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
136、晋北鼓吹
晋北鼓吹是流行于山西北部,盛行于忻州东部地区的民间吹打乐。2006年同时以“晋北鼓吹”入围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忻州八音”和“五台八大套”同根同源,是这种民间音乐艺术的代表。2008年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渊源:据有关史料记载,鼓吹起源于汉代山西北部。北魏时期开始流传。隋唐时代与散乐结合后,逐渐作为民间吹奏乐被普遍应用于岁时节令、庆典祭祀、婚丧社火等民俗事项中。到明清趋于成熟,晚清盛行。20世纪初达鼎盛。30年代,日寇侵华,受到摧残。新中国成立,迎来繁荣发展的春天。“文革”冷落沉寂,80年代复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远在清光绪初年,就由当时五台槐荫著名的民间音乐家赵承贵,经
137、庆鼓堂
“庆鼓堂”是流传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民间古傩祭祀舞蹈。是苗族巫师在主持苗族最重大的祭祀祖先大王神仪式“庆鼓堂”时表演的娱神乐人的巫傩舞。是只有民族语言,没有民族文字的苗族先民世世代代传播传承民族文化、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民族文化形式。地处湘西南边陲的城步苗族自治县,自古被称为“南楚极边”“三苗古国”的“五溪蛮地”。独特的自然和地理环境,滋生和留存了苗族古傩舞“庆鼓堂”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城步苗族古傩舞“庆鼓堂”主要由舞太阳、古歌舞嘎茫莽嘎、跳月传花、摇鬼版、社公踩田、谢傩送子等六个舞蹈章节构成。自古以来,苗族“庆鼓堂”以其神奇诡谲的傩祭形式,原始粗犷的舞蹈动作,古朴生
138、天岗锣鼓
一、简介天岗锣鼓又名天井锣鼓,是长期活跃于淮河中下游地区及洪泽湖畔的一种民间锣鼓音乐形式。其发源于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今泗洪县天岗湖乡)一带,主要流布于江苏省泗洪县、盱眙县,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等地。天岗锣鼓历史悠久,经过锣鼓艺人的代代相传,形成了“长锣片”、“小五番”、“小七点”、“满堂锣”等近10个固定曲牌,它以欢畅明快的节奏,热忱奔放的打法,铿锵激越的旋律、磅礴恢弘的阵势,而享誉省内外。二、历史渊源天岗锣鼓原名天井锣鼓,上世纪80年代,因其发源地江苏省泗洪县王集公社更名为天岗湖乡,为彰显地域文化,故将天井锣鼓改名为天岗锣鼓。天岗锣鼓历史久远,相传明朝以前,在今江苏省泗洪县西南与安徽接壤一
139、高州八音锣鼓
高州八音锣鼓在明末清初时期由福建传入,曲谱是口传的昆山腔和弋阳腔的牌子乐曲,至嘉庆年间才用正线、反线的记调方式记载工尺谱作乐谱。用茶、多、呈、得、叻、昔、O等简单文字和符号记载锣鼓谱。八音锣鼓的演奏形式以“八音锣鼓亭(柜)”为中心道具,该亭(柜)用竹、木制作而成,长1.3米、宽0.9米、高1.8米;亭(柜)用绣锦布或土花布装饰;亭(柜)内可装载演奏用的打击乐(桶鼓、扁鼓、竹简、木鱼、文锣钹、京锣、大钹、大奶钹、拱锣、高边锣、叮赞等),吹奏乐(长笛、大笛、长筒、公笛、短筒等)、民乐(二胡、中胡、扬琴、秦琴、三弦、椰胡、横箫等)。演奏曲牌为“江湖十八本”,其中吹打乐十二首、又称十二套曲:《八仙贺寿
140、津门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会
刘园祥音法鼓会是天津市的传统音乐。建于清道光年间,参加清末历届民间盛会,原为庙中“娘娘”出巡时的随驾法鼓会,前面是仪仗队,由前彩和乐队两部分组成,由引锣指挥,前彩是娘娘出巡时警示人们回避和随身携带的起居用品的编队,包括两面大门旗,高照、软对、硬对、灯牌、圆笼、八角盒、衣箱、茶桶、茶炊、风灯等,后面是鼓、钹、铙、镲、铛锒、大图、九莲灯等。有40人拿着手旗维持程序,还有30个少年扛着凳子,供表演者击打长曲时使用。作为一种民间音乐,此会服装道具保留完好,祥音法鼓原有十套歌谱,现保留五套。在旧历年的正月,由各花会的会头协商,进行以庆丰收,贺新年为主题的有礼节的互拜,然后在每年的三月三娘娘出巡之日,数道
141、工鼓锣
