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海蛰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海蛰篇
1、海蛰皮
海蛰皮每当七八月份,海蛰飘飘然群聚葫芦岛近海,它们成长很快,几天功夫,大如伞盖。葫芦岛的渔民出海捕捞,用明矾处理,压成蛰皮。用蛰皮拌凉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清脆爽口,食欲大增。凉拌海蛰皮制作:凉拌海蛰皮原料:海蜇皮400克、黄瓜100克、葱80克、香菜20克、蒜15克、陈醋30克、酱油10克、盐1克、味精2克、芝麻油10克。1、海蜇皮、黄瓜、葱切成8厘米长的细丝,香菜洗净后切5厘米长的段、蒜砸成泥备用。2、海蜇丝下开水锅中汆一下(大概30秒左右)后捞出,泡在纯净的凉水(或冰水)中使其反脆后备用。3、取大碗一个,下入海蜇丝、黄瓜丝、葱丝、香菜丝、蒜泥、陈醋、酱油、盐、味精
2、三矾海蛰皮
用明矾和食盐合腌渍后的鲜海蜇成品,称为海蜇皮,是舟山重要的出口海产珍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海蜇有梅蜇、伏蜇和白露蜇之分。每年春夏之交,海蜇随着台湾暖流势力的发展和东南季风的盛行,漂游北上,路经舟山渔场,形成渔汛。此时的海蜇个体小、水份多,时值梅雨季节,故称“梅蜇”,质量较差。入伏以后的海蜇,逐渐发育成熟,体大肉厚,称之为“伏蜇”,质量较高。立秋以后,由南向北漂游的海蜇受朝鲜海峡的寒流和北风影响,由北返南,在白露再经舟山渔场,形成旺期,故称“白露蜇”,此时的海蜇体大肉老,质量差。经过加工的三矾海蜇皮,要算岱山的质量最佳,蜇皮圆而完整,不破碎,直径在33厘米以上,色泽洁白或淡黄,带有
3、鲜汤海蛰
鲜汤海蛰,汤鲜爽口,色彩调和。海蛰是连云港人喜爱的海产佳品。海蛰又名白皮子,在水产动物中属腔肠动物,根口水母科,海蛰属。外形似伞,身体分为伞部和腕部。海蛰经过腌制加工后,伞体部称为“海蛰皮,口腕部俗称“海蛰头”。在中国,海蛰皮的出口历史较长,从60年代开始,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出口量达三、四千吨之多的出口商品。海蛰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们在运动之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就好像一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海蛰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而当海蛰遇到敌害或者在遇到大风暴的时候,就会自动将气放掉,沉入
4、海蛰
海蛰是葫芦岛港特产。每年8月份捕捞,压制后的海蛰皮皮薄、张大,是拌制凉菜的最好原料之一。区内几个渔场和渔业队每年压制成海蛰皮、海蛰头大约60万斤,约有40万斤出口,给国家换取一定的外汇。(葫芦岛)
5、葫芦岛-海蛰
海蛰是葫芦岛港特产。每年8月份捕捞,压制后的海蛰皮皮薄、张大,是拌制凉菜的最好原料之一。区内几个渔场和渔业队每年压制成海蛰皮、海蛰头大约60万斤,约有40万斤出口,给国家换取一定的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