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
331、小河锣鼓
没有华丽高档的现代乐器,只有农民家常见的脚湓,簸箕,唢呐等便演奏相互欢快,悦耳别有乡土风味的乐曲,这就是渝北独特的"小河锣鼓".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渝北吹打乐历史渊源流长,其中的小河锣鼓以盆鼓、更锣、小钵、铛锣等组合,系一种纯打击乐,在渝北西部地区更为独特.演奏曲目短小精干,节奏明快高亢,通过各种乐器的巧妙搭配,复杂的节奏交替出现,表现特定的意境、气氛甚至思想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演奏形式以坐堂,行走均可.民间乐手大部分是以农为主,兼习唢呐锣鼓.他们以乐班为组织进行活动,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代代传承.历史较长的乐班已经传了五,六代人了.乐班结构多以家族或近亲成年男子为成员.1986年普查时,发现有
332、甘宁鼓乐
甘宁鼓乐诞生在三国名将甘宁的故乡——万州甘宁镇,自东汉年间发明以来,迄今已传承了85代弟子共600余人。现已被列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宁锣鼓大致可分为三种·五类。三种,即:以唢呐为主并少量加入锣鼓伴奏的鼓吹乐、以唢呐与锣鼓并重的吹打乐和单纯的锣鼓乐;五类,即:山里人新婚之日常见的一种烘托气氛的迎亲锣鼓、山里人劳动时常用于消除疲劳和推动劳作进度的薅草锣鼓、用于丧事的孝歌锣鼓、用于娱乐表演的抢彩锣鼓、用于川剧表演的川剧锣鼓。甘宁鼓乐是一种积极健康、活动向上的民间音乐艺术极品,自鼓乐诞生至今,一直活跃在乡土民间。它既是一种以演奏形式表现民族文化的载体,又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
333、四平锣鼓
在南靖县金山镇安后村,活跃着一支传统的四平锣鼓队。这种鼓乐节奏感强,气氛热闹,深受农民喜爱,一起去看看。四平锣鼓乐俗称粗锣鼓,起源于古代的四平戏,元末明初,四平戏传入福建,并演变成新的地方剧种,清朝时期,四平戏和四平锣鼓在南靖已十分盛行。传统的四平锣鼓队一般以八人为一个演奏单位,根据情况需要可以增加到2至4人进行演奏,近年来,四平锣鼓队参加会庆、节庆、赛事等活动都按四平戏曲调创作大型吹打乐曲,节奏感强,气氛热闹,深受农民喜爱。南靖县安后村村主任吴火枝:这四平锣鼓队原来在金山有很多队,现在只有安后村一队,这个四平锣鼓队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二十火把节、九月半文化传统节,都活跃在民间,受到广大
334、高沙锣鼓
高沙锣鼓:民间击打音乐的一种。因流传于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镇西鹅村高沙屯而得名。曲目内容广泛,始于缅怀历史,祭奠先祖,后经不断演绎、充实,逐渐发展可表达祭祀、婚嫁、庆贺丰收、庆典等多种表演形式流承至今。共有10个板(曲),分别为:一帆风顺、二度梅开、三羊开泰、四季招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仙过海、久长世界、十全十美。打击变化多端,节奏鲜明,气氛欢快热闹。演奏场面尤为壮观,带有明显福建闽南地区的民俗风格。“高沙锣鼓”历史渊远流长,据其祖谱记载,系源于3000多年前商朝一代忠臣比干的后裔。后由周武王赐于“林”氏。明朝万历年间,林氏家族的其中一分支从福建南靖县迁至广东。清朝期间再转迁到今天
335、临清架鼓
临清是历史文化名城,古运河传统文化的流传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韵,临清架鼓会是临清人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一种欢乐的庆典风情。临清架鼓是一种锣鼓合奏的击打乐剧形式,它是旧时临清庙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农历三月三十日开始到四月底,历时一个月,是盛况空前的临清庙会,庙会期间除了经贸交易和各种祭祀活动外,就是要举行云龙会,舞狮会,秧歌会,架鼓会等各种表演活动。各路文艺大军,各显技艺,招摇过市,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临清架鼓就是当时比较盛行的一种大型表演活动,所有乐器有鼓、点锣和筛锣,乐队的组成分为大小两种,大队一般有二十四面鼓,八面点锣、两面筛锣组成,小队一般有八到两面鼓,二到十面点锣,一面筛