工鼓锣又名淮海锣鼓,是流行于苏北大地广泛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一种曲艺形式。据研究,它的原始形态和大禹治水(史载禹的父亲鲧因治水失败,被处死东海县羽山)有关,据有关专家考证,大约在清代中叶,工鼓锣形成了完整的说唱形式。清同、光年间,在苏北地区极为盛行,不仅声名显著的艺人辈出,而且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争奇斗妍。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和民主政府的关心领导下,工鼓锣艺人组织起来,成立各种“艺人救国会”、“艺人集训队”等进步组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编唱了《打倒小东洋》、《伪军十叹》、《反扫荡》等新书目,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作用。一些艺人利用特殊身份,亲身参加革命战
142、大奏鼓
大奏鼓是流传在石塘镇箬山一带渔区的民间舞蹈。大奏鼓舞蹈动作粗犷而滑稽,边奏边舞,舞者全为男性,服饰打扮却是女性,在汉族舞蹈中不多见,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据福建《惠安县志》和《琅轩陈氏宗谱》载,箬山陈姓为十七世纪中叶由惠安迁入,大奏鼓(当时叫“大典鼓”)亦随之带入,距今有360余年历史。由于长期来石塘为半岛偏僻之地,大奏鼓才得以流传下来。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奏鼓逐渐被冷落,文革时期已销声匿迹。1979年初,在我市文化部门的组织下,里箬村的一批老人,重新跳起已消失近二十年的大典鼓。当时,钟永余、陈其盈、陈其胜等人参与挖掘整理,并改名《大奏鼓》上报,后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并被拍入电视专题片《
143、桑植围鼓
省级非遗项目:桑植围鼓桑植围鼓是桑植民间广为流传的打击乐,在全县23个乡镇广为流传,应用于传统节日、红白喜会及各种庆典活动之中。它由鼓、头钹、二钹、大锣、勾锣五件乐器组成,因演奏时以鼓为中心,司鼓者划“鼓眼”指挥,演奏班子围着鼓“转”,故而称之为“围鼓”。它最初形成于先民的劳动生活,也与先民的争战与祭祀活动有关。明清之际,融合土家“打溜子”,并与传统戏剧交流,成为独具特色的以鼓为中心的民间打击音乐。桑植围鼓的曲牌有文调子、武调子之分,目前已搜集整理的有《锦鸡摆尾》、《红绣鞋》等文调子153个,《八哥洗澡》、《风老大》等武调子120个,它们各具特色、各呈异彩。2016年桑植围鼓被列为第四批省级非
144、三节龙·跳鼓
《三节龙·跳鼓》舞,原名“太平灯”它在湖北仅见于云梦县的伍洛寺镇,是极具地方风俗特色的龙、鼓舞。每年正月十二,伍洛寺镇人纷纷走出家门舞龙跳鼓。这里的龙、鼓舞新颖活泼,粗犷豪放。龙灯、皮鼓在人们手中上下翻飞,鼓声如雷,人声如潮,舞出了火爆热烈的节日气氛。伍洛寺镇的龙灯造型奇特,一条红色白须老龙,身长12节,左右相伴的有两条三节小龙,一条黄色长红须,一条黑色长乌须。这两条小龙由龙头、龙身、龙尾3节组成,长6米左右。三节小龙的头为鹅颈头,头顶扎一只蟾蜍。龙嘴含珠,身披绣花衣,龙尾扎成燕子尾状,整个形体奇异有趣。三节小龙舞由3人表演,在鞭炮声中,三节小龙翻滚盘旋,众多的男鼓手左手持鼓,右手持槌围在龙的
145、霸王锣鼓
霸王锣鼓原名宿迁民间锣鼓,是长期流行于宿迁城区及周边的一种民间锣鼓音乐形式,因宿迁是西楚霸王的故里,人们为了追忆这位盖世英雄而常称其霸王锣鼓。霸王锣鼓历史悠久,流布广泛。其重于奏轻于演,风格细腻,以文中有武见长,特别是以小铛子作为乐队指挥,灵活多变,运用自如,实为少见。每逢春节、元宵节及庙会等传统节庆中,霸王锣鼓成了宿迁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锣鼓打击音乐。【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远在原始社会就有了鼓,有黄帝造鼓之说,锣产生于商周以后,锣与鼓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封建社会诸侯纷争,“击鼓为进,鸣锣收兵”,鼓与锣已成为重要的指挥工具,因此锣鼓的功用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演绎。其
146、豫南花鼓戏与地灯
花鼓戏是泼陂河镇广大农村流行很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这种戏的唱腔、表演形式以及演出的传统节目,与湖北花鼓戏有相似之处,很可能它们之间有曲艺上的亲缘关系。花鼓戏的服装、道具都很简单,锣鼓是主要乐器。演唱时多用方言,往往不等前台演员的台词唱完,后台演员齐声和音,间以锣鼓伴奏,场面热烈,气氛紧凑。这种戏盛行于清末和民国;解放初,亦盛行一时。“文革”十年,被当作“四旧”而禁止活动。三中全会以后又恢复了这一活动。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有《蔡明凤辞店》、《夫妻观灯》、《秧麦》、《陈世美不认前妻》、《秦雪梅吊孝》等等。泼陂河的著名花鼓戏演员邬定远,一生从事花鼓戏工作,他不仅能演,而且能导。“地灯”就是5至7人
