彩色达甫鼓又叫手鼓,是由专业人员手工绘制而成,价格约在50-上百元不等。由于达甫鼓是维吾尔族人最喜爱的打击乐器之一,既可用于唱歌跳舞的伴奏乐器,又可摆在室内作为饰品,实用、价值观赏、收藏价值较强,携带方便,有着浓厚的民族工艺特色,倍受国内外游客欢迎。不少市民甚至将这种装饰品作为赴内地馈送亲朋好友的礼品。
167、大城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在河北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流传在中国北方的著名曲艺品种。大城县正处于该曲种的源头地带,这里地处子牙河流域,因子牙河原名盐河、沿河、西河,依地域定名为西河大鼓。早在清道光年间就有鼓书清门五奎之一曹占奎(大城县贾村人),学艺后下传于杨魁文,又下传“永”字辈。至清咸丰年间,经过几代西河大鼓艺人的努力,创造出了新唱腔,使曲调更加圆润悦耳。其后“永”字辈弟子赵永魁、王永顺、吴永荣等收徒传艺,使青门鼓书艺人在大城兴旺起来,并到京、津、沧、保等地演出。清末民初,西河大鼓进入兴盛时期,大城县涌现出一批颇负盛名的演员,如李德全(九高庄人)创立了西河大鼓“小北口派”,后称李派。李派代表人物李德
168、团风丝弦锣鼓
团风贾庙熊家塆丝弦锣鼓是鄂东地区仅存的一支由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又有丝弦乐器及唢呐伴奏在一起的民间器乐体裁。它起源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近300年历史了。它曲牌多样,乐器齐全,场面宏大,常运用于民间祭祀、婚丧嫁娶等重要民俗活动中,一般演出人数最少在18人以上,最多可达到八九十人。在活动时可原地坐姿演奏,也可在行进中演奏。通常是敲打马锣并指挥整个乐队,打击乐和管弦乐可交替演奏,也可分别演奏,演奏技巧性强,演奏形式独特,既有锣鼓乐的粗狂豪放,又有丝弦乐的细腻婉转动听。经过长时期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现收录有《雁翅卜王鹅》、《八哥洗澡》、《牛擦痒》、《回头望》等18个曲牌,2006年被申报为黄冈市非物质
169、二界岭乡二界岭村花鼓戏
花鼓戏是湖南地区最有影响的地方小戏,它是由各地农村劳动山歌、民间小调、灯舞和对子戏、地花鼓发展起来的。大约在十八世纪末,各地陆续出现了不同名称的花鼓戏雏形,十九世纪中叶,各地花鼓戏一方面由凑拢的临时戏班和半专业戏班、专业戏班发展,另一方面由演出“二小”戏向“三小”戏、多角戏发展,先后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剧种。特别是它吸取了各地方大戏的艺术营养,渐趋成熟。后以流行于不同地域和声腔、剧目、舞台语言等方面的差别分为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零陵花鼓戏。花鼓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在人民群众中有很深的基础,各路花鼓戏均用名自的地方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采用各
170、苦水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也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苦水太平鼓则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鼓的鼓身为木质,大红颜色,绘有龙狮;鼓面为牛皮,绘有太极图案;鼓体较重,十数斤不等。表演时,几十人乃至上百人列出大型的阵势,鼓手们斜背着太平鼓,持鞭击鼓打面,阵容雄浑庞大,节奏起落有序,身法刚健多变,声响震耳欲聋,方圆十数里外都能听到隆隆的鼓声。太平鼓,鼓太平。苦水太平鼓表演的文化内涵,意在祈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一表演的时间,现在也一般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与高高跷相映成趣、美美与共,展示出纯朴的乡间民俗和无限的文化情怀。