336、邵伯锣鼓小牌子
邵伯锣鼓小牌子又称邵伯牌子曲,是扬州地区众多牌子曲中一支极具特色的流派,它起源于明代,形成于清代中后期,发展于民国,繁盛于建国初期,弘扬振兴于新千年。邵伯锣鼓小牌子是丝竹乐、锣鼓等打击乐密集交替演奏、多支曲牌联缀而成的套头曲,每件乐器技艺独特,演奏小调丰富多彩,特色乐器、特技演奏交相荟萃,开创了中国器乐史的先河。传统的邵伯锣鼓小牌子,通常演出于庙会和节日街头,这就是所谓“1”和“踩街”(1即坐式演奏,踩街即行走演奏)。演出队伍讲究对称,排列有序,披红挂彩,成双配对。演奏者施展绝技,与观众热情共鸣,喝彩声连绵不断。邵伯锣鼓小牌子咏江南丝竹典雅之韵,扬里下河水乡古朴之风,乡音乡情,百姓百听不厌。其
337、楚州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是创于京师而盛于江浙的民间吹打乐种,主要流行于江苏省南部地区,以苏州、无锡为中心,南京、常州、上海、无锡等地亦很盛行。十番锣鼓的演奏主要用于宗教的超度、醮事与民间各种风俗礼仪活动。历史上曾有“十番箫鼓”、“十番鼓”、“十番”、“十番笛”等称谓,僧、道两家称之为“梵音”,民间则称之为“吹打”或“苏南吹打”。十番锣鼓以锣鼓段、锣鼓牌子与丝竹乐段交替或重叠进行为主要特点。根据其所用乐器的不同,可分为“清锣鼓”和“丝竹锣鼓”两大类。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为“清锣鼓”;兼用丝竹乐器演奏者称“丝竹锣鼓”。十番锣鼓乐队的人数八至十二人不等,所用乐器,少则十余件,多则三十余件。十番锣鼓的主奏乐器为笛(极
338、黄陂花鼓戏
黄孝花鼓,是自清中叶至1926年之间流行于湖北黄阪、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名为“西路子花鼓”,因多在春节后玩灯时演出,故又名“灯戏”。最早由民间的划采莲船、踩高跷、打架子鼓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其发展到1926年改称“楚剧”。“黄孝花鼓”自起源到成为黄孝地区一种正规的地方剧种的100余年的历史里,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以黄孝地方语言为说唱形式的小戏,走过了它曲折艰难的道路。起源“黄孝花鼓”约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有黄梅县紫云山、1山一带的茶农,由两人扮为一丑、一旦踩高跷演出的歌唱形式流传到孝感、黄破两县。1882年前后,黄阪、孝感两地的民间艺人受黄梅采茶小戏的影响,于农村春节玩灯时仿效其歌舞,以踩高跷的形
339、德州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是夏津县及整个鲁西北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形式,据考证木板大鼓很早发源于鲁西北一带农村,以后流传我国北方各地。是由明朝年间的鼓词、运河号子、民间小调演变而来,距今已近300多年的历史。清朝光绪年间,我县民间艺人吕廉山自幼聪慧过人,喜欢在乡邻乡村唱些民间小调及演讲传奇故事,又请教当地老艺人,形成木板大鼓雏形并在各地演出,在济南一带很有名气。并收有范其风等许多徒弟。第三代传人王长志在第一届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58年在怀仁堂受到1、1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木板大鼓原来是有一人持三弦伴奏,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楗击鼓演唱,二人或三人表演形式。上世纪20年代末,由于
340、兴山围鼓
兴山围鼓,又称“八音子”(唢呐用八个眼孔吹奏而得名),起源于武当山附近地区,100多年前通过谷城传人和保康传人两条途径传入兴山。传入前是受道乐强烈影响并吸收当地民歌及地方戏曲曲牌营养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既能唱又能奏的民间音乐品种,是以唱为主的“八人班子”的坐唱形式,除击乐外还有笙箫管笛。笙箫管笛在兴山声断音绝,日趋衰亡。现今的兴山围鼓以吹打为主,极少演唱,广泛用于红白喜事以及平时自娱,其编制为豉1架(由1个鼓1个嘣子组成),大锣、马锣、叶子(大铙)各1面,唢呐1-2支。以鼓为主。围鼓曲牌依体裁形式分,有由民歌小调进入围鼓形成的“玩曲类”,有由兴山花鼓戏、陕南八岔戏等地方戏曲曲牌进入围鼓而形成的“地
