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
211、转运鼓
该作品由一面铜制的鼓和基座构成,鼓高15.48厘米(含基座),象征着铜鼓县1548平方公里的红色热土;鼓内心的周长19.13厘米,象征着铜鼓在公元1913年建县;鼓宽宽度为14厘米,象征着14万勤劳纯朴的铜鼓人民。“铜鼓”正中为“福”字,表达了铜鼓县是伟人毛泽东遇难呈祥的福地的意义,展示了“中国红色福地”的旅游品牌形象;上方有“红色铜鼓、鼓舞中国”字样,游客来到铜鼓就是体验“鼓舞精神、走向成功”的“转运”之旅。
212、断丝弦锣鼓
断丝弦锣鼓是流行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宿松县的一种民间音乐演奏形式,以打击乐为主,间以丝竹音乐伴奏,在宿松县流传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断丝弦锣鼓始于明代,专为民间婚、丧、喜庆以及过年、做清明、出庙会、灯会-时作前导演奏,亦为灯歌、灯舞伴奏,乐队庞大,演奏气氛热烈,最盛时乐队正班为64人。32人的班称为半班。断丝弦锣鼓的特色十分鲜明,演奏形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乐器有唢呐、笛子、胡琴、月琴、小阮等。武场乐器有马锣、小锣、云锣、大铙、小钹、扁皮鼓、梆子、弓磬、碰铃、木鱼等。演奏过程以流水锣鼓开头,文、武场演奏衔接有序,曲牌可循环演奏。断丝弦锣鼓产生在民间,发展在民间,扎根在民间,是独特的民间文化之瑰宝,
213、何家营鼓乐
何家营鼓乐传承的“大唐遗音”,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何家营鼓乐作为西安鼓乐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4、寿州大鼓
“皖西大鼓”发源于寿春,流行于江淮之间颖上、凤台、霍邱、正阳关等地点。是一种一人演唱,说唱并重的演唱形式,表演时表演者自击鼓板。演唱时右手握鼓条击鼓,左手打牙板(云板),在念白时丢下鼓条和牙板,不时用惊堂木,以渲染气氛。艺人在表演过程中手、眼、身、法、步并用,以刻化人物性格、特征,反映喜怒哀乐的情绪和悲欢离合的生动场面,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皖西大鼓”的伴奏乐器简单,只有一面鼓,系扁圆形。一副牙板,系三块紫檀木制成。一块惊堂木,系紫檀木制成。鼓条一根,系腊条形码木质,鼓条一端向上翘,以作击鼓,另一端系有彩穗。“皖西大鼓”深受地方民间艺术的薰陶,唱词、韵白和唱腔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词侉
215、苗族花鼓
凤凰的苗族花鼓源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什么叫花鼓?因无文字可考,据老年的花鼓师傅说,幼年他们跟上一辈人学鼓时,鼓上都贴有各种鲜艳的花瓣,击鼓,不准击落花瓣,这便要上乘的功夫。也许这就是花鼓的由来。湘黔两省的苗族都有花鼓,但凤凰的苗花鼓却独树一帜。它是一种慢鼓,鼓声雄壮浑厚。据收集,凤凰苗族花鼓的套路就有一百多种。凤凰苗家人十分喜爱自己的花鼓,因为它是苗家人憎爱分明的象征:清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以凤凰为中心的苗家人为反抗满汉-污吏,发动了震惊清廷的历史上大规模的“乾嘉苗民起义”。在斩杀-污吏的进军途中,苗家人擂起了花鼓,使很多血性的苗家儿女面扑黄沙,流血疆场;当旧中国灭亡
216、斗门锣鼓柜