171、四坝攻鼓子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队黑色的古代武士,黑衣、黑裤、黑靴、黑幞头,身背羊皮长鼓,手执枣木鼓槌,在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铮流泉,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起舞,那整齐划一、沉着稳健的步伐,那一往无前、冷峻刚毅的神情,那力贯千钧、震人心魄的击鼓动作,还有那忽而如雁翎般展开、忽而如长蛇般疾冲、忽而旋走太极、忽而列成方阵的进退变化,把人们带进了-的古战场,如闻刀枪撞击,铁骑突奔,如见浴血奋战,出生入死[CD1*2]这就是被称为西部鼓魂的凉州四坝滚鼓子。滚鼓子是流传在凉州北乡一带尤其是四坝乡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据说这是一种古代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四坝乡农民不断挖掘整理这一民间艺术之花
172、端鼓腔
“鼓响一棒,斗发陈财五百年。坛前神位,惊天所贵。”这是东平湖渔民每年敬河神时必唱的一段唱词。这种源于唐朝贞观年间,流传在东平湖渔民当中的民间小调叫做“端鼓腔”。2010年6月,“端鼓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娱乐造就了“端鼓腔”“端鼓腔”是流传于东平湖渔民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杂戏,它的伴奏乐器是一面或几面像芭蕉扇形状的单面羊皮鼓,表演者将鼓端在手中,边击鼓边演唱。在东平县西北方向,离东平县城大约40华里的老湖镇老湖村,被认为是“端鼓腔”的发源地。有渔民的地方就有“端鼓腔”几百年来,老湖村不少村民迁徙到了其他地方,与他们一同迁徙的,还有那经久传唱的“端鼓腔”。唱词非常难背,渔民
173、太平锣鼓
太平锣鼓是流传于溧阳市戴埠一带的传统音乐。经考证,太平锣鼓是1860年太平军驻扎在戴埠地区时流传在当地百姓中的太平军乐。据史料记载,太平锣鼓是太平军出征的战鼓,也是逢年过节、喜庆节日的鼓乐。长期以来,当地百姓把它延续了下来,代代相传,发展、传承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当地百姓便组队演奏太平锣鼓,可谓:锣鼓一响,万人空巷。太平锣鼓曲谱由大锣鼓组和小锣鼓组构成,间以“招军”吹奏。大锣鼓组共有6套曲,表现“备马”、“操练”、“出征”、“激战”、“奏捷”、“同庆”6个情节。演奏开始,先以清脆嘹亮的小锣鼓及宽广豪放的大钗钹再现太平军将士备马集合,整装待发的情景,紧接着高亢的招军一吹,在乐曲
174、祠山祭鼓
社渚河口地处溧阳西南,处于苏皖两省三县相交地带,旧时属于;三不管;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人文因素,形成了多元文化相融共处的境况,亦形成了便于多种异域民俗文化留存和融合的社会生态环境和条件,也给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沃土。祠山祭鼓便是多元文化的结晶,是流传于社渚一带的传统祭祀音乐。生成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据考证,生于吴兴的张渤,幼年受大禹治水的影响,成年后不惜变卖家产,资助江南百姓治水,后长眠于广德横山。唐、明以后,历代朝廷,对张渤屡加赠赐,封横山为祠山,张渤为大王、大帝。随着时日的推移,张渤的形象逐步被神化。溧阳河口百姓为表怀念和崇敬之意,在河口村建起“八村祠山庙
175、上阮花鼓戏
上阮隶属于金坛市薛埠镇,与溧阳后周、竹箦等镇交界。清同治年间始,至民国初期,相继有多批数百名来自河南罗山县、光山县的移民迁徙、繁衍于上阮一带。由此带来了河南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其最鲜明的标志,即是中原花鼓戏的盛行。在发展中,中原花鼓戏又吸收了江南戏曲、民间山歌曲调等众多音乐元素,历经百余年的延续、传承,在当地形成了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上阮花鼓戏”。上阮花鼓戏唱腔抒情丰富,曲调旋律优美,富有浓郁的中原、江南兼容的戏剧特色,别具一格,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观赏价值。上阮花鼓戏的生、旦、净、丑角,均选择与角色最合适的演员担当,在扮相上也都有严格的讲究。由于女演员的人才缺少,戏里的一些女
176、东浦丝弦锣鼓
