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杭州十大名菜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杭州十大名菜篇
1、叫花童子鸡
“叫化童鸡”是一道蜚声中外的杭州名菜。传说:古时战乱年代,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沦为乞丐(杭州俗称叫化子)。一天,有一叫化子弄到一只鸡,可又缺锅少灶。饥饿难忍之际,他便仿效烤红薯的方法,用烂泥将鸡涂包起来,放在石块垒成的“灶”上拾点干柴煨烤,过了一会儿,泥干鸡熟,他随手拿起放在地上,鸡毛脱落,顿时香气四溢。叫化子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后来,这种泥烤技法传入菜馆、酒楼,厨师们又不断改进,在煨烤的泥巴中加入绍酒,将鸡包以西湖荷叶烤制,使荷叶的清香和母鸡的鲜香融为一体。于是经历年延传下来,“叫化童鸡”的名声远扬。轶闻趣事:叫化鸡学做美食学做美食叫化童鸡本地网产地:杭州浙江类别:菜制作方法【原料】新母鸡1只(约1500克),鲜虾仁50克,火腿丁20克,香菇丁25克,猪腿肉75克,葱2
2、杭州东坡肉
东坡肉是用新鲜猪五花条肉为主料制作而成,为脍炙人口的杭州传统名菜,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青睐的佳肴。典故一:相传北宋时的文学家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时,曾为民排忧解难,做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事,尤其是他曾发动20万大军疏浚西湖,将挖掘出来的湖中泥土筑成沟通南北的长堤——苏堤,从而大大改善了交通。更重要的是使西湖增加了蓄水量,消除了水灾,并利用湖中水灌溉良田,使杭州地区年年获得丰收,这一带的老百姓十分感激苏东坡,人们私下相议,用什么来报答自己的恩人呢?后来有人打听到,太守喜欢吃猪肉,他还写了一首关于猪肉的诗呢!于是人们为了报答苏东坡的功绩,每逢农历过年时,各地老百姓都要抬着猪肉给他拜年。这样一来,苏东坡每年都要收到许多猪肉。面对如此多的猪肉怎么办呢?他叫人将所有的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按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家发送一份,当地老百姓感激不尽,便将这种肉称为“东坡肉”。有
3、王太守八宝豆腐
八宝豆腐”原是清朝康熙时代的宫廷名菜。据说,康熙在位时十分喜欢食用质地较熟、口味鲜美的莱肴。清宫御厨便经常用鸡、鸭、鱼、肉去骨制成菜肴,以供其享用。一次,御厨用优质黄豆制成的嫩豆腐,加猪肉末、鸡肉末、虾仁末、火腿末、香菇未、蘑菇末、瓜子仁末、松子仁末,用鸡汤烩煮成羹状的菜肴。康熙品尝后,感到豆腐绝嫩,口味异常鲜美,极为满意。他认为此菜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用豆腐、香菇、鸡肉等养生佳品为原料,可使人延年益寿;二、是豆腐烹调得法,鲜美细嫩,胜于燕窝。因它是用八种不同的优质原料制成,故被康熙赐名为“八宝豆腐”,并将其列作他最喜爱的御膳和宫廷宝菜之一。而且他还命宫中文人将“八宝豆腐”的用料及制法写成御方,将其作为金银财宝一样重要的礼物,赐与江苏巡抚宋牧仲等宠臣。后来,他又将此方赐给尚书徐乾学(号健庵),不久徐将此方传给门生楼村,楼村又传给自己的后人。至乾隆时代,其方已传给了楼姓王的外甥孟
4、龙井虾仁
相传,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成菜虾仁白玉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致,滋味独特。杭州天外天菜馆是该菜的发源地。(杭州)龙井虾仁是一道体现西湖秀美气质的传统名菜,他的创制据说是受苏东坡《望江南》一词的启发。此词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日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之寒食后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最佳品,龙井茶叶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型美四绝之称,厨师用此四绝与入时的鲜河虾仁相配,终于创制出新的一绝--龙井虾仁。龙井虾仁,顾名思义,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在杭菜中堪称一绝。龙井虾仁选用活大河虾,配以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烹