珠海市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东临中山市,南与本市金湾区相连,西面和北面与江门市接壤。这里历史悠久,物阜民丰,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密;古往今来,这里的人民崇尚和谐,自娱自乐,传承文明,民风淳朴。锣鼓柜,又称“八音柜”,柜前后装有木杠供两人抬柜之用。柜上装有小鼓、铜锣、铜鼓、木鱼等敲击乐器。每队20至30人,表演时乐手身穿盛装,在路承牌的引领下缓缓前行。表演乐器以唢呐为主,吹奏模仿粤剧生、旦之板腔,其他乐器伴奏,表现特定的戏剧场面或演奏牌子曲。锣鼓柜在斗门地区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朝天启年间,乾务“八音”队已应邀和飘色队一同表演,营造热闹气氛。清末光绪年间,斗门许多乡村都有锣鼓柜的表演
217、宜川胸鼓
胸鼓也称“花鼓”,源于山西晋南一带,宋代后传于宜川,在表演的过程中并得到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目前在宜川一带广为流传,鼓手遍及全县,队伍十分庞大,在全国名气还不小。胸鼓它即能在舞台表演,又能在街头或广场上表演,人数可多可少,多则上百名,少则三两人,男女均可,表演时,男女各穿不同颜色的短袖紧衫,头扎英雄巾,佩戴五彩蝶,身背武士樱,腰系彩色绸,手腕紧袖口,下腿扎裹缠,脚穿登云鞋,男胸挎五个椭圆形小鼓,左手握硬木鼓槌,右手握牛皮软鼓槌,生气勃勃,英勇威武;女的手持霸王鞭或彩扇、小钹、小锣载歌载舞,轻松愉快,有时男的一人击鼓,有时男女二人对舞,也有时四至八名女鼓手围绕男鼓手边敲边舞,同时也吸收了部分民
218、扶绥花鼓戏
花鼓戏为传统戏剧,流传于扶绥县昌平乡、中东镇。花鼓戏《流衣失子》《花酷少》是新中国成立前从外地流入最早的剧目之一。剧本人物,乐器伴奏,分场次形式表演,一般20人左右。1943年流入中东镇上余村弄楼屯,第一代、第二代传人陆延章、杨其昌为了糊口招领本屯村民自排自演。每当春节、中秋节或者有人办喜事都请他们去演出。第三代传人韦连陪,1914年出生,高小文化。第四传人韦香昆,1944年出生,初中文化,是现在唯一的传人。
219、南留锣鼓
南留锣鼓是陕西大荔县的汉族传统音乐。发端于明、成熟于清,因起源于陕西省原朝邑县南留村而得名。南留村位于原朝邑县(今大荔县朝邑镇)南十五公里处。自古以来就是东渡黄河西进关中的交通要衢。这里南依滔滔渭水,北连关中平原,东望中条,西通长安,远眺华山。这里有文明遐迩的岱祠岑楼和丰图义仓,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傍水而居的南留人在这片地肥水美的富庶之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衣足食的农耕文明的同时,在长期的祭祀庆典活动中逐步创立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完整鼓谱套路的锣鼓文化,几百年来盛行于当地而不衰。“南留锣鼓”的鼓谱曾勒碑镶于庙堂之上,使它得以完整传承。每套鼓谱自成篇章,有独立而明确的主题,风格多样,打法丰
220、东路大鼓
东路大鼓是北方曲艺形式的一个曲种,起源于黄河三角洲民间小调,经多代艺人加工、传承而自成一派,明清以来广泛流传于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地方语言特色鲜明,唱腔曲折婉转、演唱吐字清亮、情感表达细腻,民国初年极盛,成为“山东大鼓”的一大流派,是民族曲艺中的稀有品种。东路大鼓起初叫“东口调”,唱腔比较简单,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几代艺人的加工整理吸取借鉴了地方戏和其他姊妹艺术形式的演唱技巧,丰富了“东口调”的唱腔又加1鼓、钢板以及三弦乐器的伴奏这样就使之的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艺术形式——东路大鼓。东路大鼓地方气息浓厚,唱腔优美动听,演唱爱情、抒情、欢快的作品更是有姊妹曲种不及相比的独到之处。演唱时三弦伴奏
221、牛坊村“花钹大鼓