据考,东浦丝弦锣鼓生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因弦乐器上的弦为丝线,故称“丝弦锣鼓”。东浦丝弦锣鼓艺人口传“工尺谱”,即用“合四乙上尺工凡六五三”十个汉字来作音符两人一排,前半部为打击乐,依次为小锣、铙钹、大锣、大钹等,后半部为弦乐,依次为三弦、琵琶、二胡、四弦胡,另有笙、笛子等,每种器乐最少两人,最多12人。演出时,指挥鼓手将板鼓竖至头顶部位,用竹签敲响和相关动作为指挥号令。东浦丝弦锣鼓中表演的曲调称“十六调”(从一至十六),现工尺谱上有58种调。可循环反复,时间根据活动路程的长短而定。表演方式也较为灵活,有时弦乐停止由打击乐单独演奏,有时打击乐停止由弦乐单独演奏,这主要是因旧时活动路程较远或
177、西坑吹鼓亭
吹鼓亭,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了,其顾名思义就是供乐队抬着边走边演奏的一个彩色亭子,颇具艺术观赏性。鼓亭是由细木精雕细刻而成,呈六角四层,可拆可装。底层是一些寓意吉利、平安的楷书;第二层是山水、花鸟图案;第三层是戏剧人物画;第四层则是天上神仙之类的图画,亭顶飞檐翘角。每层六角配有彩球,每层门面配上对联、匾额,各层围有护栏,护栏雕一些吉祥图案。演奏时,前面四面旗子开道,锣、鼓装在鼓亭里敲打,吹、管、弦乐器围在亭两旁司乐。演奏的曲目主要是器乐曲《大辕门》,意在烘托将军出师、挥-马、战鼓震天动地、战马嘶鸣长空的雄伟气概;其旋律激昂慷慨,虎虎生威,急如暴风骤雨,又如千军呐喊、万马奔腾;缓时却又如行云流
178、河间大鼓
河间大鼓演奏风格独树一帜,鼓谱丰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是河间丰厚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内容。2006年,河间大鼓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河间大鼓历史上的一件喜事、盛事。河间大鼓因其体大而得名。制鼓专业行的师傅说:鼓面直径1.8米以上的叫做大鼓,2.0米以上的叫特大鼓,鼓的打击面用牛皮制成,为了发音响,又悦耳,耐打击,牛皮不得有鞭伤、刀痕、针眼,质量要求十分考究严格。河间大鼓是全民性的民间艺术,而且分布很广,每队组建年代、历史、流派各不相同。河间大鼓已有千余年历史,其中有两个鼎盛时期,一个是明、清两代太平时期,河间大鼓队约有300多个;另一个是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
179、中赵鼓乐
锣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其历史悠久,分布极广。相传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鸣锣击鼓取乐的传统,并把它引入了军事领域,以振奋斗志。锣鼓乐器,不但应用于戏剧舞台之上,更是民间不可或缺的道具,无论是玩龙灯、跑旱船、还是踩高跷、扭秧歌都离不开这些乐器的助威、助兴。赵家大鼓发源地是广饶县乐安街道中赵村(原名赵家村),自明末清初以来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大鼓音调穿插变化,花样翻新,鼓点彪悍,节奏优美。早在清光绪二十二年,即公元1896年,赵家村敲的锣鼓乐谱就因别具格调,名言四海;至1987年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有闹花船、玉狮子、绿狮子等相继登上舞台。传至民国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早已红遍大江南北,鼓手赵经
180、定州架鼓
2007年11月定州架鼓被列入保定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据老人的传说,我推算子位一村的架鼓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很早我们村就盛行少林武术会。每年正月初一下午至正月十五等节庆日,都上街或串村表演,架鼓随之。队员在鼓乐声中表演武术套路一直至今。架鼓队成为一种花会项目保留下来,表演由原来的一人敲改为3人或4人敲,由原来的小鼓变为1.7米左右的大鼓。定州架鼓主要由:铙、钗、小钗、铛铛等乐器组成,形成一支完整的打击乐队。服装有民族队服和民间娱乐队服。主要参加节庆迎宾、店铺开张、商业促销、民间理事(红白理事)等活动。定州架鼓经常参加市、乡、镇、文化站及周边乡村的宣传活动,传承人刘书英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