147、稷山高台花鼓
稷山高台花鼓源远流长。相传远古时代,圣人后稷于山西稷山教民稼樯,开启了华夏民族农耕文明,稷山先民以鼓乐祭拜由此而生。千百年来,人们沿用这一古老的方式,祈求五谷丰登。由传统稷山花鼓发展演变的稷山高台花鼓赋予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新的生机。在稷山县,花鼓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逢年过节、赶庙会、闹红火,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场所就一定有花鼓表演。稷山高台花鼓明清时已形成规模和体系,现以桐上花鼓、东蒲花鼓、稷山安福艺校花鼓最具代表性。稷山花鼓最初的打法是:着男式表演服装的演员为核心人物,在舞台的中心抱鼓表演,另有四个男扮女装的配角围着他表演。乐队在旁边伴奏,而且每一个段落间还配有歌曲演唱。后来,稷山花鼓由原来的清
148、瓦寨锣鼓
云瓦村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南麓的太平河与闵孝河交汇处的江口县城南部,离县城约2公里,是一个土家族、侗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一个村寨。全村国土面积4平方公里,有村民248户,486人。瓦寨属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河流纵横交错,土地肥沃,适于农业生产。这里交通发达,省道县道交错纵横,渝怀铁路、杭瑞高速穿境而过,是一个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人民善良淳朴,民风民俗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村。勤劳、聪慧的土家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丰富、灿烂的土家族文化,土家族音乐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土家族乐器主要有打击乐、吹奏乐、口弦乐三大类,它以其民间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摄
149、万荣软槌锣鼓
万荣软槌锣鼓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万荣县高家庄的传统锣鼓音乐。2010年7月26日被运城市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2011年6月13日被公布为省级第三批非遗项目。2014年7月18日,在文化部刚刚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中,山西省共21个项目入选,皇甫乡高家庄软槌锣鼓名列其中。软槌锣鼓因鼓槌用麻绳特制而得名,在众多的锣鼓艺术中,独树一帜,是全国罕见的特色锣鼓艺术珍品。相传起源于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刘秀领兵退到孤峰山一带,途径高家庄村边时,突然听到高家庄锣鼓艺人正在演奏鼓乐,士兵马上士气猛增,军威大振,很快击败了王莽。于是刘秀在作战时,专请高家庄锣鼓助威,在一次激烈的战争中锣鼓
150、万荣花鼓
万荣花鼓是闹社火或者节庆日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一说起源于北魏,云冈石窟中有一尊胸戴花鼓翩翩起舞的石像为证;一说起源于宋代,起源于郑恩打瓜园的故事,花鼓亦仿郑之瓜形而做。万荣花鼓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低鼓,即腰系鼓;第二种是高鼓,即胸前鼓;第三种是多鼓,鼓系于头部、胸部、右肩及两腿中间,最多者一人可系十多个鼓。万荣花鼓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既有美感又富于表现力。其动作健美有劲,如虎之威风,如猿之敏捷。当地有谚语形容:“手打鼓子脚踏锣,脑袋摇的就是钹”(指低鼓),“抬头挺胸两脚活,式子锣鼓三结合”(指高鼓)。它的套子很多,有一点油、风搅雪、干炒豆、狗撕咬、凤凰0头,还有二锤、紧三锤、四锤、五锤,走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