341、成武大鼓
成武大鼓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乐种之一,相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提炼、修饰和创造,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演奏技法上都在逐渐完善。鲁西南民间大鼓因制作用牛皮蒙鼓,所以也称“牛皮大鼓”,又因它的直径大的可达两米,像个碾盘,所以也称“碾盘大鼓”。据成武县志记载,成武县清末民初时期民间大鼓较为盛行。每逢重大节日、丰收喜庆、祭神求雨、庙宇开观、赶庙会、续家谱、送火神、闹元宵等活动,人们就敲起大鼓庆贺,鼓声能听十几里,如有特殊情况,像灭火救人、拿贼捉盗等急事,也以击鼓为号。据传这是沿袭了古代战争时的催阵鼓。过去,除了慌乱年代外,群众在冬闲季节,差不多一进腊月就开始练习大鼓,一直练到正月十六,各
342、晋北鼓乐
晋北鼓乐是流行在山西北部五台、定襄、原平、忻县、静乐一带的吹打乐。常演奏的曲目有句“八大套”、《大得胜》及《打酸枣》、《探妹子》、《毛奴观灯》等散曲。晋北鼓乐:流行在山西北部五台、定襄、原平、忻县、静乐一带的吹打乐。据史料记载,秦末时有一班壹者为逃避兵乱,移居娄烦(今山西西北静乐县内),以放牧为生,成为富豪,“出入游猎,旌期鼓吹,以财雄边。”(见《万姓统谱》及《人名大辞典》)今日之晋北鼓乐是否为两千多年前的遗音已实难考查,但鼓吹乐早在秦汉时已在晋西、北地区流行,可见其历史相当久远。演奏鼓乐的班社有叫“鼓房”或“鼓班”,近人亦称“八音会”,几乎村村都有。常演奏的曲目有句“八大套”、《大得胜》及《
343、老河口赞阳锣鼓
可与陕北大鼓媲美的赞阳锣鼓,也称战场锣鼓,为古赞阳历史文化之一。起源于公元前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为我国最古老的流传时间最久的传统锣鼓之一,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2500年前古酂阳战争频繁,为了鼓舞士气,大败敌方,锣鼓在阵前大派用场,锣鼓的多少,鼓声的大小,直接影响军队士气,著名的《曹刿论战》就说明了锣鼓可以导致战争胜败。后来经过古代军事家孙武、伍子胥的战场运用及楚汉战争和民间的不断演变,形成了自成体系具有一定风格的百余人演练的赞阳锣鼓,赞阳锣鼓古朴、典雅、雄壮、庄重,鼓点轻如漂、重如雷、快如风、急如雨,轻重缓急,恰到好处。但到元朝后渐渐衰落沉寂。湖北省老河口市赞阳办事处为古赞阳旧址
344、赣榆苏北大鼓
苏北大鼓是苏北地区主要的一种曲艺形式,它是由一名艺人击鼓、打镰同时又演唱。苏北大鼓历史悠久,属南宋邱祖所创龙门派,宗谱已排三十个辈份。如从南宋算起,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苏北大鼓用的是赣榆和东海北部方言。独自一人登场,有说、有唱、说唱相间,唱的多,说得少;坐得多,站得少。演唱者身前支一面鼓,右手持棒或称鼓条,左手握简板或云板,也有的持两块月牙形的钢板(俗称钢镰),敲击简单节奏借以酝酿情绪,烘托气氛。它有“似说非说,似唱非唱”的艺术风格,拥有众多的传统书目和现代书目,深受苏北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大鼓艺人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涌现出一批影响较大的大鼓艺人,如许家昌、孙书芳、许冰
345、石台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在石台县境内属民间吹打乐,是一种利用皮鼓、铜锣、铙钹(大小两种)响板、云板、笛子、二胡、嗽叭等乐器配合演奏,节拍明快,音韵优美。石台十番锣鼓,根据县志记载及民间的流传,确证该打击乐在境内的历史十分悠久。新农村唐家班传下来的十番锣鼓中有一乐曲名《昭君》,该曲记录的是汉代王昭君公主出塞的故事,明吴应箕在《卷园集·序》中说:“吾邑民歌乐诵之十年如一日”,充分说明了本境民歌、乐曲之多之美。同时,十番锣鼓也广泛运用到婚丧喜事之中,至今仍是沿袭,由此可见,十番锣鼓在境内是广境内流传的十番锣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各种乐器功能,且配合紧凑,听之悦耳,时欢快、时低沉,音韵优美之极,是灯会、庙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