5、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又称叔嫂传珍,传说是古时嫂嫂给小叔烧过一碗加糖加醋的鱼而来的。选用体态适中的草鱼,最好先在清水氽熟,要掌握火候。装盘后淋上糖醋芡汁。成菜色泽红亮,肉质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杭州)美食原料活草鱼1条重6O0克,葱4根,姜片5块。美食做法1、先加工活草鱼.刮掉鱼鳞,清洗干净后,从鱼背处剖开,取出内脏,鱼头也要劈开,展开来,就象是腹部相连的连体鱼.用刀在鱼身上划几刀,这种刀法,叫切牡丹片,这样烧起来容易入味。2、用中火把锅烧热,放50克(1两)油,投入葱和姜块,煸香后,放15克(3钱)黄酒,加水(水量要能把鱼淹没),再放3O克(6钱)酱油,5克(1钱)盐.煮开后,把鱼放入,先用旺火烧开,再改用中火,把鱼煮熟,但不要煮老了.窍门是:看到鱼鳍竖起来,眼珠突出,就可以捞起来,这样能保证鱼肉的鲜嫩.一般说从水开到出锅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3、把煮鱼的汤舀出100克(2两)放在炒锅里,加1
6、糟烩鞭笋
传说杭州孤山的广元寺附近有一片竹林,寺内和尚很爱吃笋,却又不善于烹调,只会烧烧煮煮。苏东坡出任杭州刺史时,与寺里和尚有所交往,便把自己的食笋经传授给他们。用嫩鞭笋加上香糟,经过煸、炒、烩等而制作成的这道菜,香味浓郁,十分入味,富有特色。糟烩鞭笋经历代相传,成为杭州有名的传统素菜。原料:生净嫩鞭笋肉300克、湿淀粉25克、味精3克、精盐5克、香糟汁50毫升、芝麻油10毫升色拉油25毫升制法:1、笋肉切成五厘米长的段,对剖开,用刀轻轻拍松。香糟放入碗内,加水100毫升,搅散、捏匀,用细筛子或纱布滤去渣子,留下糟汁待用。2、炒锅置中火上烧热,下色拉油至130度时,将鞭笋倒入锅内略煸,加水300毫升,烧5分钟左右,再放入精盐、味精,倒入香糟汁,即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淋上芝麻油即成。特点:糟香浓郁,鲜嫩爽口,色泽明亮,是夏令开胃时菜。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7、砂锅鱼头豆腐
砂锅鱼头豆腐融合了多种营养成分,补益效果好,经常三餐无法定时定量者,在季节交迭之际食用,有补充体力,调节身心作用。而其口味多元,烹煮方式薄油中不失淡雅,可适度刺激胃口,对发育中族群、经常进食山珍海味者都适合适量进食;因此清朝乾隆皇帝对之回味无穷。据说,有一年初春乾隆来杭州,穿便服上吴山私游。恰遇大雨,他逃至半山腰一户人家的屋檐下避雨。雨久不停,乾隆又冷又饿,便推门入屋要求供饭。心地善良的主人王小二是饮食店的伙计,见此状十分同情,无奈家中十分贫困,只好东拼西凑,将仅有的一块豆腐一半用来烧菠菜,余下的用半片鱼头放在砂锅中炖了给他吃。饥寒交困的乾隆,早已饿得肚子咕咕叫,眼见这热腾腾的饭菜,便狼吞虎咽地吃个精光。他觉得味道特别好,回京后还恋恋不忘这顿美餐。第二次乾隆来杭,又去王小二家,时逢春节,王小二却失业在家。乾隆为报答一餐之赠,赐银两助王小二在后街吴山脚下开了一爿叫王润兴的饭店,又亲笔给题了皇
8、桂花鲜栗羹
唐明皇时,有个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把大地照得晶亮。寂寞的嫦娥在广寒宫中,凝望人间,见到杭州西湖风景胜似天堂,游人尽情欢乐,禁不住舒展广袖,翩翩起舞。吴刚手击桂树为她伴奏,震得天香桂子落纷纷。此时,杭州灵隐寺中的德明师傅正在厨房烧栗子粥,无数芳香扑鼻的小粒飘落粥中,众僧尝了这种粥,都说特别好吃。德明师傅很高兴,便把散落在地上的桂子拾起来种在山上。很快这些桂子到第二年中秋就成树开花了,从此西湖四周就有了各种馨香的桂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就成为古都杭州的美称。桂花栗子粥经不断改进,也就变成桂花鲜栗羹而流传下来。
9、斩鱼圆
鱼圆的产生传说与秦始皇有关。始皇酷爱食鱼却又怕刺,不少御膳名厨师,因此而沦为励怒之下的冤鬼。有位御厨名师,眼看厄运临头,他把对始皇的愤恨发泄于鱼,用刀狠剁案板上的鱼块,却意外地发现鱼刺从斩击成茸的鱼肉中披露出来。传膳声中他急中生智,将鱼茸一团团地挤入将沸的豹胎汤中,洁白鲜嫩的鱼圆飘浮汤面,食之鲜美异常,这位厨师也因祸得福受嘉奖。此后,这个方法辗转传到民间,老百姓称为鱼圆、鱼丸等。据说杭州的斩鱼圆也缘于此,由于制作讲究、鱼圆颗粒大,入口松嫩,更富有特色。
10、宋嫂鱼羹
    据传,北宋汴梁人宋五嫂,随宋室南迁来临安(今杭州),和小叔一起在西湖以捕鱼为生。一天,小叔得了重感冒,宋嫂用椒、姜、洒、醋等佐料烧了一碗鱼羹,小叔喝了这鲜美可口的鱼羹不久病俞了。有一次,宋高宗赵遘品尝了好她做的鱼羹,大加赞赏。从此,这道菜就称宋嫂鱼羹,她开的店生意更加兴隆。烹调时,先将作主料的鳜鱼蒸熟剔去皮骨,加上火腿丝、香菇竹笋末及鸡汤等佐料烹制而成。成菜色泽悦目,鲜嫩润滑,味似蟹羹,故又称赛蟹羹。(杭州)“宋嫂鱼羹”是南宋的一只名菜,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鱼羹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味似蟹肉,成为闻名遐迩的杭州传统名菜。原料:主料:桂鱼1条(约重600克)。配料:熟火腿10克,熟笋25克,水发香菇25克,鸡蛋黄3个。调料:葱段25克,姜块5克(拍松),姜丝1克,胡椒粉1克,绍酒30克,酱油25克,精盐2.5克,醋25克,味精3克