牛坊村“花钹大鼓”――轻盈洒脱昌平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是由十面大鼓和十二名舞钹儿童组成。它的特点可归纳为“轻盈洒脱”。“轻盈”主要体现在步伐上,该舞主要步伐为“跑跳步”,这一舞步贯穿全舞,不但给人以轻盈欢快的愉悦感,而且充分体现了儿童蹦蹦跳跳活泼好动的特点,配合“跑跳步”步伐,双臂时而作“双对钹”,时而作“自击钹”,时而“掏钹”,时而“晃钹”,时而自转,时而双人互绕,恰似一个个忽大忽小变幻无穷的珍珠在场上不停的旋转,浑然洒脱,流畅自然。在队形变化上,也突出体现了这一风格特点,例如:“龙通通”,在横排二、四、二的队列上,全体做“起鼓转”,忽而巧妙的变成了一大圈,四人顺时针行进,四人逆时针行进
222、威风战鼓
威风战鼓始于周秦、盛于汉唐,根植关中,源在战争,是华夏民族的原始音乐,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击节而歌”的遗迹,她的精神内涵是剽悍威武,粗犷豪壮,代表着关中秦人犟、硬、冷、悍、勇、楞的品格,有着和谐美、节奏美、舞蹈美、形式美、音乐美的属性,存在着东西文化交流,中原和少数民族文化融汇的基因,是祭祀文化,宫廷乐舞、民间艺术的化合体,有着深厚文化精神音乐艺术研究价值,是非物质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和财富。威风战鼓共分九个环节:一、《祭旗出征》;二、《白起摆阵》;三、《韩信点兵》;四、《战前列队》;五、《龙飞凤舞》;六、《老鹳探水》;七、《厮杀格斗》;八、《收兵回营》;九、《胜利凯旋》。眉县威
223、岫岩东北大鼓
据《岫岩县志》记载,东北大鼓在清末传入岫岩。清道光年间就有东北大鼓艺人在岫岩活动。当时最出名的大鼓艺人是杨福祥,书目多以传统小段为主。“山前美鹿山后狼,狼鹿结拜在山冈,狼要有难鹿来救,鹿要有难狼躲藏”几句简单的小帽,伴随着三弦的弦音,哼着岫岩东北大鼓独有的唱腔,岫岩东北大鼓最鼎盛的时候艺人有300多人,现如今的岫岩东北大鼓已经濒临灭绝,在2007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刘兰芳在岫岩收东北大鼓艺人于晓霞为徒,并为岫岩成立东北大鼓协会剪彩。很多已经放弃这门民间艺术的艺人们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协会重新开始表演,协会现在人数达到100多人,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为挽救濒临灭绝的岫岩东北大鼓带
224、合阳五圆鼓
五圆鼓又称“打五圆”、“五子登科”,表演者要同时敲击一面大鼓四面小鼓(也有两面小鼓称为“打三圆”),伴有唢呐、大锣、小钗等乐器,打五圆共分引子、双凤朝阳(双锁呐)、打五圆、结尾四个部分,鼓手主要特技有缠项、单扫边、双扫边、对角线击、抛槌、转背击等,其槌法轻重有致,张驰得当,在音乐的节奏中,呈现出起伏、跌宕、顿挫的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225、韩城“谏公”鼓吹乐
古乐曲谱“谏公”是韩城市西庄镇杨村王门后裔尊神敬福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古韵古味,优雅动听。“谏公”曲谱由来已久,清顺治年间,王姓家族每年春节正月初一祭拜祖先,在祖先牌位前敲打“云锣”、“海牛”等乐器演奏的这种乐曲,以示不忘祖恩。康熙年间,因天下安定,王姓人丁兴旺,生活富裕,祭祖时感到乐曲单调,乐器破烂,后购置回铙、钹、云锣、海牛等乐器,经过精心探讨,将曲谱起名曰“谏公”(即尊长之意),从此每年春节、清明节都演奏此曲,代代流传至今。古乐曲谱“谏公”演奏独特:一、有固定的表演程序,分别是金钟破晓、海牛净宫、道士清堂、云锣祭拜、古乐震宇。二、有特定的表演时间、地点。(一)乐器按顺序在祭祖敬神时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