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
376、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主要流行于土家族部落中。打闹歌是土家人在薅草(就是用锄头给地里的庄稼除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在进行集体劳动时,请两名歌手(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面对薅草的众人,随着锣鼓声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种土家族民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薅草锣鼓乃是大户人家才能请得起的,因为小户人家是不会请数十甚至数百人为其薅草劳动的。薅草锣鼓的锣鼓声节奏鲜明,深沉浑厚,其打法为│ХΧ○│,歌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其具体作法为:歌手站在薅草人的后面,一边敲打锣鼓,一边吼唱。歌手或两人对唱,每人两句,以锣鼓声为节奏,边唱边舞;或两人领唱,薅草之众和之,间以锣鼓,边唱边舞。最常见的
377、丹东鼓乐
每当遇到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的特殊日子,在乡间,老百姓都要请上一个鼓乐班子。这个习俗延续到现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说起丹东鼓乐,丹东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吉武娓娓道来。“如此宝贵的民间艺术,不仅要加紧搜集、整理,更要传承下去。”鼓乐在丹东地区流传至少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在《安东县志·婚礼》、《凤城县志·丧葬》、《凤城县志·岁事》等丹东早年的各县县志中,均有记载。丹东鼓乐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鼓吹乐”,器乐名目繁多,曲牌更是丰富多样,是一种以民族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传统器乐演奏形式,多年来一直深受群众喜爱。丹东鼓乐可分为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唢呐乐”和以管子为主奏乐器的“笙管
378、岫岩单鼓
岫岩单鼓是流传于岫岩民间的一种古老的祭祀习俗,俗称“烧香”。满族称为“旗香”,汉族叫“民香”。岫岩单鼓自明末进入岫岩以来,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早期的岫岩单鼓,脱胎于满族先民女真人的“萨满”祭祀仪式,其在岫岩的流行,只限于满族民众之间,有着修旧的历史,后逐渐被汉族的文化采借。在以前,岫岩满、汉民“烧香”主要是为了祭神、祭祖、还愿,是一种祭祀活动,后慢慢发展为带有更多的娱乐性质的节目。近日,在岫岩满族自治县令沟乡山城村73岁,得老单鼓艺人袁德贵的家里,袁老艺人为记者表演了单鼓这种民间艺术。演出形式灵活不断进行创新在演出前,袁德贵老人将太平鼓拿出来再灶坑边烤了一阵,他介绍说屋里湿气大,每回演出
379、龙泉务童子大鼓
位于门头沟区龙泉镇龙泉务村的“中心合义童子大鼓老会”,是在1934年由村里开白灰窑的李福旺等十几户出资成立的。其传承脉络比较清晰,由发起到现在打大鼓的会员传承了六期,打锅子(花钹)会员传承了八期。童子大鼓在走会时,队伍的排列顺序非常讲究,大体的排列形式、走会的顺序为:小蓝旗、门旗、前领框子、甩子、锅子队伍、大鼓队伍、小黄旗。走会过程中,会头指挥全队的鼓点变化,一般都是通过一面“头鼓”发出暗号。童子大鼓的表演是由大鼓和锅子(花钹)两部分组成。大鼓的击打表演是整个会档的核心,不仅起着伴奏的作用,而且是整个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泉务童子大鼓老会的鼓点有40多套,目前留存的花鼓点套路有:“震天雷”、“
380、花鼓锣子
“花鼓锣子”为莱芜市颜庄村所独有。颜庄位于莱(芜)、新(泰)路之要冲,既是商贾来往、匠人聚散的重要集镇,又是迎神赛会、焚香祭祀的主要场所。经济的繁荣,民间艺术的活跃,是“花鼓锣子”形成的重要基础。清末民初时期,本村的老艺人张凤旨、苗传美、刘俊田、杨春庆、吴庆乾等人十分要好,又都怀有一技之长,他们时时聚在一起,自娱自乐,成为本村春节年关、迎神赛会活动的中心人物。经过多年的试演,他们逐步将乞丐的敲花鼓、打铜锣,卖鼠药的耍旱伞,磨刀人的打夹板等技艺巧妙地融为一体,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歌舞说唱表演形式。由于以花鼓与铜锣为其主要演出道具与伴奏乐器,故当地人们称之为“花鼓锣子”。“花鼓锣子”的第二代传人李圣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